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盧叢

“中國鐵皮石斛之鄉”大荊鎮,位于括蒼之南、東海之濱,地處浙江省樂清市東北部,是一座風景綺麗且歷史悠久的古老城鎮。
始建于1956年的大荊派出所,是公安部評定的全國一級公安派出所,曾榮獲浙江省“最美警隊”、全省防臺救災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管轄面積170平方公里,轄區實有人口12.7萬人。
近年來,大荊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踐行“三能”要求,以一根繩子、一個平臺、一頂帳篷、一間小屋、一株仙草“五個一”繪就了山區共富“楓”景圖。
“我來、我上……”直至今日,那一句句請戰聲還在大荊派出所的每位成員耳邊回響。
那年,“利奇馬”超強臺風重創了大荊鎮,轄區大多數區域被淹,數千車輛被洪水沖走。大荊派出所整體被淹,出警車輛被沖走。所里全體民警、輔警義無反顧地返回工作崗位,以命相搏。
在通信全部中斷、缺少警務裝備的條件下,這群“失聯”的民警輔警僅靠著6個救生圈、救生衣及一根繩索迅速組成一支小分隊開展救援。他們奮不顧身地蹚過齊腰深的水,先后救援了數百名群眾。
“拴在一根繩子上的救援隊”事跡被央視新聞、新華社等數十家權威主流媒體報道,事跡點擊量突破500萬。
“一根繩子”凝聚向心力,這是大荊派出所傳承鍛造過硬“忠誠鐵軍”的一個縮影。建所以來,大荊派出所先后涌現出因公犧牲的白希迪、陳源凱等公安英模。
2021年12月,浙江省防疫形勢日趨嚴峻,派出所副所長陳源凱主動連續加班加點,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平均一天打上百個電話,值班、安排防疫工作、檢查賓館、開展涉疫排查和線索研判,滿滿當當都是工作。在單位的最后半天,他強忍身體不適,堅持把手頭工作安排好才離開。直至生命的最后幾個小時,躺在重癥監護病床上的他,仍囑咐同事做好疫情相關的工作。
時間的足跡,刻下了一代代民警的無悔忠誠,大荊派出所凝聚的精神一直在不斷傳承著。
“差點上當受騙,你們趕來太及時了。”今年3月的一天,大荊派出所接到預警,稱轄區群眾可能正遭遇網絡詐騙。接警后,綜合指揮室充分運用“AI樂巡親防一體化平臺”,通過三維實景地圖精準定位、下發指令,2分鐘內,就近巡邏的快反突擊隊提前到場,及時為群眾止損。
整個警情的處置過程,就三個字——“精、準、快”!
這得益于派出所應用樂清公安搭建的數字化平臺——“AI樂巡親防一體化平臺”,將紛繁復雜的巡處任務和社區警務工作、警情處置、反詐勸阻等按統一標準拆分,依托AI技術關聯、調度警力和任務,優化“屯警路面”“有警接警”“無警訪民”的主動型巡處模式,以“數字化+警力”互補機制,將轄區合理劃分為三大網格,按照“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規劃巡邏路線,設置值守點,在重要區域設置巡邏必到點。綜合指揮室開展24小時視頻巡查工作,對發現的可疑人、車、物、事,“秒級”精準推送至“AI樂巡親防一體化平臺”,形成線上巡邏和街面巡邏在時間、空間上的有效聯動互補。
“從以往接處警工作散而亂、傳統巡處模式調度效率低、巡邏成效差到如今的到達現場速度快、處置效率高,轄區街面見警率、管事率不斷提升,警情減少明顯。”所長張馳介紹說,“AI樂巡親防一體化平臺”實現了警情快接、快派、快出,讓群眾的訴求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解決。自該平臺啟用以來,轄區有效警情環比下降11.2%,重復報警占比率環比下降23.08%。
“走出家門就能看到警察,有糾紛不用出遠門就能解決。”大荊鎮上六坪村60多歲的王大爺滿面笑容地說道。

民警帶領“義警”巡邏
今年年初,大荊派出所以服務民生為出發點,實施微網格融合警務,推進偏遠農村“宿村制”。社區民警每半月至少抽出一天進行“宿村夜談”活動,了解重點矛盾糾紛、群眾實際困難等問題,面對面化解矛盾、提供服務。
