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碧婭
廣州承總設計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510000
現階段,在城市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越發重視起堅持環保、節能、綠色的設計觀念,因此,綠色建筑施工不但能夠充分符合如今社會發展的具體需求,同時還可以滿足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態環保意義。而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相關工作人員應高度重視起將節水措施合理運用到給排水設計之中,以真正實現對給排水環節的科學控制及有效管理,對生產廢水與生活廢水加以二次利用,如此一來,對我國建筑領域的綠色環保發展,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給排水系統作為建筑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系統,其不單涉及到消防用水、生活用水、供暖熱水的供應,而且還包含廢水、雨水的循環和排除[1]。因此,建筑給排水系統的整體質量和性能,不僅與建筑物使用者的生活生產品質具有緊密聯系,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系到房屋建筑的應用年限、建筑領域的持續健康發展。近年來,伴隨我國建筑領域的快速進步發展,其所消耗的能源資源數量不斷增加,在此情況下,則為城市自然生態環境所帶來的破壞和污染程度更加嚴重。鑒于此,國家相關部門針對建筑行業提出了綠色建筑觀念,從前期設計到投入應用,從施工材料到施工工藝,均需嚴格遵守綠色環保節能原則,唯有如此,才能夠促使建筑領域真正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而基于建筑給排水系統的重要性,也需工作人員嚴格遵守綠色節能環保原則,以避免水資源出現不必要浪費情況。經研究,建筑給排水設計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節水措施,包含水資源循環應用及避免水資源污染?,F階段,水資源緊缺已逐漸成為各個國家所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且得到了各行各業的密切關注。而水資源作為人類生存發展中無法缺少的關鍵資源,和國家建設、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具有息息相關的聯系。將節水措施合理引入至建筑給排水設計之中,不但能夠大量節省水資源,減少環境和水資源的污染程度,同時還可推動我國建筑業及社會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第二,目前部分城市中的建筑存在水資源隨意排放的情況,這樣一來,不但會使資源能源出現大量的浪費現象,而且還會為城市自然生態環境帶著嚴重破壞和污染,如圖1所示。但通過節水措施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合理應用,便可在顯著提升水資源應用效率的同時,大幅度降低環境污染程度,從而更好地滿足如今新時代環境下建筑領域的實際發展需求。

圖1 水污染現象
據調查,在對建筑物給排水進行具體設計環節,設計人員針對閥門、管材等給排水系統安裝材料的質量要求相對較低,且在具體安裝環節并未對它們進行嚴格、全面的檢查,這則導致建筑物在后續投入應用后,頻繁發生閥門漏水及管道漏水的問題,讓給排水系統發生十分嚴重的泄露現象[2]。鑒于此種情況的存在,不但會使水資源出現大量浪費情況,同時還會為建筑物帶來嚴重損害,讓建筑物長時間遭受水資源的侵蝕,這樣一來,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便會大大降低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嚴重時甚至會發生坍塌、建筑物表層脫落等眾多問題,從而為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目前,冷鍍鋅管在建筑給排水系統中得到了大量運用,但是這類管材在具體應用環節極易發生銹蝕問題,這便會加大水資源污染情況出現的可行性,降低周圍居民的飲用水質量,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另外,還有一些施工單位在安裝給排水管道時,并未要求施工人員嚴格依照施工規劃圖紙開展操作,為了獲取眼前短期的經濟利益,常常出現應用劣質閥門及管道材料進行施工,這則會大幅度提升漏水、滲水問題出現的幾率,加大后續維修成本投入力度的同時,也會使水資源發生嚴重浪費。
