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軍 卲永康


9月13日,“區域風貌和時代精神抒寫的繪畫表達——河北美術館館藏主題性美術創作作品研究展·油畫篇”在河北美術館登場,78幅觀照現實的油畫作品為公眾集中講述太行故事、塞罕壩故事和長城故事。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如何用優秀的美術作品觀照現實,呈現區域風貌、人文精神和藝術價值觀念,引領區域時代的風尚,一直是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推動藝術實踐所秉持的理念。近年來,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引導廣大美術家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先后組織實施了“走進太行”“走進塞罕壩”“行走長城”等系列主題性美術創作活動,創作出大量描繪區域風貌和人文精神的優秀美術作品,并進行成體系收藏。同時,通過對藏品的梳理和研究,引導河北公眾審美追求,增強河北公眾的文化認同感。作為延續此前國畫、版畫專項藏品研究展的系列展覽,經過數月的梳理、研究和論證,最終在近千件藏品中選取了78幅觀照現實的油畫作品,作為“區域風貌和時代精神抒寫的繪畫表達——河北主題性美術創作作品研究展·油畫篇”的核心構成。
展覽包括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抒寫山川巍峨——走進太行山的繪畫表達”,展出《太行山上》《喜峰口勇士》《眾志成城》等館藏油畫作品41幅。“走進太行”美術創作展覽活動是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連續14年打造的全國性美術創作、展覽活動。十余年來,共組織省內外優秀美術家400余人,創作出近2000幅地域特色突出、燕趙文化明顯且富有時代氣息的美術作品,并在全國范圍內組織主題展覽20多個,取得良好的社會傳播效果。此次展出的41幅作品中,既有反映革命戰爭題材的作品,也有描繪太行山壯麗景色和人文的作品;第二板塊“抒寫林海蒼翠——走進塞罕壩的繪畫表達”,展出《塞罕壩之夏》《壩上青春》《云的故鄉》等館藏22幅油畫作品。2018年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組織實施了“走進塞罕壩”全國美術家創作活動,深入塞罕壩機械林場,用繪畫的視角和語言生動反映了塞罕壩機械林場建設發展的突出成就,展現了林場建設者攻堅克難、求真務實、甘于奉獻的精神風貌,是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以藝術的形式弘揚塞罕壩精神,倡導綠色發展理念的實際行動;第三板塊“抒寫雄關漫道——行走長城的繪畫表達”,展出《萬眾一心》《西柏坡講解員》《太行夏日》等館藏油畫作品15幅。河北省長城資源豐富,境內長達2000多公里,是長城保存最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區段。2020年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有組織地實施了“全國青年美術家行走長城寫生采風創作”活動,邀請省內外優秀青年美術家40余人,深入金山嶺、山海關、大境門、崇禮等重點長城資源地區進行采風創作,其中優秀作品納入館藏體系。此次展覽篩選出的油畫作品大多來自美術家對長城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真切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區域風貌和時代精神抒寫的繪畫表達——河北美術館館藏主題性美術創作作品研究展·油畫篇”入選了2023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目錄。這是由文化和旅游部組織實施的年度項目,目的是充分展示國家美術收藏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促進美術資源共享,提升美術館專業化水平。希望通過這些優秀主題性美術作品向公眾集中講述太行故事、講述塞罕壩故事、講述長城故事,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讓公眾在欣賞這些有溫度的美術作品時,看到奮斗、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通過藝術的洗禮和浸潤,感受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
本次展覽將展至10月15日。
【本文作者分別系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黨總支書記、館長(院長),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專職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