從此,派出所社區民警陸續下村安了“家”。誰家有困難,哪家有矛盾,民警第一時間就能掌握。年初,民警在“宿村夜談”中了解到一位6歲的小女孩甜甜(化名)隨外祖父居住,父親不詳,母親下落不明,至今無戶口。眼看著甜甜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上年紀的外祖父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掌握到具體情況后,民警與熟悉情況的鄉親多次徒步上山到甜甜家中收集入戶資料并聯系相關部門,輾轉了近一個月幫甜甜成功落戶。像這樣直接發現問題并成功解決的事例還有很多。民警在古樸的石木廊下、村民家中聊家常,在村里的各條小巷走訪巡邏……這些都是他們“宿村”時的日常工作畫面。
智仁鄉最遠的村居距離大荊鎮達19公里,且山路崎嶇,交通十分不便。為打通智仁鄉2萬名山區群眾辦事的“最后一公里”,大荊派出所打造了樂清唯一一個能辦理綜合性政務服務的警務室——智仁警務室。
智仁警務室融合了戶政、出入境、交警、流口等警務系統資源。在這間小屋里,實現了“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通辦”。
5月20日上午,張先生來到大荊派出所求助,稱居住在智仁鄉的八旬父親身份證不慎丟失,因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無法到派出所辦理業務。智仁警務室民警立即開啟“綠色通道”。次日,民警便驅車趕往老人家中,拍照、輸入身份信息、采集指紋,經過一系列操作,為老人完成了補辦身份證所需要的相關手續。幾日后,警務室民警將補辦好的身份證交到了老人手中。
目前,智仁警務室已累計辦理戶籍業務368件、居民身份證932個,開展上門辦證107起,受理交管業務31件、流口業務26件,打通了服務偏遠山區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大荊鎮是鐵皮石斛之鄉,一株草即鐵皮石斛,被尊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素有“藥中黃金”之美稱。
隨著“石斛經濟”的迅猛發展,如今,大荊域內外石斛種植面積近1.8萬畝,從業人員近3.5萬人,占大荊鎮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針對這一產業給治安形勢帶來的新變化,大荊派出所創新工作舉措,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效、發揮公安職能、護航企業發展”為工作主線,組建了包括公安、綜治、司法等在內的“石斛聯盟義警鏈”。
所長張馳任“義警鏈”的“鏈長”,深度融合部門優勢,形成合力。“義警鏈”成員通過治安巡控、糾紛調解、應急救援等線下服務及建立“指尖警務室”微信群進行反詐宣傳、網上報警、在線答疑等線上服務,第一時間響應群眾需求。
2023年3月,轄區里有數十名商戶被人以前期正常交易后期拒不付款的方式詐騙,總損失達200余萬元。大荊派出所在“指尖警務室”微信群接到商戶報案后,第一時間通過“石斛聯盟義警鏈”收集到被騙商戶信息并開展偵查,僅一周時間,就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除了商戶報案外,“指尖警務室”微信群還經常收到商戶、員工等群體發生的矛盾糾紛事件。為破解矛盾多發的難題,大荊派出所社區民警帶領“義警鏈”成員以“石斛小鎮”為中心向外輻射,每日走訪、每周會商、每月“回頭望”。同時,集聚有影響力的鄉賢和行業翹楚等組成調解隊,借助“石斛小鎮”中心涼亭,以“談心”“議事”等方式讓矛盾糾紛得到融合治理、現場化解。截至目前,調解成功率100%,“回頭望”群眾滿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