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剛
(遼寧省森林經營研究所,遼寧 丹東 118003)
森林是地球之肺,是大自然界的調度師,它調節著空氣循環,影響著氣候的變化,保護著土壤不受風雨的侵犯,減輕環境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森林資源作為現代社會的重要能源,是生態環境的根基,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還是社會經濟的重要來源。為順應社會發展需要,我們要重視森林經營分類管理,協調統一森林經營建設體系,科學展開經營管理工作,合理分配經營管理項目,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為子孫后代能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統一領導原則:實行分級責任制,走可持續性發展道路。國家對生態環境的深入重視,森林經營分類管理成為我國生態事業發展的重要項目,需要國家及地方政府多部門協調配合管理。為了避免因部門過多導致的下級部門工作不積極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在對森林經營進行分類的過程中,要求所屬部門盡其管理職能與責任制度,實行按級、按系統分工負責處理原則,責任細分,明確第一責任人,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完善配合協調機制,最大力度發揮各部門的作用。在森林經營管理中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剖析,以造福百姓為原則,以保護環境為基準,以經濟發展為導向,在不違背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走可持續性發展道路,制定長期可實施的規劃及目標。
存在問題:森林經營分類管理在實際應用中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部分地區還沒有出現森林經營分類管理這個概念,更別提落到實處了。有些地區雖然提出了分類規劃,但是其改革理念仍然不完善,也沒有相關的體制予以支持,民眾對相關知識的普及不到位,管理體系不健全,這些問題都成為阻礙森林良性發展的絆腳石。沒有經營分類管理,人們依然沿襲傳統的砍伐習慣,過度采掘林木,森林資源遲早要陷入危機。
采伐管理要嚴格控制:森林經營分公益林與商品林兩種。公益林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除防火、防害蟲、防病害或用于科研等特殊情況采用低效性的采伐,正常情況下只能進行撫育更新和改造。
科學地保護森林:減少砍伐保護森林并不代表不能對森林進行經營,反而是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加強經營管理,將森林分類為公益林和商品林,并施以不同的保護管理措施,對于公益林中的低效林,要酌情分類置換或改變培育方式,提高森林質量。
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提高森林質量:森林環境不能單靠其自然生長,還要加強人為管控,才能提高森林經營質量。需要以國家森林法為基本原則,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在不影響森林生態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資源,適當發展旅游業等,調動公益林經營的積極性。
合理規劃商品林的造林地,是開展栽種計劃的必要前提,在實際應用中需根據目標地溫度、水資源情況、土壤條件等自然環境進行深入研究,以確保選育的林木品種可以最大限度地適應當地的生長環境。實施商品林規劃的目的就是促進當地經濟增長,在實施操作前,要對當地的市場需求進行全面考核,結合當地經濟情況,合理調整以便減少資源的不必要浪費。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其宏觀調控職能,下放權力的同時,也要加強監管體制,切不可做甩手掌柜。商品林的規劃需要專業人員的執行,這樣才能保證林木的生產質量,相關部門要加大對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培訓,制定考核制度標準,確保上崗人員的專業性。林木生長周期長,特別是初期的培育工作要極為重視,容易受病蟲害的影響,在此期間,要求工作人員做好對幼苗的保障工作,實行網絡監管,全天掌握幼苗動態,對異常情況要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
公益林的培育工作主要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為基準,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在能良好適應當地生長環境及氣候的前提下,科學選育對改善環境大有裨益的樹種,合理分布搭配,合理使用化學農藥防控病蟲害提高樹木產量。搭配科學的撫育調整,適地適樹,結合林木生長的季節氣候規律,調整林木密度。公益林的培育不但能改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還可以為我國科學實驗提供必要的場所,甚至可以適當發展森林旅游業。由于公益林多以各級人民政府投入為主開展建設、保護和管理工作,需要相關政府部門按事權等級劃分,調動各個部門的積極性。特別是在生態狀況較為脆弱的地區,更應大力著實培育公益林計劃,政府要加大投入以確保計劃的實施,并且給予相應的輔助措施,完善后續維護工作,從而挽救瀕危的生態環境。
森林培育工作的開展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國家政府及各地方林業部門要加大對林業培育技術的支持力度,成立專項資金,緩解因資金匱乏對森林培育造成的壓力。還要建立健全經營體系,將每筆資金用在刀刃上,合理規劃培育發展方向,提高培育質量。對于現存問題要做到及時分析處理,完善管理體系,切實開展林區的勘察工作,確保森林培育工作更好地開展。
采伐過度易破壞生態環境,采伐力度小則無法滿足社會生產需求,采用撫育間伐的育林措施,控制采伐力度,更有助于推動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為生產生活資源提供有效的供應。即使有一系列的措施,如不加以有效執行便形如虛設。可以根據以往的違法行為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明確規范條件,同時,要加大對嚴重犯罪現象的懲治力度,增加對林業破壞問題的管控,并從其他國家法律法規中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相關規定,完善我國森林立法,從而最大程度地致力于森林培育工作的展開。
好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要想促進森林培育事業的發展,需要引進先進技術,優化培育產能,專業的技術需要專業素質的人員來操作,各地林業部門應著重提高培育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定期開展專項學習課程,制定考核制度,規避德不稱位的現象。同時還要加強綜合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規范培育人員的行為,嚴格執行部門規定,將每個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做到綜合素質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