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利,李 媛,郭延莉
(南陽市中心醫院,河南 南陽 473000)
慢性阻塞性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多因感染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氣流受限逐步加重,進而使得呼吸機疲勞,引發通氣功能惡化,并發呼吸衰竭的風險進一步升高[1]。對AECOPD 除常規抗感染或者祛痰、呼吸興奮劑治療外,常開展無創通氣治療,不僅可提升通氣量,亦可避免機械通氣所引發的并發癥,但選擇有效康復治療方式也十分重要。常規護理時雖然可幫助患者順利接受治療,但患者康復效果有限。有研究提出早期肺康復護理時不僅可幫助患者降低并發癥,同時促進患者排痰,改善肺通氣能力[2]。選取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比較不同護理方式效果。
選取2019 年6 月~2020 年10 月南陽市中心醫院收治的92 例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對照組46 例,男21 例,女25 例,年齡52~79 歲,平均(63.54±1.87)歲,病程3~14 歲,平均(7.90±0.24)歲;觀察組46 例,男22 例,女24 例,年齡50~78 歲,平均(63.40±1.90)歲,病程3~15 歲,平均(7.72±0.36)歲,基礎信息差異小P>0.05。
納入標準:患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7 年更新版)》中的相關標準[3];意識清晰并無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肝腎等臟器疾病患者,合并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合并腫瘤或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對照組為常規護理。入院后即為患者進行基礎性知識講解,為患者擺放體位并進行關節被動活動訓練,也可在被動關節活動基礎上進行主動活動。每天為患者進行排痰護理,每2h為其進行一次拍背促進患者排痰。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每天適當攝入碳水化合物、脂肪。
觀察組則為早期肺康復護理。首先組建早期康復護理小組,其中主治醫師1 名、康復治療師1 名、營養師1 名、心理咨詢師1 名,小組成員負責制定康復護理計劃分析患者心理狀況,疾病嚴重程度,之后依據問題嚴重性列出問題處理優先級。制定早期康復干預計劃。入院后由成員共同進行查房,掌握患者疾病嚴重度、心理狀況和社會支持狀況,并為患者制定早期康復訓練計劃。首次查房時即進行知識宣教,不僅發放《告患者一封信》同時也發放疾病預防和并發癥等知識宣傳頁,患者常見心理問題和疏導方法。不同成員依據自身工作范圍分別進行護理、飲食、康復等方面知識宣教。
營養師:首次查房結束后即需分析患者體質量,營養狀況和自身喜好,次日為患者提供食譜,與患者溝通后即可確定。心理咨詢師:查房結束后掌握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生活態度,并制定心理康復計劃,對于有心理問題患者每天至少進行20min談話,持續至患者無恐懼和焦慮心理。要求患者每天聽音樂1h,依據自身喜好觀看電影和電視劇。
康復師、主治醫師共同制定患者鍛煉計劃。翻身干預:適當調整姿勢為良肢位或者功能位,防止痙攣姿勢,每隔2h 翻身1次。關節活動訓練,康復師每天評估患者意識狀態、肌力,并為其進行全范圍被動關節活動,每天至少2 次。每天引導患者主動穿衣或者進食,逐步進行床邊坐起、站位練習。
呼吸鍛煉。主要為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訓練,鍛煉過程中設置好呼吸參數,20min 監測一次患者動脈血氣,并調節治療時間。當患者出現呼吸道堵塞時,要求患者適當抬高頭部,呈30°斜坡狀,定期翻身和拍背指導患者咳嗽或負壓吸引。鼓勵患者適當進行肢體運動,輔助性進行呼吸,通過運動呼吸提升患者呼吸功能。
并發癥護理。適當調整吸入氣體壓力,固定面罩時,保持三頭帶松緊適當,治療2h 之后放松5min,當皮膚壓迫后變色需進行按摩。劇烈咳嗽時立即停機,避免出現消化道癥狀。
比較患者呼吸狀況。使用MRC 呼吸困難評分,1 級為除劇烈運動并無呼吸困難;2 級為平地急行氣短或者上坡時氣短;3級,平地步行相比于同齡人步速慢需停下喘氣;4 級為評定行走100 米或數分鐘之后出現氣促;5 級氣短無法離開房間。統計兩組并發癥情況。
SPSS23.0 處理數據,以χ2檢驗計數資料(%、n),以t 檢驗計量資料(±s),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呼吸有效度比較 例
表2 兩組并發癥情況比較 例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為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由于患者需長時間臥床,加之通氣影響,在常規護理方式下患者疾病康復效果較差[3,4]。早期肺康復護理時不僅可最大程度幫助患者恢復關節活動能力,同時也可提升肌肉強度,進而快速恢復正常呼吸[4]。
早期肺康復護理過程中,配合康復師進行康復指導,營養師和心理咨詢師分別負責不同方面,保證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得到最佳護理。本次入院后即進行健康宣教,同步開展心理評估和營養評估,通過評估為之后護理打下基礎。營養師主要職責在于幫助患者攝入正確、適合的食物,保持營養攝入均衡;心理咨詢師主要任務為讓患者接受疾病并降低焦慮心理。之后指導患者主動進行肢體活動,學習自主攝入飲食或者咳嗽,進而恢復正常生活。并發癥護理時主要通過適當調整呼吸參數以及固定面罩等減少誤吸等狀況,幫助患者呼吸順暢,康復過程可順利進行。比較患者呼吸功能恢復有效度時發現,觀察組患者呼吸功能恢復有效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并發發生率則低于對照組(P<0.05)。由于患者肺部功能逐步恢復同時早期康復干預下生活質量逐步提升,因此患者呼吸功能更優?;颊卟l癥更少則和護理過程中依據患者常見問題制定早期預防措施,因此使得各種并發癥發生幾率顯著降低。
綜上所述,為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早期肺康復護理不僅可改善患者肺部功能,降低相關并發癥風險,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