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宏,蘇友力才次克,代 熱
〔1.甘肅省家畜繁育改良管理站 733000;2.和碩縣乃仁克爾鄉農業(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 841200;3.和碩縣曲惠鎮農業(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 841200〕
在畜牧養殖過程中,犢牛主要是指剛出生小牛,月齡一般為0~8 月齡,其成活率關系與影響著后期生產狀況以及生長狀態,是衡量奶牛、肉牛養殖經濟效益的最關鍵因素。但是犢牛較為特殊,極易受到飼養管理、分娩、護理不恰當以及疾病等影響,導致犢牛實際成活率降低,嚴重威脅和限制犢牛后期健康狀態。對此,需要結合犢牛生長狀態,積極合理展開犢牛飼養,不斷完善和改進養殖技術,不斷提高犢牛成活率。
母牛機體健康狀態以及分娩狀態對于犢牛的成活率有著極大影響。一是母牛年齡相對比較大,可能會使生育質量降低,減輕母體機體養分,進而導致犢牛養殖成活率不斷降低。二是母牛在懷孕之后,機體營養需求量將會不斷增加,必須要攝入充足的營養物質,此時若是營養補充不到位,可能會使母體以及胚胎發育受到影響,導致犢牛生長發育緩慢,使犢牛出生之后機體健康狀態不夠良好[1]。三是母牛分娩過程對于相關工作人員有較高要求,若人工操作不規范或母牛難產,犢牛出現窒息或者感染情況,也會降低犢牛后期成活率。
部分犢牛在胚胎時期受到母體健康狀態或者其他各類因素的影響,包括選種不科學、近親繁育等,犢牛出生后會伴隨著各種疾病,剛出生就有可能死亡。同時,犢牛出生后對其管理不科學或不規范,沒有落實清潔護理,可能會造成犢牛發育不合理,進而引發先天性疾病,使犢牛成活率降低[2]。
犢牛出生后,一是若養殖人員護理不合理或者不恰當,可能會降低犢牛機體免疫能力,進而導致犢牛出現腹瀉或者各種疾病,因為犢牛機體組織生長發育不完善,此類疾病治愈難度非常大,可能會造成犢牛生長發育停滯。同時,犢牛在出生之后一般需要進行哺乳,此時看護不到位,犢牛數量較多,有極大可能導致擠壓、踩踏事件發生,進而使得犢牛死亡[3]。二是犢牛飼養時期,是犢牛生長發育較快階段,在這一階段,需要不斷提升對犢牛日常飼料管理控制力度,定量、定時的飼喂犢牛,若是犢牛存在營養不到位問題,可能會降低犢牛免疫能力,進而誘發死亡。
在犢牛養殖過程中,要想保證犢牛成活率不斷提升,就需要將客觀生產需求當作基礎,制定一個合理科學的生產管理計劃,貫徹落實相關工作。在實際組織展開養殖時,要結合具體情況,規范化展開選種選配。一是盡可能選擇基因優良的公牛和母牛,確保犢?;騼灹?。二是為避免犢牛發生先天性疾病,需要科學合理展開犢牛培育,防止發生近親繁殖的問題。
母牛孕期養護工作的實施對于母牛以及犢牛成活有極大的影響,通過系統化、有序化的養護管理,可以讓母牛泌乳能力不斷提高,進而為犢牛營養攝入奠定良好基礎[4]。因此,一是在母牛懷孕后需要結合母牛健康狀態展開日常養護管理以及牛舍衛生管理,適當提升孕期母牛實際投喂量,結合母牛孕期不同時期健康狀態,搭配營養,不僅需要適當提升飼料熱量,還需要供給鈣、磷等各類微量元素的供應,避免因為母牛營養不夠充足,進而導致犢牛生長發育遲滯。二是要選擇新鮮的青草或者品種良好干草,讓母牛可以從中獲取足量的蛋白質以及維生素。在母牛懷孕時期盡量為其提供一個環境狀態良好的區域,避免由于過分刺激導致母牛發生應激反應,并適當提高母牛運動量,提升母牛免疫水平。對于養殖場周圍要科學規劃,分區管理牛群,保證養殖密度可以維持適宜狀態,避免對犢牛、母牛產生危害。