在綠色建筑給排水系統設計環節,大部分設計人員并未高度重視起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這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源浪費情況。而導致水資源應用量較大,浪費情況十分嚴重現象的出現,通常是由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第一,在設計水資源循環系統時需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因素,這則需要那些專業技術過硬且綜合素養較高的優秀人才展開設計與操作,并在具體設計環節積極引進時下領先的設備與技術,以便為水資源循環系統的正常運轉,提供充足保障,這則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施工單位的成本支出力度,因此,部分施工單位為了能夠通過工程施工獲取到最大化經濟效益,通常很少甚至并未涉及到水資源循環系統的科學應用;第二,在具體設計環節,因為部分施工單位并未形成良好的節水意識,再加之我國關于水資源循環系統的技術發展方面仍舊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間,技術發展尚不成熟,無法為水資源循環系統的有序運轉提供有力支持,所以水資源循環系統的利用率相對較低,導致一次用水便直接排除,使得水資源難以實現高效利用[3]。
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與建筑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建筑給排水設備類型日益增加,設備功能愈發多樣,很多生產廠商均接連推出了節能洗衣機、節能型馬桶等產品,這部分全新的設備與以往設備相比較而言,不但在便捷程度及應用功能方面具有一定優勢,而且在節水、節能方面也可以起到理想的作用。但是,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大多數施工單位考慮到施工資金成本投入這一方面,并未高度重視起關于節水節能型設備的選擇,大多數建筑給排水系統之中,關于節水節能設備所占比例尚不到20%,雖然這樣能夠使施工單位獲取到最大化的經濟效益,節省造價成本的支出力度,可是卻對我們國家水資源、能源的持續健康發展極為不利,極易加大水資源大量浪費情況的出現。
在對綠色建筑進行給排水設計環節中,會涉及到對管道系統的材料選擇,而一旦選擇的管道材料存在不合理、不科學的現象,就會引發漏水、滲水等水資源浪費情況的出現,因此,在選擇管道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務必要對工程的實際環境進行嚴格考察,確保在實際施工時能夠合理布置管道,從而有效規避水資源滲漏浪費的不良問題[4]。同時,對給排水系統進行合理設計,還能夠進一步延伸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在整體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中,起到更綜合的水資源節約效果。通常情況下,在給排水管道優化設計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需要重點把控:首先,在選擇管道時,相關工作人員要根據設計圖紙進行選材,對管道的材質、壁厚、尺寸等參數,都要與圖紙一一對應,進而讓管道能夠充分滿足后續的使用要求,達到足夠的耐久年限;其次,施工過程中所應用到的管道配件,也要對其進行科學處理,對接口處應用適合的密封工藝,例如在供水管道連接處,通常應用熱熔工藝。而在排水管道連接處,一般采用專用膠水進行連接,如此便可真正實現防止滲漏的根本目的;另外,由于給排水管道大多處于環境較差的敷設區域,因此,工作人員要系統考慮外界因素對管道產生的擠壓、腐蝕、撞擊等不良影響,及時做好防腐、防撞等保護工作,從而保證管道不會受到外界因素影響,為給排水管道的使用提供基礎保障。
在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環節,若是想要充分體現出節能環保綠色施工理念,可以選擇節水型衛生器具,從而達到理想的水資源節約效果。據調查,在大多數衛生器具具體使用過程中,都會存在水資源大量浪費的情況,而且部分生產廠家為了提高器具的沖水功能,會刻意加大衛生器具的用水量,從而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實際使用需求。而在進行綠色建筑排水設計過程中,要嚴厲抵制這種潔具設計的不良理念,選擇具備節水節能作用的衛生器具,在具體選擇環節,充分考量衛生器具的用水量,撇棄價格等方面的影響因素,優先選擇節水型衛生器具,以最大限度節約水資源[5]。同時,相關設計人員要有著長遠發展的眼光,根據建筑的不同應用類型,選擇不同的衛生器具進行應用,只有合理安裝不同參數的衛生器具,才能實現預期設想的節水效果。另外,在優化排水系統的每個細節時,要最大限度提高水資源的應用效果,例如,改變水資源的輸出形式、讓相同水量起到更好的沖刷效果,亦或者是形成水資源的循環應用效果,如此一來,便可真正實現水資源二次應用的根本目的,減少水資源的不必要損耗現象。
