◎文/張心悅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文/張心悅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不少人自行購買外用藥膏后,會直接根據自己的經驗使用。其實,正確使用外用藥膏是治療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外用藥膏的劑型不同,其作用也不同,使用方式應進行相應變化。
水溶液通常具有清潔、收斂、消炎、止癢的作用,可以采用沖洗、擦拭和濕敷等使用方法。
乳膏劑通常適用于抗炎、抗過敏藥物或對于皮膚的保濕,使用時涂抹于患處即可。
粉劑可用于潤滑皮膚以及吸附皮損處的滲出液,直接撒于患處,也可撒于糊劑表面保護其附著力。
洗劑是粉劑與水的混合物,具有止癢、散熱、干燥及保護等作用。
酊劑是非揮發性藥物的酒精溶液,適用于無糜爛破潰的淺表皮損。
凝膠常用于外用藥物劑型,涂抹于患處即可,根據藥物不同可用于急性或慢性損害。
不同劑型藥物通常具有不同滲透性,而全身不同部位皮膚又是各有差異。對于皮膚褶皺處等薄嫩皮膚,通常要選擇作用緩和、無較大刺激性的劑型。相反,如果皮損位于掌趾等皮膚較厚部位,則需要選擇滲透性較高的劑型。
當然,皮膚外用藥選準才起效。應遵照醫生建議,根據不同皮膚問題選擇相應類型藥膏,如真菌感染則選擇抗真菌藥物,細菌感染選擇抗生素類藥膏,過敏反應可選擇抗組胺類外用藥物,而對于濕疹則應選擇抗炎藥物。

小小一瓶風油精,卻能解決生活中許多煩惱:有驅蚊止癢、祛除異味、清潔污漬等作用,而且每次只用一兩滴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這么好用的東西,為什么便民超市買不到呢?那是因為,風油精屬于藥品!
為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根據用途、安全性、劑型、規格、給藥途徑的不同,藥品被劃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非處方藥又分為甲類非處方藥和乙類非處方藥,甲類非處方藥采用紅色OTC 標志,乙類非處方藥采用綠色OTC 標志,風油精就屬于乙類非處方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未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生產、銷售藥品的,責令關閉,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和違法所得,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藥品)貨值金額15 倍以上30 倍以下的罰款。所以,沒有藥品經營許可證的便民超市是不能銷售風油精的。
風油精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腦、水楊酸甲酯、樟腦、桉油和丁香酚,適應證包括清涼、止痛、祛風、止癢,可以用于蚊蟲叮咬及傷風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暈車不適。很多人只知道風油精可以外用,其實,它還能口服。咽喉腫痛時,內服幾滴可緩解癥狀。不過由于風油精含有水楊酸甲酯,毒性高,過量會引發中毒。所以,對于有急性胃腸炎或者胃腸道有既往疾病者,建議外用。另外,樟腦會對卵巢、睪丸、神經、肝臟、心臟產生一定的毒性,胎兒和孕婦尤甚;薄荷腦則可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如精神錯亂)、呼吸系統(如肺水腫、肺損傷、哮喘)、消化系統(如黏膜有灼燒感)等不良反應。所以,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嬰幼兒都應該格外謹慎。如果皮膚有破損或潰爛,也最好不要使用風油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