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英
支氣管哮喘(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目前,該病的患者人數呈不斷增加的趨勢。相關數據顯示,我國20歲以上的支氣管哮喘患者人數約為4570萬。支氣管哮喘患者平時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癥狀,可以正常生活學習,但是如果受誘因刺激急性發作,可能會劇烈咳嗽、喘息甚至缺氧,如果控制不佳,患者的生命會受到威脅。了解什么是支氣管哮喘,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該如何進行有效護理,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控制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支氣管哮喘是什么?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發生在氣道的非感染性慢性炎癥。在炎癥刺激下,患者的氣道結構會發生改變,引起反復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癥狀通常在夜間、凌晨發作或加重,一般可以自行或者經過治療緩解。也有部分患者僅有咳嗽癥狀,被稱為咳嗽變異性哮喘。
支氣管哮喘的病因主要是外界環境和遺傳因素。如果家族親屬當中有哮喘或者其他過敏性疾病史,那么患者罹患哮喘的風險比較大。在外界環境方面,有些患者會因為感染某些細菌病毒、接觸經由空氣傳播的過敏原、部分食物、藥物和氣候變化等原因導致哮喘發作。
目前,支氣管哮喘還沒有徹底根治的方法,患者只能通過規范合理的治療,讓病情得到穩定控制,降低疾病對患者生活的影響。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的家庭急救措施
1.立即吸入支氣管舒張劑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救治的主要目標是盡快讓患者的氣道痙攣情況得到緩解。此時患者要保持鎮定,立即脫離可能誘發哮喘的過敏原。家屬要引導患者有規律地深呼吸,協助患者迅速調整至坐位或者半臥位,身體向前略微傾斜,然后吸入支氣管舒張劑。
如果家中備有定量霧化吸入器,可以通過霧化吸入的方式給藥,能減少藥物的口咽部沉積,增加藥物的肺部沉積。需要注意的是,許多患者對吸入裝置的使用方法一知半解,不能夠正確吸入,導致藥物的效果無法完全發揮。建議患者認真閱讀說明書,學習吸入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就診時向醫生展示自己的用藥步驟,讓醫生給及時糾正錯誤之處。
2.緩解呼吸困難癥狀
如果支氣管哮喘患者發作時出現憋喘癥狀,家屬要及時幫助患者解開衣領,盡量松解褲腰帶,避免衣物過緊讓患者的呼吸受阻。同時要開窗通風,讓患者呼吸新鮮空氣。
考慮到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比較多發,有條件的家庭可以準備一臺制氧機。患者一旦急性發病且缺氧癥狀較為嚴重,家屬可以及時給予吸氧護理。初始吸氧時氧濃度可以適當高一些,之后隨著病情的緩解逐漸可調整濃度。具體的參數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調節。
3.幫助患者排痰
處于急性發作期的患者,氣道會產生過多的痰液,而且氣道平滑肌緊張收縮,導致痰液難以咳出。在這種情況下,家屬可在患者咳嗽時輕拍其背部,加速痰液的排出。急性癥狀暫時緩解后,要讓患者多喝水,稀釋痰液,補充體內水分。
4.及時前往醫院
如果患者輕度或者中度急性發作,只有活動時出現氣短癥狀,呼吸頻率和脈搏稍有增加,有哮鳴音,一般可以通過自我處理緩解和控制病情。如果患者屬于中重度急性發作,患者休息時也有氣短、出汗癥狀,呼吸和脈搏頻率明顯增加,在吸入藥物和氧療之后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患者經過藥物治療無法好轉,則可能需要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病情穩定后,患者、家屬要在醫生的幫助下共同尋找此次急性發病的誘因,盡可能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支氣管哮喘患者應做好日常護理
避免疾病的急性發作
1.遵從專業用藥指導
支氣管哮喘患者必須聽從醫囑,保證長期規律用藥,才能有效防止疾病急性發作。許多患者對長期服用藥物心存疑慮,認為吸入藥物可能導致一定的不良反應和藥物成癮,因此不愿意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其實,您完全不必有這種擔憂。支氣管哮喘的治療藥物對緩解癥狀、控制病情非常重要。而且,只要病情有所好轉,醫生就會及時調整藥物種類和劑量,完全不會導致藥物依賴,也不會給身體帶來過多的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家屬要囑咐、監督患者按時按量服用藥物。患者在就診時可以與醫生充分溝通,了解所使用藥物的種類、作用和注意事項。如果用藥期間病情發生了明顯變化,要及時告知醫生。
2.做好飲食調整
哮喘患者由于長期患病,腸胃功能一般比較差,飲食應注意清淡易消化,發作期可以進食半流質食物和質地細軟的食物,盡量少食多餐,減輕腸胃負擔。同時,患者的氣道受損,應當避免食用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導致氣道黏膜受損,加重咳嗽等癥狀。
在食材的搭配方面,瘦肉、豆類等食材中富含優質蛋白質,新鮮的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物,都有利于增強患者的免疫力,減輕體內的炎癥反應。此外,部分易導致過敏的食物,比如海鮮等應當盡量避免食用,以防止誘發疾病的急性發作。
3.保持居所潔凈衛生
灰塵、花粉、寵物毛發等過敏原可能誘發哮喘。支氣管哮喘患者要保持所處環境的干凈衛生,不要在室內放置綠植、花卉。可以使用空氣加濕器,保持適宜的濕度。平時打掃衛生時動作要輕,避免揚起的灰塵刺激患者。
4.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
部分支氣管哮喘患者經歷過急性發作期后,雖然癥狀得到了緩解,身體也并無大礙,但是可能還心有余悸,常有恐懼、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而患者的負面情緒會導致迷走神經興奮,加速支氣管平滑肌收縮,降低肺呼氣流速,容易加重病情,甚至再次誘發疾病的急性發作。因此,患者自身要積極調整心態,通過放松、冥想等方式改善焦慮。家屬和醫護人員可以為患者解釋先進治療手段具有的良好治療效果,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