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佳兵
天津中石油壓縮天然氣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隨著國家能源環保政策和能源結構調整政策的出臺,用天然氣能源替代煤炭成為大勢所趨,近年來我國天然氣需求量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但隨著天然需求量的不斷增長,天然氣行業的安全問題被持續關注,我國近年來發生多起天然氣火災爆炸事故,事故鏈涉及上游天然氣開發至下游用戶使用全過程。天然氣火災事故一旦發生,所造成的事故后果的危害性、影響性非常大,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發生事故后的危害性首先要抓好燃氣企業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其次要保證消防設備設施隨時處于待用狀態[1]。消防能力評估工作能從消防管理體系至消防設施完好性全流程進行評估,評估結果能很好的反應企業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從而幫助企業發現問題、改進問題。
消防安全管理是保證企業良好運營的根本,良好的消防安全管理要從一份完整、執行性強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開始,但是從我國燃氣企業發展現狀來看,很多企業缺乏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未考慮公司實際情況及人員配備,以至于公司消防安全管理人員難以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執行。眾所周知,天然氣的危險系數較高,如果天然氣企業將消防安全管理趨于形式化,忽視管理的實際效果,會給天然氣企業埋下眾多安全隱患。如果天然氣企業自身對消防安全管理缺乏重視和督促,也會影響管理工作開展進程和效果,致使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玩忽職守,工作職責不明確,缺少約束和管制標準,這樣則會造成更多的安全事故,制約單位的消防安全的良好發展[2]。
天然氣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環節,從上游燃氣開采至下游城鎮燃氣企業,存在經濟壓力較大,很多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在消防安全方面節省開支,或者抱有僥幸心理,只是為了應付消防檢查,迫使消防工作趨于形式化,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總是以消極態度面對,最終影響其消防安全管理的成效。企業開展消防安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起到了決定性的因素,實際工作過程中操作人員可能存在違規操作或者發現問題未及時處理等問題,如果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達標,無法及時發現日常中的問題,很可能導致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與此同時,企業的消防安全宣傳力度不夠,沒有進行相對應的消防安全培訓和演練,導致很多生產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薄弱,不具備安全問題應急能力,還存在日常生產過程中,存在許多違規行為,如:隨意堆放危險品,消防通道被占用,消防設備設施未處于完好可用狀態,應急設施缺少專人檢查維護保養等。這些問題都會給燃氣企業的安全生產留下隱患,還可能影響燃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3]。
消防評估方法的分類方法很多,通常為檢查表法、事故樹分析法、事件數分析法、預先分析法,根據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及評估過程中的適用性,本文主要介紹采用檢查表法進行的消防能力評估。
(1)檢查表的形式及內容
根據被評估單位的生產裝置特性及物料儲存性質,結合國家法律法規、地方法規制定符合被評估單位的檢查表。檢查表從企業消防安全管制制度和消防設施的完好性出發,分為消防管理評估表及消防設施評估表。根據燃氣企業特有的生產性質,消防管理可分為12個一級要素,消防設施評估表可分為18個一級要素,檢查表制定時應根據被評估企業的功能性質結合一級要素進行二級要素的劃分。
(2)檢查表的作用
根據不同的單位、對象和具體要求編制相應的檢查表,可以實現消防檢查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檢查人員能夠根據預定的目的去實施檢查,避免遺漏和疏忽,以便發現和查明各種問題和隱患;檢查表能夠給企業提供標準化檢查模式,提高企業消防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員工的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形成全員管消防的局面。
(3)檢查表的編制依據
國家、地方和行業的安全規章制度、規程、規范和規定等。通過標準、規程和實際狀況,使檢查表在內容上和實施中符合法規要求;結合被評估單位的經驗及具體情況進行系統安全分析的科學結論(確定的危險部位及防范措施)。由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共同總結本單位生產操作的實踐經驗,系統分析本單位各種潛在的危險因素和外界環境條件,從而編制出符合單位實際的檢查表;編制時檢查表時,認真收集以往同行業及同類產品生產中事故案例、資料、發生的事故教訓及使用中出現的問題,把那些能導致發生消防安全的各種不安全狀態都一一列舉出來,還可參照對事故和安全操作規程等的研究分析結果,把有關基本事件列入檢查表中。
消防能力評估程序分為3個階段,分別為:評估準備工作、現場資料收集、現場評估。
組建具有豐富經驗的評估專家團隊,根據企業生產裝置性質及儲存物料特性制定初步檢查表,人員問卷調查表。
評估團隊人員前往被評估企業生產現場,收集被評估企業的資料清單,專家團隊根據收集資料對檢查表進行完善、改進。
(1)消防安全管理評估
通過對消防工作組織、消防安全制度、防火檢查巡查及隱患整改、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安全疏散設施管理、消防控制室管理、用火用安全、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管理、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管理、維護搶修物資及檔案內容、專職和志愿消防隊、應急預案與演練等12個一級要素對消防安全管理進行評估。