犢牛接生護理對于犢牛成活有直接影響,因此必須要強化對犢牛接生管理、護理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質量。一是對于即將臨產的母牛,需要嚴密展開監督管控,保證母牛從生產前到生產后都可得到處理,避免母牛分娩時期發生難產問題。二是犢牛出生后,需要將鼻腔和口腔內部黏液及時清理,防止犢牛窒息,在黏液清理完成之后,若犢牛的臍帶沒有徹底斷開,需要實施人工斷臍,對傷口進行殺菌消毒。在犢牛斷臍一周之后,臍帶將會自然風干并脫落,此時要及時擦拭清理犢牛被毛,保證犢牛身體可以一直維持干燥狀態,避免犢牛生病受涼。正常情況下,在犢牛出生后,母牛將會自主舔舐犢牛被毛,進而對犢牛呼吸產生刺激[5]。
2.4.1 初乳提供。一般母牛初乳當中蘊含相對比較多的免疫球蛋白、維生素、鎂鹽等,因此在犢牛喂養時期,需要及時為犢牛補充適當的初乳,促進犢牛吸收充足營養,增強犢牛代謝能力,助推犢牛生長發育。一是在初乳喂養時期,需要在犢牛初生1 h 之內,為其提供適當初乳,不斷提升犢牛機體免疫水平,增強犢牛免疫能力,持續提高犢牛成活率。二是在犢牛護理時期,當其第一次初乳喂養后,在接下來7 d 內都需要為犢牛喂服充足的初乳[6]。若母牛產子之后缺奶或者死亡等,可使用相近分娩時期的牛初乳,科學合理飼喂初生犢牛。在犢牛生長發育時期,初乳是一種重要的天然營養物質,其有利于幫助犢牛提升抗病水平,及時將糞便排出,確保犢牛穩定、健康生長。
2.4.2 人工哺乳。對于犢牛培育可以選擇人工喂養的模式,一是可以使用橡膠奶嘴合理喂飼初乳,若采取奶桶飼喂模式,以生長狀態、體重狀態等明確界定喂養頻率、喂養數量。二是對于初乳不充足情況,則在常規哺乳基礎上,配合食鹽、雞蛋、新鮮魚肝油等,將其混合攪拌震蕩,加熱之后喂養犢牛。在常奶已經難以滿足喂養需求時,也可將脫脂奶粉、豆漿、羊奶等流動性食物混合喂養,通過定溫、定時、定量模式,保證犢牛生長健康狀態。在犢牛喂養結束后,需要及時選擇干凈毛巾等擦拭犢牛的口鼻,避免犢牛間相互吸吮,進而對犢牛健康生長狀態產生危害[7]。
2.4.3 飼料補充。在犢牛出生1 周左右后,可以使用優質青干草、嫩葉青草等喂養犢牛,并在犢牛生長到2周左右后,補充精飼料,讓犢牛獲取充足的磷、鈣等,以此來保證犢??梢栽诔跗诜€定生長。一般情況下,可以每日針對犢牛展開精飼料補食訓練,在犢牛體重上升、年齡逐漸增加的基礎上,逐步提升補料量。及時為犢牛補充粗料、青料,避免犢牛舔舐其他異物,并科學合理的飼養可以刺激犢牛瘤胃,不斷增強犢牛前胃功能,提高犢牛的生長性能[8]。在犢牛正式生長到1 月時,可以喂養一些多汁性飼料,并在2 月左右時期喂服氨化飼料、青貯飼料。
2.4.4 水分補充。在犢牛出生1 周之后,需要展開飲水飼養,訓練犢牛日常飲水習慣,讓其每日飲水2~3次,水溫度保持在38℃左右,半月左右向常溫水過渡。犢牛缺水口渴時,極易出現一次性飲水量較多情況,引發健康問題,可以在運動場中科學合理創設足夠犢牛飲用的水槽,讓犢牛在溫暖時節可以自由飲用清潔水。
2.4.5 斷奶管理。結合犢牛生長狀態、犢牛體重、飲食情況、養殖場具體情況等確定斷奶時間。通常情況下,對于體格健壯、生長狀態良好的犢牛,可以在其2~3月齡斷奶,對于體質健康狀態不夠優異、生長發育遲緩的犢牛,可以適當延長哺乳期。對于因為情況特殊,需要早期斷奶的犢牛,可以讓奶料喂養量適當減少,并向犢牛提供青貯、氨化飼料等,利用日常訓練,逐步朝向飼料飼養方式過渡。斷奶比較早的犢牛,要提供優質飼料,讓犢牛生長過程中可以獲取充足營養,刺激犢牛瘤胃快速發育生長,讓犢牛生長更加健康,減輕應激反應。
