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亞春 貴州省興義市第三中學

新課標指出,在構建學科教學體系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教學評價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只有確保教學評價的科學有效,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新課標的發展要求,積極強化教學評價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全新的評價理念、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來完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以便將課堂教學評價的作用凸現出來,從而為優化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價模式提供便利條件。
課堂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對課堂教學過程和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同時也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更是完善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途徑。具體來講,課堂教學評價就是結合教學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手段,以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之間的關系,進行相應的價值判斷,并持續優化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課堂教學評價也在不斷地優化和完善,新的課堂教學評價并不是對原有課堂教學評價的完全否定,而是在學習借鑒以往優秀經驗的前提下,結合新課改的發展要求,制定新的評價標準,設置新的評價方案。從內容上講,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評價,一是對教師課堂教學工作(教學設計、實施等)的評價;二是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效果的評價。課堂教學評價并不是單一孤立的活動,而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相輔相成的,需要從全局的視角加以評估。
雖然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課堂教學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發展,但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價的現狀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難以發揮出其應有的育人價值。
在以往的課堂評價中,通常會有一個主流的假設,那就是學優生占少數,普通學生占絕大多數,學困生占少數。基于此,甄選成為課堂評價的重要作用之一,通過考核、考試等方式將學生區分為好、中、差等不同級別。在這一評價過程中,僅有少部分學生可以體會到評價所帶來的快樂。這種甄別化的課堂教學評價不僅有悖于課堂評價的初衷,還不利于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提升。
在當下的物理課堂評價中,功利性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特點。一直以來,課堂教學評價不僅是一種教育教學活動,還與學校的管理以及教師的考核獎懲掛鉤。考核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教師所教學生的考試成績上,特別是學生的高考成績以及學生考入重點院校的數據上。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主要是為了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更多的是一種發展性的評價。然而,現有的課堂教學評價并不是以此為目的,評價目的功利化的問題突出,忽視了課堂評價的發展性目的。
無論是在評價教師教學還是在評價學生學習,目前的課堂評價都存在著主體單一的問題,即評價主體基本上都是教師,學生只是被評價的對象,很少能成為評價的主體。一般來講,評價的主體都是教育部門、學校、教師等,學生被排除在外,處于被動被支配的地位。由于評價主體的單一,導致評價的視角、內容不夠全面,成了線性、孤立的評價,故缺乏民主性與全面性,無法提升課堂教學評價的質量,更難以發揮課堂教學評價應有的價值。
課堂教學評價想要發揮其應有的價值,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評價語言的精準明了。但是,在當前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價中,不少教師在評價課堂教學活動或者學生的學業時,評價用語比較籠統,不夠準確詳細,導致學生無法通過評價準確獲知自己的優勢和缺點。例如,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回答過問題之后,教師都會用“非常好、回答正確”等語言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雖然這種評價語言能夠發揮一定的評價作用,但無法讓學生準確知曉自己的好體現在哪里。
課堂教學評價是一種師生互動的形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學進行評價,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教進行評價,師生之間是一種相互平等的關系,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在這種評價方式中,教師可以指出學生在物理教學中“學”的問題,學生也可以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故這種互動評價既有利于教師優化自己的教學過程,又能夠幫助學生解決自身在物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從教和學兩方面的評價入手,教師教得更通俗易懂,學生學得也更得心應手,能夠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這種雙向互動的過程,可以使師生雙方更加了解彼此,有利于構建良好的關系。通過教學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這種有針對性的指導一方面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賴,另一方面也對學生的學習、性格、生活了解得更加全面,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在部分教師的認知中,物理教學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將物理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提高他們的物理學科素養。因此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一些教師為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會加快教學進度,盡量減少一些他們認為不必要的教學流程,但是課堂教學評價不是多余的教學活動,忽視教學評價的作用,會導致新課改中的一些教育理念難以得到有效落實。
課堂教學評價既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又是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評價。通過學生的評價,教師可以聽到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看法,這些看法也許并不專業,但可能是新奇的想法,這種想法會對教師原有的觀點產生一些新的沖擊,從而讓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通過反思,教師會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為以后課堂教學中各項活動的優化指明方向。通過彌補、完善自己的不足,教師可以提升自身教育教學各方面的能力和專業素養。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很多情況下教師一句簡單的贊揚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能夠讓那些平時對學習缺乏自信的學生充滿信心。故恰當的激勵評價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燃起學生學習的激情。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要遵循激勵性的評價原則,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恰當的激勵。但需要強調的是,在激勵學生時并不是毫無目的地濫用激勵,也不能為了激勵而激勵,教師要根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表現情況,積極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給予恰當的鼓勵。
新課標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教學不僅局限于知識技能的傳授,更要將重點放在學生思維的拓展上,使學生可以從多個視角去分析物理現象。鑒于新課標的要求,教師需要在物理教學評價中遵循開放性的評價原則,運用開放式的評價去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去探索同一個物理問題,留給他們充足自由的討論空間,允許他們持有自己的觀點。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想法,高中學生同樣也是如此,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環境,有著差異化的成長經歷,因此,在看待問題上難免會出現分歧,在學習中也難免會犯一些錯誤。但是,物理是一門邏輯思維性非常強的學科,要想學好它,學生需要具備極強的思維能力,特別是質疑和創新精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允許學生有天馬行空的思考,給他們自由想象的空間,同時對學生在學習中所犯的一些錯誤多一些包容,以包容的姿態去評價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各種行為,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評價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只重視學習結果的評價。這種評價模式很容易導致那些學困生被教師所忽視,長此以往會使得這些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物理的信心,甚至會出現自我放棄的現象。基于此,在評價物理教學時,教師需要重視教學過程的評價,遵循過程性評價的原則,即在評價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將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結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評價,這樣的評價才能更加客觀有效。
