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嘉馨,黃中英
遺傳性腫瘤是指因特定致病基因發生胚系變異后,其患癌癥的風險明顯高于普通人群,并能傳遞給后代從而導致相關家庭成員患病[1]。盡管遺傳性腫瘤在我國每年新發腫瘤中僅占5%~10%[2],但其發病早,多原發病灶,家族聚集,與散發腫瘤有明顯的區別,不僅對病人的健康危害極大,而且對后代構成嚴重威脅[3],而國人對遺傳性腫瘤的危險因素等相關信息知曉率普遍較低[4-5]。護士是遺傳性腫瘤病人的直接護理人員,其遺傳性腫瘤管理知信行的水平對遺傳性腫瘤管理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6-7]。目前,歐美國家對于遺傳性腫瘤管理工作開展較早且發展較為成熟,已形成指導臨床護理實踐的遺傳性腫瘤管理指南和專家共識[8-10]。而國內對遺傳性腫瘤管理的探索較少且仍處于起步階段,臨床的現狀依然是將工作重點放在腫瘤病人的住院診療護理上[11-12],少有關于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知識、態度和行為的深入調查與分析。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廣東省護士遺傳性腫瘤管理知信行狀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進而提出改進措施,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為今后相關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根據相關學者提出的樣本量粗略估計方法,樣本含量可取變量的5~10倍[13],本研究包含16個自變量,同時考慮20%的無效問卷,樣本量至少為96~192例。最終確定樣本量145人。采用便利抽樣法,2022年12月—2023年1月選取廣東省15個市27所醫院的145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1)獲得護士執業資格證書;2)具有至少1年的臨床經驗;3)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患有嚴重生理和心理障礙的護理人員;2)調查期間因產假、病假等原因而休假的護理人員;3)進修、輪轉和實習護士等。
1.2.1 一般資料問卷
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最高學歷、醫院種類、聘用形式、護理工作年限、是否學習過有關遺傳性腫瘤管理相關課程、是否接觸過遺傳性腫瘤護理實踐等。
1.2.2 遺傳性腫瘤管理知信行問卷
問卷依據知信行理論,結合《中國家族遺傳性腫瘤臨床診療專家共識》[14-18]、遺傳性腫瘤疾病特點、腫瘤遺傳護士的工作特點及相關文獻[19]自行設計,經過專家咨詢、信效度檢驗、預調查,形成最終的調查問卷。問卷包括3個維度,92個條目,均為單項選擇題,滿分92分。知識維度共43個條目,回答正確得“1分”,回答錯誤或不確定得0分;態度維度共25個條目,正性態度得1分,否則得0分;行為維度共24個條目,正確行為得1分,否則得0分??倖柧鞢ronbach′s α系數為0.965,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38,0.967,0.956,折半信度系數為0.780。問卷平均內容效度(S-CVI)為0.960,各條目內容效度(I-CVI)為0.857~1.000。
調查采用問卷星進行,使用統一引言說明調查目的、意義和填寫方式。保證此調查匿名、絕對保密,在征得研究對象同意后,由其獨立完成并提交結果。將所有條目均設為必答題,1臺電子裝置僅可提交1次。本次共回收173份問卷,排除問卷中所有條目回答都相同及作答時間≤250 s的問卷,最終得到145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3.8%。對導出的數據采取雙人核對和錄入,以確保準確性。

145名護士中,男6人,女139人;已婚94人,未婚51人;碩士及以上學歷4人,本科122人,???9人;在編護士42人,合同護士95人,勞務派遣8人;職稱:副主任護師及以上9人,主管護師58人,護師56人,護士22人;參與過臨床教學95人;學習過遺傳性腫瘤管理的課程39人;接觸過遺傳性腫瘤護理實踐25人。
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知信行得分為(66.83±16.94)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知識、態度、行為維度得分分別為(27.34±8.36)分、(22.51±5.42)分、(16.97±7.57)分。各個維度得分排名前3位和后3位條目見表1。

表1 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的知信行維度得分最高與最低的3個條目(n=145)

表2 護士對腫瘤遺傳護士的態度(n=145)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知識得分在不同年齡、所在科室、職稱的護士中表現出差異(P<0.05);態度得分在不同聘用形式及是否學習過遺傳性腫瘤管理的課程中顯示出差異(P<0.05);行為得分方面,是??谱o士的行為得分高于非??谱o士,接觸過遺傳性腫瘤護理實踐的護士行為得分高于未接觸過實踐的護士,見表3。

表3 護士遺傳性腫瘤管理知信行得分單因素分析結果 單位:分
以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知信行總分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4,使用多元線性回歸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聘用形式進入了回歸方程,見表5。

