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成
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74
線路的設計與建造是軌道交通工程的重點與難點,主要有三種方式:軟接觸網、硬接觸網以及三條軌道提供電源。而在國內,由于鋼質接觸線纜結構緊湊,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維修方便,所以在各個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中得到了普遍的采用。因此,本項目針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在軌道交通電力系統中,剛性接觸網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它由匯流排、接觸線、支撐定位裝置、絕緣部件及架空地線以及與之相關聯的絕緣錨段接頭、中心錨結、分段絕緣裝置等構成。由于剛性接觸網的內部結構相對簡單,所以它對安裝的空間的需求相對較少,對結構布置的技術也沒有很高的要求,這更有利于它充分地利用它的可擴展性,尤其是在地鐵的運營中,它可以避免由于軸向張力而導致的斷絲的風險,而且也不需要給予運營中的張力補償,從而提升了地鐵施工技術的便捷性。在軌道交通項目中,剛性接觸網能夠很好地彌補柔性接觸網的缺陷,比如在軌道交通中,如防溺門等很難觸及的部位,采用柔性接口是不能勝任的,而采用活動的剛性接觸網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從而滿足了軌道交通的電力供應需要。在常規軌道交通建設中,由于各種不良因素的存在而導致工程穩定性下降,而采用剛體接觸網法,由于其良好的穩定性,既可有效防止弓網滑移的發生,又可有效提升軌道交通的運營穩定性;同時,還可借助其大斷面的特性,增強其換熱能力,將弓網滑移引起的熱量及時釋放出去。為此,在我國軌道交通施工中,采用了大量的硬質接觸網作為電力供應設備。該項目在提升剛性接觸線運用頻次的同時,也暴露出目前國內對于該技術的運用經驗不足,導致其失效幾率增加,亟待加強[1]。
地鐵剛性接觸網的結構主要包括了接觸懸掛、支撐定位裝置、絕緣部件和架空地線,而接觸懸掛則包括了匯流排、接觸線、伸縮部件和中心錨結四個部件,其中支撐定位裝置,一般都要安裝在隧道的頂面;而觸動式懸吊設備則是將其整個形狀設定為一個正弦波,其中一個錨部分就構成了一半的正弦波,而每一個懸吊點與受電弓中心的距離都被控制在200 mm之內。
在我國,由于其具有施工便利、保證施工運行中的安全穩定、后期維護工作簡單、能快速適應施工環境的特殊性、施工成本較低的特點,以及增大供電間距等特點。盡管剛性接觸網出現的時間并不長,但它卻憑借自身施工方便、安全穩定、維護簡單、適應速度強、成本低以及供電間距長等優勢,以其結構緊湊簡單、施工方便、工程造價低、安全可靠、可維護性高、供電間距長以及適應速度較高等優點,被廣泛地用于地鐵建設中。同時,由于其占用的空間少、不存在軸向拉力等特點,將其與弓網構成軌道交通硬弓網體系,可保證列車在充足的能源支持下平穩行駛[2]。
在實際的施工中,對于剛性懸掛接觸網的施工質量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為了保證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持續提高施工的水平,必須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這既要進行測量,也要進行打孔。其中測量的準備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起測點的測量工作中應當在施工地段的范圍之內尋找一個起測點,在此找出一個站點,并進行對應的標注,進行測量之前的準備工作;第二,進行縱向測量,就是指每一個入口到每一個標志的距離,也就是整個路段的長度。第三,橫測,即從弓弦中心到吊掛點的距離,在實踐中,可以采用高精度的儀器。在打孔工作中,為了保證每一個孔的位置都與最初的清晰位置相似,一般情況下都是利用模型來完成打孔,在采購施工中使用的配件,從而促進了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
為了保證剛性懸掛接觸網施工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并且當好后,根據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對懸掛點位置、匯流排長度、位置和順序、剛柔過渡部分進行安裝,并在進行下一步[3]。
因為剛性懸掛接觸網的特性,所以必須遵循有關的程序,對其基礎結構進行合理的設置,然后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保證了結構的設置工作能夠成功地進行,并持續地提高其精度。一是對懸架部位的高度,方向及拉力的大小進行調節。另外,對錨截面進行了調節,以防止因間距過小而對實際的隔離效果產生影響。
在進行地鐵施工的時候,技術人員應該時刻注意到地鐵剛性接觸網施工的細節問題,并做好地鐵切槽匯流排的安裝工作,不能在柔性端區域進行設計。關于地鐵支路和錨,技術人員要保證這兩個部分在直接接觸時,與母線端子的中心線在同一延伸線上,并且無論是電連接線,還是地線,都要保證其全部連接。施工人員要做好裝配工作,并在具體的裝配中,保證裝配間距和位置的布置,在固定范圍內,保證誤差的波動[4]。
普通安裝時,緊固力使定位線夾發生不同程度的偏斜,造成彈性絕緣組件與匯流排偏磨的現象,致使匯流排不能在定位線夾里自由的竄動,影響熱脹冷縮,影響弓網關系。通過限制彈性絕緣組件安裝時扭動空間技術,確保彈性絕緣組件安裝時與匯流排垂直,提高彈性絕緣組件一次安裝成功率,偏磨與新技術安裝樣例如圖1所示。

