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玨 副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
最近,小麗升級成為媽媽了,看著新出生的寶寶,她感覺特別幸福。作為一位年輕的白領媽媽,小麗學習了很多關于產后調理的知識,包括均衡飲食搭配和科學管理體重等。月子結束后,她適當增加了運動,目標是盡快恢復到產前的理想身材,做個美麗“辣”媽。漸漸地,她的體重接近了產前水平,體脂率也穩步下降,但是,當她看著鏡子里皺巴巴的大肚皮時,感到很沮喪,實在想不明白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
這可能是由于腹直肌分離引起的。很多媽媽想不通,明明產后已經進行了科學飲食調理,適當增加了運動,甚至穿上了緊身褲和收腹帶,但肚子并沒有減下來,依舊松弛下垂。腹直肌分離是妊娠期及產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孕晚期腹直肌分離的發生率可達66%~100%,在產后6 周時,近50%的媽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它會影響產后形體的恢復,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像腰背疼痛、骨盆不穩、腹壁疝等一系列問題,影響生活質量。如果不及時接受治療,少數人的癥狀甚至會持續好幾年。
腹直肌位于腹部正中線兩側,通常被稱為“八塊腹肌”。這些肌肉呈縱行,左右兩側腹直肌之間以腹白線相隔。孕期受激素的作用和胎兒不斷長大的影響,腹白線會伸展和變薄,導致腹直肌被相應牽拉向兩側分開,即出現腹直肌分離。這種分離會導致腹直肌及腹壁皮膚持續受拉,從而出現彈性下降,類似于被拉伸的彈簧松掉了,引起產后腹部松弛下垂。
產后腹直肌分離的促發因素有很多,如高齡分娩,出現皮膚肌肉彈性下降;肥胖、孕期體重增加過多致腹腔內脂肪堆積,增加了腹內壓力,同時脂肪浸潤引起肌肉組織變薄,支撐力下降;另外還有分娩次數多、胎兒巨大、雙胎、糖尿病等。
需要強調的是,產后恢復期持續負重或過早訓練,尤其是不正確的腹部肌肉訓練方式,也是腹直肌分離的重要促發因素。
腹直肌作為核心肌肉,平時維持腹內壓,協助呼吸、排便和分娩。當腹直肌分離超過一定范圍時,可能會導致:
●腰背疼痛:腹直肌分離會導致前壁力量減弱,腰背肌肉代償性力量增強,引發勞損,進而出現腰背疼痛,嚴重時影響正常的活動和哺乳。
●骨盆不穩和不良姿態加重:孕晚期,隨著子宮的增大,為了增加穩定性,身體會代償性重心前傾,導致腰椎前凸和骨盆前傾。隨著腹直肌分離的加劇,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會加重,出現骨盆不穩和運動時的不良姿態。
●肚皮松弛下垂:腹直肌分離引發局部脂肪轉移和增厚,改變腹部外形。這種改變分為輕、中和重度。輕度表現為站立時腹壁局部隆起;中度表現為鼓狀腹部;重度表現為局部皮膚松馳,出現皺褶,皮下脂肪下垂,出現懸垂腹,外觀上好像是“麻袋裹腹”,甚至出現腹壁疝。
本文介紹一種簡單的自查方法:仰臥,雙腿彎曲90 度,身體放松,左手支撐頭部后方,吐氣時輕輕抬起頭部和肩部,同時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垂直放在腹部肚臍上方。通過感覺,可以察覺到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手指的程度,若感覺不到擠壓,可用更多手指找到兩側腹直肌的緊張情況。如果距離在2指以內為正常;2 指到3 指(3~5厘米)之間,則為輕度分離,3 指以上,則屬于中重度分離,建議及時就醫。
依據最新指南《產后腹直肌分離診療專家共識》,正常情況下,產后8 周時,隨著激素水平逐漸恢復,腹部肌群功能會逐步恢復,輕度腹直肌分離在此期間通常可自行恢復,分離距離上限均小于2.9厘米。然而,少數媽媽的腹直肌分離可持續至產后一年,甚至數年。因此,指南建議在產后42 天檢查時,常規檢測腹直肌分離程度,對超聲檢測最大分離距離大于等于3厘米的患者,無論是否有癥狀,都可診斷為產后腹直肌分離,并建議盡早開始康復治療。
是否需要手術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手術存在并發癥風險,指征需謹慎把握。腹直肌重度分離的產后媽媽,或者出現嚴重癥狀且經過12 個月的康復治療后仍不能改善的產后媽媽,才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所以腹直肌分離的媽媽們不用太擔心,要有信心,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制訂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方案,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康復。
以下為幾種常用的康復治療方法:
●物理治療:經皮神經肌肉電刺激,可促進腹肌收縮,從而加速分離的愈合。這種治療方法操作簡單,屬于被動治療,療效顯著。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寶媽的感受逐步調節電流強度,最佳強度是既能感受到明顯的肌肉收縮又不會引起疼痛,可達到最佳效果。
●運動療法:刺激膠原蛋白的形成和排列,增強白線跨中線傳遞負荷的能力。包括深層核心穩定性訓練,如腹式呼吸(在呼氣的同時收緊腹部),坐姿及跪姿收腹等;還有腹壁強化訓練,如卷腹等。
●手法治療:通過手法按摩穴位推拿,改善局部筋膜張力,促進新陳代謝和分離的愈合,對腹直肌分離有獨特的療效。
以上三種方法均能有效治療腹直肌分離。治療后可以通過超聲檢測在放松狀態下腹直肌的分離距離來評估康復情況,若分離距離小于3 厘米,癥狀消失,則可認定為基本康復了。
●科學控制體重:特別是對于產后體重明顯上升的媽媽們,控制體重有利于腹直肌分離的恢復。
●控制高血糖:如果有糖尿病,在產后要控制血糖的水平和持續時間,有利于保持腹直肌群的比例和結構的完整性。
●避免長期過緊使用束縛帶:這會增加盆底肌群的壓力,增加膀胱和子宮脫垂的風險。
●避免未經檢查貿然進行腰腹力量和盆底肌訓練: 貿然訓練可能會加重腹直肌分離的情況。如果腹直肌分離達2 指以上,不要盲目進行軀干彎曲和扭轉等負重練習,建議前往醫院進行評估及治療。
●在治療或觀察期間: 盡量避免負重抱寶寶、扭轉和增加腹壓的活動,如仰臥起坐等。
●腹直肌分離康復的最佳黃金時間: 產后6~8 周,盡早康復治療可以顯著促進分離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