表4 自變量賦值表

表5 影響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知信行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知識得分為(27.34±8.37)分,與滿分43分相比,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護理人員“遺傳性腫瘤風險評估、腫瘤遺傳咨詢的步驟、遺傳性腫瘤治療措施”方面的知識正確率較低。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1)臨床尚未普及遺傳性腫瘤管理的??浦R培訓。本研究調查的護士中僅有1名(0.69%)護士所在單位設置腫瘤遺傳護士崗位,106名(73.10%)護士表示未接受過遺傳性腫瘤管理相關的課程。2)護士的臨床實踐經驗不足。有研究表明[20],知識水平與實踐頻次成正比。本研究中,82.76%的研究對象在臨床工作中尚未接觸過遺傳性腫瘤護理實踐。3)缺少國家政策和醫院領導的支持。我國目前對腫瘤遺傳護士的探索較少且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形成科學規范的培養與發展體系[21],普及率及重視度較低,84.83%的研究對象因遺傳性腫瘤的專業界限和執業范圍不清而對腫瘤遺傳護士崗位存在顧慮,影響其獲取相關知識的積極性。在知識維度的不同模塊中,遺傳性腫瘤知識得分率最低,可能是因為護理教育中沒有包含基因組學,因而目前護士中擁有遺傳學知識的人很少[12],具備遺傳性腫瘤知識儲備的人員更少有關。因此,學院教育應增加遺傳護理相關課程內容,管理者應建立并完善遺傳性腫瘤管理培訓系統,強化護士自身素質和技能培訓。同時應拓寬培訓渠道,開展有組織的學習活動,實施遺傳性腫瘤管理策略,強化護理人員對遺傳性腫瘤管理的認識,加強臨床實踐質量控制。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態度得分為(22.51±5.42)分,得分率為90.04%,說明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的態度積極,但從得分最低的條目“您愿意成為一名腫瘤遺傳護士”可以看出,護士對自身成為一名腫瘤遺傳護士的積極性較差,究其原因可能與由于我國遺傳性腫瘤管理尚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執業未受相關政策和法規的保護和支持、執業范圍不清、自身專業能力和知識不足、病人的理解和接受度不高有關。從管理者角度出發,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的實施愿望很強,而把這種愿望轉變成醫療工作者的知識儲備和臨床實踐,則需要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為他們提供政策保障、法規保護,同時護理管理者還應在培訓機會、實施環境和臨床工作上給予更多的支持。
知信行模式涵蓋知識獲取、信念生成和行為形成的3個轉變個體行為過程。在護理專業中,知識是行為發生的基礎,而積極的態度則是護士行為的驅動力[22]。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的遺傳性腫瘤管理行為得分為(16.97±7.57)分,得分率僅為70.71%,說明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仍缺乏一定的行動力。行為維度中“我過去經常參加遺傳性腫瘤護理培訓/講座/會議”條目得分最低,分析其原因如下:1)臨床尚未普及遺傳性腫瘤管理的??萍寄芘嘤?本研究顯示,133名(91.72%)護士認同對護士開展遺傳性腫瘤管理相關技能培訓很有必要。2)護士臨床工作繁忙,利用閑暇時間自學的護士很少。因此,護理管理者應積極開展遺傳性腫瘤管理的理論和操作培訓,通過搭建培訓班、學術講座等多種形式的方法提高護士對于遺傳性腫瘤知識的認可程度,提升護士遺傳性腫瘤護理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儲備量,加強臨床護士對遺傳性腫瘤不利影響的重視程度,真正實現知識到態度及行為轉變的飛躍[24],達到臨床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的知信行統一;同時,醫院及科室應多提供相關的學習途徑和通道,鼓勵護士通過各類學習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獲得自我價值的提升。
本研究顯示,聘用形式為在編護士知信行總分高于非在編護士,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醫院現有的護理人員管理制度不完善所致。目前各大醫院均采用編制與非在編護理人員的雙重管理模式[25],后者在績效考核、薪酬待遇、培訓發展、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均與編制護士存在一定差距,對其自我發展及工作動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6]。與編制護理人員相比,非在編護理人員實際與內在預期存在的差距致使她們產生了負性心態,無法充分發揮工作價值,因此她們的工作熱情不如編制護理人員,主觀上沒有參加培訓的熱情,客觀上缺乏培訓機會,導致她們的知信行水平比在編護士低。鑒于目前護理人員的短缺,非在編護士已經成為醫院護理人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7],所以,醫院管理者應該關注她們的專業發展,讓她們享受到與編制護士同等的學習、繼續教育機會,增強她們的職業安全感和歸屬感,以此來調動她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從而提升她們的工作質量。
本研究顯示,臨床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態度較積極,知識和行為水平有待提高。建議針對非在編護士的干預,從建立系統化遺傳性腫瘤管理培訓體系入手,逐步提高其遺傳性腫瘤管理的知識和技能水平。考慮到本研究對象的地域局限性,日后可開展多中心研究,擴大樣本量,全面了解我國護士對遺傳性腫瘤管理知信行狀況及影響因素,為開展遺傳性腫瘤管理的培訓和臨床實踐提供更全面的參考建議,從而有效降低遺傳性腫瘤的風險,提高遺傳性腫瘤病人的生命質量,促進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