(2)消防設施評估
通過對消防供配電設施、平面布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給水設施、消火栓系統、消防冷卻水系統、泡沫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滅火器系統、干粉滅火系統、防雷及靜電接地、緊急放散及切斷系統、應急逃生路線圖、消防專用電話、消防應急廣播、站外管線、調壓箱(柜)和應急物資的評估等18個一級要素對消防設施進行評估。
利用檢查表法對三家燃氣公司進行消防能力評估,A公司為LNG接收站,B公司為LNG工廠及城鎮燃氣企業,C公司為LPG儲配站。根據檢查表中的一級要素制定符合企業性質的二級要素。
A公司共計對24項一級要素中的222項二級要素進行評估,其中消防管理評估92項,消防設施評估130項。共發現問題數53項,其中消防管理評估發現問題25項,消防設施評估發現問題28項。
B公司共計對26項一級要素中的597項二級要素進行評估,其中消防管理評估333項,消防設施評估264項。共發現問題數104項,其中消防管理評估發現問題45項,消防設施評估發現問題59項。
C公司共計對22項一級要素中的165項二級要素進行評估,其中消防管理評估118項,消防設施評估147項。共發現問題數53項,其中消防管理評估發現問題12項,消防設施評估發現問題28項。
綜合三家公司在消防管理及消防設施評估中存在的問題,發現3家公司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及個性問題。
(1)共性問題
三家公司消防管理薄弱環節相對集中要素包括:防火檢查巡查、應急預案與演練、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消防安全制度。
防火檢查巡查,通過評估共發現了11項問題,具體表現如下:防火檢查巡查不徹底,設備閥門存在帶病運行現象。所屬單位未結合上級公司防火巡檢檢查管理制度轉化為適應所屬單位自身實際情況細則。部分單位防火巡查管理制度宣貫培訓不到位,員工防火巡查未按要求執行或巡查存在漏項。
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通過評估共發現了17項問題,具體表現如下: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年度安全工作計劃未涵蓋消防安全工作相關內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相關設備操作規程存在缺項,部分單位未逐級消防安全責任。所屬單位法律法規辨識相關部門未充分辨識消防相關法律法規更新。
消防安全制度,通過評估共發現了11項問題,具體表現如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存在不統一,如消防值班室管理制度。所屬單位合規性評價相關部門未充分辨識消防相關法律法規更新。
三家公司消防設施薄弱環節相對集中要素包括:應急物資及其他、疏散指示標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滅火器及消防給水設施
應急物資及其他。通過評估共發現了25項問題,具體表現如下:應急物資配置與《生產作業現場應急物資配備選用指南》QSY136-2012及《危險化學品單位應急救援物資配備要求》GB 30077-2013 不匹配。正壓式呼吸器、應急藥箱等應急物資維護保養不到位。
疏散指示標志,通過評估共發現了9項問題,具體表現如下:疏散指示標志缺失、維護不當,應急照明設置不當或故障。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過評估共發現了11項問題,具體表現如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運行狀態、安裝位置等存在與設計不符情況。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故障或消音。可燃氣體報警設定與《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標準》GB/T 50493要求存在不符情況。
滅火器。通過評估共發現了8項問題,具體表現如下:滅火器配置數量、區域位置與消防設計專篇要求不符。滅火器使用環境及使用場景與滅火器適用范圍不符。滅火器存在過期現象。
消防給水設施。通過評估共發現了21項問題,具體表現如下:消防給水設施相關機泵投用狀態、閥門投用狀態、報警值設定、控制邏輯配置、消防水泵控制柜防護等級、部分設備選型等與消防專業工藝流程圖、消防設計專篇要求存在不符情況。
(2)個性問題
A公司在消防專用電話,B公司在放散及切斷系統、調壓箱(柜)、應急預案與演練,C公司在消防冷卻水系統、防雷及靜電接地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在發現的個性問題中可能存在管理方面的缺失,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公司的不同生產性質、不同企業類型所特有的消防設施。所屬單位應急預案未按照《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 29639-2020進行相應更新。部分單位在實際開展業務調整、組織機構或崗位職責調整后未及時修訂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導致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與現場實際存在脫節。城鎮燃氣涉及調壓器、調壓箱橡膠件運行期間未按照標準或設備使用說明要求進行定期維護保養或更換問題。防雷及靜電接地、消防冷卻水設施缺少專人管理,未處于完好可用狀態。
利用檢查表法對不同類型的燃氣企業進行消防評估,通過發現的問題可以告訴我們檢查表不能一概而論,要充分考慮企業的生產性質、業務范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性、符合企業自身的檢查表。這樣才能在消防評估過程中最大的發揮評估所帶來的優勢,消除火災隱患,為企業的消防管理能力的提高做出明確指導。為體現在評估過程中發現問題的重要性,未來將對檢查表形式進行改進,如按照各要素權重對一級要素進行賦值,開展消防量化評估試點工作,采用專家現場打分的形式給予評估結果,更好的反映燃氣企業消防能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