在我國建筑給排水設計理念中,可以逐步考慮發揮雨水收集技術的應用作用,如果能夠將雨水進行有效的收集和利用,則能夠大大減少水資源的整體消耗程度,從而進一步提升整體節水效果。鑒于此,在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理念中,相關設計人員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將雨水收集技術與建筑給排水設計進行有機融合,以便通過雨水收集的技術的大力支持,將雨水進行科學的收集和轉化,從而實現雨水二次利用,節約水資源的根本目的。當前,經過收集和處理后的雨水,能夠非常廣泛的投入的工業領域和生活領域,且由于生活廢水回收難度相對較大,難以達到理想的水質要求,而應用雨水收集技術,則能夠節約更多的資金成本。在現有的雨水收集技術設計過程中,多數在小區在屋面系統中展開應用,通過屋面的空間設計效果,形成雨水收集面,收集來的雨水可用來進行清洗衣物、灌溉綠植、消防滅火等,而且由于屋面有著較為有利的先天條件,節約投入成本的同時,集水操作也較為簡便,因此,逐漸成為了雨水收集利用的主要應用區域。
在建筑給排水管道系統的運轉中,一旦出現了管道損壞、破裂等現象,不僅會對水資源帶來十分嚴重的污染,降低居民的飲用水安全,而且還會使水資源出現大量浪費情況。因此,相關人員要定期開展對建筑給排水系統的檢測、檢修,及時對產生損壞的管道進行維修處理,同時在環境復雜區域管道位置進行定期養護,提前預防管道老化,避免管道在長期應用中出現腐蝕現象,如此便可在根本上最大限度減少管道系統的滲漏情況發生[6]。另外,給排水系統的管件應用環節,必須參考國家規范要求進行質量檢測,如果在此過程中發現質量達不到標準的管材、管件,則堅決不能投入使用,從而讓給排水系統能夠增加運轉壽命,減少水管破裂的可能。不僅如此,在給排水管網的維護過程中,對水資源節約起到一定的促進效果,因此維護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務必做到認真負責、勤勞踏實,如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人員調動情況,必須進行有效的交接檢測工作,避免遺落管道檢測的重要任務,在交接環節要形成記錄,從而在根本上提高給排水管網的運行質量,保障水資源的日常應用效果。
設計師在對綠色建筑排水系統進行具體設計環節時,應當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生產需求相結合,選擇正確、合理的熱水循環方式,以使所設計出的排水系統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的具體需求。在實際生活之中,初始水源常常溫度較低,因此人民群眾需通過放掉前部分的冷水,才能夠應用熱水資源,鑒于此種情況的存在,則導致部分水資源難以實現高效利用,從而引發十分嚴重的水資源浪費情況[7]。鑒于此,部分城市為了能夠限制水量用量標準,制定并全面落實相應的用水方案,通過不同的措施來改造與優化熱水系統,以在源頭上最大限度避免水資源的大量浪費情況。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建筑排水的設計時,一般是針對集中熱水供熱系統展開相應改良,系統考慮施工要求、設計標準、應用管理等一系列規定,通常選用支管循環、立管循環等相關模式,減少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無效冷水的嚴重浪費問題。另外,還可以對相對較大的用水建筑進行雙管供水排水系統的科學設計,并同時運用溫度顯示、恒溫控制的綜合性混合淋浴器,以進一步提高公共澡堂的水源節約率,防止水資源大量浪費現象的頻繁出現。
綜上所述,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環境下,現代化城市建設進度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人們愈發重視起日常生活質量,從而使得綠色建筑施工數量不斷增加。鑒于此,城市對于水資源的需求量明顯提升,間接地使水污染情況日益嚴重,水資源短缺問題不斷突顯。因此,建筑業作為我國能源消耗大戶,在進行綠色建筑中必須貫徹落實給排水設計,將節水措施合理應用到其中,唯有如此,方可讓排水系統實現更為穩定、有序的運轉,從而促使我國建筑業真正向著綠色環保節能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