在完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價時,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的評價理念,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及素質提升,其具體的優化策略如下:
新課改倡導教育教學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基于此,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價就不能僅停留在課堂教學的行為上,而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僅要評價學生知識技能方面的獲得,還要關注他們情感價值理念等方面的發展。如此,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價才會更加客觀有效。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在評價理念上深受功利主義的影響,評價的重心主要集中在結果上,通常都是將學生的學習結果作為課堂教學評價的核心依據。基于這種現象,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更加注重過程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不同于傳統的結果性評價,它以多元智力理念為基礎,強調課堂教學評價要注重人的發展這一因素。這種注重過程性評價,融合了多種評價標準的評價體系,更加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性,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利于全體學生的發展。
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主體主要是教師,但這種單一的評價主體難以確保評價的客觀有效性,因此,在評價過程中需拓展評價主體,讓學生、家長也參與到教學評價中。一方面,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他們在物理課堂教學評價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學生在自評過程中,可以對自己的學習態度、能力、過程進行深刻的反思。同時,通過學生互評還可以促進他們相互學習,學會與他人合作,更好地培養協作精神與團隊意識。此外,還要定期組織學生對教師展開評價。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直接參與者,他們對教師的一些想法是具有一定價值的,具有不錯的參考性。但是,受傳統評價理念的影響,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很多看法總是埋藏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由于對教師“權威”的畏懼,學生對教師的各種教學行為常常盲目地推崇,使得評價的客觀性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基于此,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評價,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教師在專業素養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才能獲得質的提升。
另一方面,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家長的參與,因此,家長在課堂教學的評價中也要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由于學生和家長一起在家庭里生活,家長對學生的了解更全面細致,所以,想要提高高中物理課堂評價的有效性,就要引導家長也參與到教學評價中。家長想要作為評價主體參與到課堂評價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通過孩子的學習效果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這種觀察主要是以學生的成績為參考,多集中在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二是通過觀察孩子在平時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物理素養來進行評價。學習物理的一個關鍵目的就是學以致用。因此,通過觀察學生在平時的物理素養,可以將其作為評價物理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指標,教師也可以根據家長的反饋更好地優化物理課堂教學。
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主要以教師單方面的評價為主,這種評價方式難以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因此,將教師單方面評價作為唯一的評價方式顯然無法滿足新課標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價的要求,更不利于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提升。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評價方式要本著多樣化的模式進行拓展,將各種評價方式融合在一起,發揮各種評價模式的優勢,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例如,可以采用觀察評價法,這種教學評價方法需要評價者提前做好觀察準備,在觀察時要突出觀察重點,同時要關注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細節,并進行詳細記錄。這種教學評價方式能夠讓觀察者獲取直接的課堂教學信息,有利于確保教學評價的真實客觀性。還可以采用問卷評價法,這種評價方式以發放問卷的形式收集信息,然后針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全面評估。這種評價方法可以突破時空的桎梏,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效率。再者就是訪談評價法,這種評價方法屬于一種師生溝通的重要方法,能夠促進雙方之間的相互了解。教師可以通過訪談了解學生的性格、習慣、思想價值理念等,還能夠了解學生對于自己教學中的一些觀點看法。同時,在訪談中,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教法、教學要求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師生之間的契合度。需要強調的是,交談的問題要盡可能的具有代表性,這樣訪談的價值才能夠凸現出來。綜上,每種評價方式都各有優劣,無論在課堂教學評價中采用哪種評價方式,都要盡量避免出現單一化評價方法的局面,要盡可能地將多種評價方法融合在一起,這樣評價才能更加全面客觀。
從我國現行的課堂評價標準來看,可以發現其深受蘇聯的課堂評價標準的影響,將一節完整的課堂教學從若干個評價要素進行評價分析,雖然不同學科之間各不相同,但在內容上卻相差無幾,基本上都是從教學目的、方法、內容、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對于這種評價標準還是認可的,這也從側面說明該評價標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隨著新課該的深入推進,原有的教學評價標準已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要求,無法突出不同學科之間的特點,如采用“一刀切”的方法,采用單一的評價標準,這樣會影響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同時,這種評價標準將完整的課堂教學分解為幾個相互獨立的教學評價要素,對學生學習之外其他方面的要素關注較少,這樣就無法對課堂數學進行有效的評價。因此,筆者認為要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標準,在評價過程中更加注重評價學生學習成績之外的一些教學元素,評價標準需更加注重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評價,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新課標的發展要求。
評價內容是否豐富對于課堂評價結果以及學生的發展也有著重要影響。以往的教學評價內容主要以學生所學的知識技能為主,內容圍繞教材和考試內容為核心,這些評價內容較為單一,無法對全體學生進行客觀有效地評價,不利于學生物理綜合素養的提升。從新課標的三維教學目標來看,教師在評價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時,要從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不能將評價內容僅僅局限于知識技能方面,而要豐富評價內容。例如,在對學生課堂所學的物理知識技能進行評價之后,教師還要對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學習方法是否得當、學習過程是否合理。此外,還要對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評價,評價他們對物理學科的情感態度,評價學生學習過物理之后是否具備科學的價值觀。通過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教師就可以對學生各個方面的物理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依前所述,教學評價作為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師對此予以高度重視,在評價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從多個角度、采用多種方式優化和完善評價體系,從而提高高中物理課堂評價的有效性。雖然目前我國高中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甚至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加以完善,但筆者相信,在廣大一線物理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物理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一定會越來越完善,其應有的育人價值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