在犢牛養殖時期,飼養工作人員需要了解犢牛常患的各類疾病,如胃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各類疾病,了解疾病發生情況,制定合理科學的防治方案,以此來提高犢牛養殖成活率。在養殖生產中,飼養人員需要將犢牛生長情況當作基礎,明確掌握不同疾病發生原因以及影響因素,做好夏季避暑或者冬季保暖工作,讓犢牛養殖成活率能夠持續增強。
2.5.1 犢牛痢疾防治。引發犢牛痢疾的原因一般包含初乳喂養不及時、不充足,沙門氏桿菌、冠狀病毒、輪狀病毒、大腸桿菌、球蟲等感染,或者奶溫不穩定、環境溫度相對較低、維生素不充足等,臨床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病牛精神不夠良好,高燒不退、排水樣糞便,糞便呈現灰白色、黃白色等。部分患病犢牛糞便當中含有血液、凝乳塊以及黏液等,排血樣以及臭味較重糞便,尾根以及肛門部位被細糞污染,尿量不斷減少,在疾病發展到后期犢牛可能會由于脫水衰竭死亡。本病的治療需要補液與藥物結合治療,選取抗毒素、抗生素等藥物,同時逐步減少喂奶量,提供充足的飲水,防止犢牛腸道負擔加重。預防則一般以強化飼養管理、保溫管理為主,保證犢??梢垣@取充足的營養,避免體溫過低。
2.5.2 臍帶炎防治。犢牛臍帶炎發生與臍帶剪切有著密切的關系,產房不夠衛生,或者犢牛互相舔舐都有可能引發臍帶炎。對其治療一般以局部封閉治療、抗生素治療為主,若存在膿腫癥狀,需要盡快利用外科手術將膿腫排出,并在清除腐爛組織后清洗消毒,最后適當涂敷消炎藥物。預防則以產房管理為主,在犢牛斷臍后需要及時展開消毒,在距離犢牛腹部約5 cm 左右位置,將臍帶徹底剪斷,之后將剪斷位置用10%碘酊浸泡1 min,并且需要落實斷臍后犢牛護理管理,保證環境衛生達到相應標準,運動場所和圈舍需要定時、定期消毒。同時,還需要防止犢?;ハ嗨蔽殠恢?。
2.5.3 支氣管肺炎防治。妊娠時期母牛極易出現營養不良,維生素A、蛋白質欠缺等問題,存在體質較弱、營養物質不充足,導致犢牛抵抗力比較弱、體質相對較差,極易出現細菌感染。同時,牛舍通風不夠良好或者過于潮濕,也會使犢牛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問題,引發支氣管肺炎,臨床癥狀一般為犢牛體溫上升、精神頹廢、咳嗽、呼吸困難,聽診肺部可以發現呼吸音明顯變粗,并且伴隨著干噦音、濕噦音等,急性病牛經常會呈現心力衰竭、肺氣腫、敗血癥,慢性犢牛則主要表現為生長發育受到阻礙并且伴隨著咳嗽。本病預防需要以強化保暖通風、改善飼養以及消炎為核心,對于癥狀較輕的犢牛,可以選擇抗生素治療模式,對于癥狀較重的犢牛則一般以補液治療為核心。
綜上所述,犢牛是最主要的儲備資源,影響和關系著畜牧業快速發展。因此,在新時期為保證牛養殖業蓬勃健康發展,必須要確保犢牛成長質量以及成活率,應用先進合理的飼養護理模式和飼養技術,規范管理,從母牛妊娠到最終飼養環節都需要系統化管理,為犢牛補充適量營養,避免犢牛受到疾病的威脅,以此來保證犢牛成活率可以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