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有人問季昕華如何成為高手,怎樣才能走捷徑。
之所以這樣問季昕華,是因為他曾經是中國殿堂級的“黑客”;被“招安”進了華為,后又被騰訊重金聘請為管理人員;成為北京奧運會網絡安全應急專家;并在云服務大熱之前率先選擇在這一領域創業,成立云計算第一股“優刻得(UCloud)”;如今又成為國內AI應用的領軍人物。
很難想象,這樣一位電腦天才,生平第一次按下電腦鍵盤竟然是在同濟大學的校園里。
快速成為IT大佬的季昕華是如此回答的:“在小說里面,高手在成為高手之前,通常會通過這幾個手段鍛造自身——經歷某種特殊過程,比如掉入一個神秘的洞穴,無意中得到一本秘籍,或者吃了能迅速提高武功的水果;有高人指點迷津,甚至提供武力;老老實實學習,從基礎開始。”
話鋒一轉,他解釋稱:“在現實中,只能選擇像郭靖一樣踏踏實實地學習,才有機會成長為高手。”
踏實,也貫穿了季昕華整個創業生涯。在AI應用頻繁滲透到各行各業的當下,季昕華也僅僅做好本分:為大模型公司做好最核心的算力支持。將產業鏈上游的土地夯實好,并以此搭建好一座座突破行業壁壘的橋,下游的各類AI應用才有足夠的養分。
不僅是搭建橋,優刻得和季昕華還要成為斜拉橋,它省料、牢固,被整個行業信任。
目前大模型公司普遍存在3個痛點:第一,在算力方面,中國處于被“卡脖子”的狀態,壓力巨大;第二,垂直數據的積累不夠充分,共享數據不夠豐富;第三,應用的工作場景有限,不夠多元化。
季昕華強調,將大模型和應用場景結合非常關鍵,預計隨著參與大模型訓練的企業越來越多,大模型訓練的數量、數據和參數都越來越大,推理要求也變得更高,未來對GPU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因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大模型競爭的背后實際是云計算的競爭。云計算靈活、可擴展的彈性調度能力,是大模型訓練、推理部署的必要基礎設施。幫助企業快速搭建適合自己的大模型數字基礎設施,被視為中國云廠商破局的關鍵。
而在云計算技術領域沉淀有10年之久的優刻得,圍繞著“算力支持”已經有了一份高分答卷。
優刻得能夠從數據中心、底層架構做到算力平臺、模型庫等,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一站式系統工程服務能力。其自建的上海青浦云中心,已有包括米哈游、腦虎科技等一大批科技龍頭入駐。
此外,公司在國家“東數西算”烏蘭察布算力樞紐節點,自建了低成本、高附加值的數據中心,相較上海、北京等同等質量的數據中心,成本下降40%。數據中心采用了雙路不間斷電源供電,更加安全可靠;模塊化的設計布局,支持機房模塊、基礎設施配置的深度靈活定制。
未來,優刻得將繼續把大模型算力底座搭建好。
在季昕華扎實做好算力支持的同時,整個行業則陷入了喧鬧之中。誰都想踏在風口之上,扶搖直上。諸如騰訊、阿里巴巴等大廠一邊推出自己的大模型;一邊緊抓云計算,為各大大模型公司提供算力支持。
但在黑客出身的季昕華看來,除了為大模型客戶提供強有力的算力支持之外,云服務公司必須確保客戶的隱私數據安全。他一再強調,“安全是云計算最重要的基礎”。
只要公司與客戶不存在競爭關系,那么就能打消客戶懷疑數據不安全的嫌疑。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中立的云計算公司,優刻得不會推出自己的大模型,更希望幫助客戶訓練和推廣大模型應用,做好一個中立安全的云服務商的本分就好。
如果僅僅做好算力支持,優刻得對AI應用的滲透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做最懂大模型的云計算公司。”這句話不僅僅代表著優刻得需要為大模型客戶提供扎實的算力支持,還要成為大模型公司的解語花。
目前大模型公司與AI應用公司存在一個“怪像”。
由于相互間隔著一道行業的鴻溝,AI應用公司對大模型公司期望過高;而大模型公司又對AI應用公司所在的行業不了解,沒有摸清AI應用公司的真正痛點。
季昕華發現,優刻得的存在能填平雙方信息差造成的溝壑。
在云服務行業浸泡多年,優刻得服務過超過5萬家企業。這些企業來自各行各業,通過與企業長時間的接觸,優刻得對各個行業都有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思考。
因而優刻得能做的不僅僅是提供算力支持,還可以協助大模型公司與AI應用公司溝通,幫助他們匹配到合適的資源,協助更多的大模型研發廠商將大模型產品在產業和場景中落地。
于是,在優刻得的牽線搭橋下,一些游戲客戶對接到了MiniMax,一些電商、教育行業的客戶則得到了智譜華章的幫助。
智譜華章是一家估值超20億美金的大模型公司,甚至有投資人如是說道:“現在只有智譜AI挑投資機構的份兒。”目前,智譜華章的一大重點布局便在電商方面。然而其聲量僅僅在AI圈內響亮。
對于不少非AI圈的公司來說,智譜華章存在于他們的知識盲區,也并不清楚這家公司在大模型領域的潛力。而季昕華和優刻得,則讓AI圈和非AI圈突破了次元,實現交匯。
季昕華對AI應用的未來滿載著希望:“盡管我國AI技術與美國存在一定差距,但得益于場景廣泛,在AI應用領域,我國遙遙領先世界。”
AI與各行各業的碰撞,也為創業者點燃了商業想象力的火花。季昕華表示,盡管大模型對企業的要求設置有一定門檻,但AI應用對創業者并沒提出過高的要求。相反,AI的出現提高了各行業的生產力,對于企業來說,這一定是福祉。
只要企業們做好自己的本分,在成為高手之前,夯實好基礎,一定會成為郭靖式大俠。中國AI應用,必將迎來一場舉世聞名的“華山論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