圖1 偏磨與新技術安裝樣例
T型頭螺栓在安裝過程中,由于T型頂部在槽鋼內,無法肉眼觀看它的安裝質量,致使有的T型頭安裝完成后與槽鋼不垂直,沒有完全卡緊在槽鋼上,有脫落風險。采用固定扭面技術,確保T型頭完全卡入槽內,提高T型頭安裝質量,改裝T型頭安裝如圖2所示。

圖2 T型頭安裝改善示意圖
以往線路采用7.2米匯流排終端,現采用5.95米匯流排終端,匯流排在進行接觸線放線時,由于匯流排終端變短,終端轉角位置角度變大,致使該位置易出現接觸線脫落情況。采用新型頂升技術,提高剛性接觸網放線小車頂升力,當緊線小車通過未完全入槽的接觸線時,會強制將導線壓入槽內,確保接觸線不脫槽,優化緊線技術如圖3所示。

圖3 新型緊線技術
以往線路小錨段安裝時,由于安裝可斷式匯流排和線路電阻加大,致使可斷匯流排位置處造成一系列電化學腐蝕,并出現硬點,造成刮弓現象。通過對小錨段布置研究,改善電纜布置和采用第三代可斷匯流排裝置,有效減少小錨段的過渡電阻,改善可斷位置處出現腐蝕和刮弓現象,優化后小錨段安裝如圖4所示,電纜優化布局如圖5所示[5]。

圖4 優化后小錨段安裝

圖5 電纜優化布局
在地鐵隧道中,通常都會采用保留的吊柱槽道作為主要形式,從而使吊柱能夠達到安裝施工的目的。此外,在地鐵隧道成型之后,還可以減少直接進行接觸網打眼作業的現象,從而避免對隧道的受力造成影響。同時,在進行吊柱安裝過程中,無論是打眼,還是施工安裝位置定位,都要防止不精確。槽道埋設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隧洞的施工和施工,因此,檢測時必須將埋設的質量作為關鍵環節加以重視。
在實際施工中,要注意采用恒張力施工法。特別要重視電氣聯結的導線夾具,在對固定件進行減震的情況下,要對減震關節的位置進行適當的調整,并要有一定的提升幅度。所安裝的定位儀必須對極限提升進行適當的調節,以保證弓網能夠安全地穿過定位儀[6]。
在完成了地鐵剛性接觸網的建設安裝工作之后,技術人員應該加強對地鐵網絡的測試,還要對其進行質量檢驗,監理人員應該對激光儀器進行重新的檢驗,特別是對曲線過渡段以及剛柔接觸網接頭等部位進行冷滑檢驗,在這一點上應該重視對受電弓的運用。無論是剛柔過渡段接頭還是剛柔過渡接頭,都不應該存在硬性點,在此基礎上,應保證切槽式剛軟過渡元素有彈性。另外,在裝配硬質接觸網架時,還應該加強對硬質接觸網架的檢驗,定期對硬質接觸網架進行檢驗。
剛性接觸網作為地鐵供電系統重要一環,是列車運營的前提條件,其穩定性直接影響地鐵安全平穩運營。剛性接觸網施工技術局部提升,從細節出發,改善安裝工藝及質量,為設備延長使用壽命提供助力,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