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熊春和

實地調查

入戶走訪
“不管什么矛盾糾紛,都有一個切入點。找準了這個‘點’,大多數矛盾便可迎刃而解……”
談及矛盾糾紛化解,夏小陽的話匣子立刻打開,滔滔不絕。
夏小陽,江西省鷹潭市公安局余江分局潢溪派出所所長。從警20年來,一直堅守在基層,曾從事交通事故調解11年,調處事故5000多起,被同事們稱為“巧嘴哥”。2019年2月擔任派出所所長后,化解矛盾糾紛更是家常便飯,并摸索出自己的調解經:找準切入點,點到紛止,事心雙解……
近年來,農村婚戀糾紛較為突出,處置不當易發生“民轉刑”甚至“民轉”命案件。“都說勸和不勸離,但必須結合實際。”夏小陽說,調查后發現確實感情破裂的,一味勸和可能留有隱患,不如快刀斬亂麻。

聯合調解糾紛
2022年年底,弋橋村一對感情不和、女方兩年多不回家的年輕夫婦因彩禮和兒女撫養費問題鬧到了派出所。
“兒女是你的血脈,跟你姓,養大了就是你家的人、你家的后代。作為男人,要主動承擔撫養責任。”
“兒女是你身上掉下來的肉,夫妻感情破裂,但母子感情是一生的。留下一點撫養錢,以后兒女長大了,還會念著你這個娘。如果卷錢走路,他們就會心生怨恨。錢可以再賺,但感情斷了,就買不回來了。”
“子女是雙方的終身紐帶。”夏小陽緊緊抓住這個感情紐帶,以此為切入點,分別做雙方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最終,女方同意退還彩禮14萬元。
2022年12月,某建筑工地一民工不慎從三樓墜下身亡。死者系本地人,四十幾歲,上有老下有小。事發后,死者父母及家人跑到工地阻工。
做通死者家屬工作,是調解事故糾紛的關鍵。
“生命是無價的,你們的心情、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可以理解。”夏小陽把死者家屬勸至派出所,從內心對他們表示認同,安撫他們的情緒。
“這次事故的發生,工地有脫不了的干系……”之后,夏小陽采取“一明一暗”工作法:“明”,就是當著家屬的面,明確指出對方存在的過錯;“暗”,就是對死者自身存在的過錯,私下里說給家屬聽。這讓死者家屬覺得他說話公道,無形中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好,所長,我們聽你的。”經過幾天的暖心交流,家屬開始對夏小陽產生了信任。
“還要找到說話算數的關鍵人。”通過對死者社會關系調查,以及現場觀察,夏小陽在死者家屬中找出了那幾個關鍵人,然后與他們幾人多次溝通,以身邊發生的事例進行引導勸說。
“所有的調解,都必須依法進行。”對建筑工地方,夏小陽則從法律角度加以勸說。
最終,春節前,家屬獲得了合理的賠償。
常言道,舊賬不跨年。春節期間是債務糾紛的高發期,很容易升級為打架斗毆、非法拘禁等案件。
2023年1月,轄區某企業大門被人用車堵住,原因是債主討債不成,便用車堵門,并買來一把大鎖將大門鎖住。面對這種債務糾紛,大多數人的做法,就是告知債主,堵門違法,可以依法到法院起訴。
“這不是解決問題的上策。”夏小陽說。
“你當時借給他錢,一是關系好、交情深厚,對他較為信任。二是企業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你才會把錢借給他。”夏小陽耐心地與債主進行溝通,“你來的目的是要錢。企業現在出現困難,只有企業效益起來了,才能還你錢。你不僅不能鬧,還要幫企業介紹點生意,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感情好,才會借錢給你。要對得住這份感情。企業有效益了,化整為零,逢年過節適當還點錢。”夏小陽轉身又勸導企業老板。
“所長,你說的有道理。”一陣勸說之后,債主主動打開大鎖,并將小車開離了現場。
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鄰里糾紛大都是留守老人之間因宅基地、小孩打架等一些瑣事引發,有些還積怨很久。
潢溪村潘家一戶村民翻建廚房,但因屋檐滴水問題,墻砌好了五年之久,每次請來師傅準備上梁、蓋瓦,都被鄰居老漢給鬧黃了。
2023年2月,該村民把兒女都叫回家,請來師傅準備強行蓋瓦。鄰居老漢也不示弱,用竹竿綁鐵鉤亂捅,結果將坐在屋頂的對方捅傷。
“人家建房,政府已經批準,你搞破壞,并捅傷人家,你的行為已經違法。”
“坐班房我就去,我都六七十歲了。”
“我來給你算筆賬。你年紀大,坐幾天班房沒事,但違法紀錄保存了下來,你孫子、孫女在讀書,今后參軍、考公務員,別人就會說爺爺坐過班房。你覺得值不值?你們老人,終究會老去,但你們的子孫后代還要在一起生活,他們還要一直像你們一樣鬧下去嗎?”
夏小陽的一筆“成本賬”,直接戳中老漢的“軟肋”。
“能不能把屋檐向內縮進去20公分?”夏小陽用“六尺巷”的故事,勸說另一家人。
最終,在夏小陽的耐心勸說下,兩家達成了調解協議。
“以后大家好好相處,不要再引發任何矛盾。如果想不開,可以打我電話。”夏小陽把雙方送出派出所,并把自己的電話留給雙方。
“簽訂完調解協議,只走了一半路。”夏小陽說,糾紛調解完,后續還必須跟蹤問效,就協議是否履行到位、雙方還需什么幫助等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務,不僅要化解糾紛,還要解開當事人心結,做到事心雙解。“得到雙方的認可,是我調解糾紛追求的最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