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亞純 魏遵超 孫東方

金秋時節,沿著南漳縣東鞏鎮S250省道繞山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豐收景象,東鞏鎮千畝吊瓜種植基地里,瓜農們穿梭在藤蔓下,把金燦燦的吊瓜裝進竹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今年,該縣把開展主題教育和推動鄉村振興、走好綠色發展之路有機結合,東鞏鎮在發展特色產業的基礎上,延伸和拓展產業鏈,積極推行“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集體經濟壯在產業鏈、鄉村治理融在產業鏈”。
小小吊瓜,成為了聯農帶農富農的“金瓜”。2023年,該鎮吊瓜種植面積達3500畝,預計年產值超過3000萬元。吊瓜產業為壯大集體經濟、促進群眾增收開辟了新路徑。
穩扎穩打 找準致富“金瓜”
走進吊瓜基地,一顆顆橙紅色的果實垂掛在枝頭等待采摘。吊瓜學名栝樓,又叫瓜蔞,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的果實、果皮和種子都可以入藥,一斤吊瓜子的收購價格通常在20元左右,深加工以后的熟瓜子每斤售價甚至高達100元。每年5月種下吊瓜,6月進入開花期,10月就可以收獲果實。
投入時間短、回報快、價值高是吊瓜種植的最大優勢。但在2020年以前,整個南漳縣都沒有種植吊瓜的相關經驗。
一次,東鞏鎮黨委書記何大福偶然接觸到吊瓜,了解情況后,他萌生了種植吊瓜的念頭,可種吊瓜賺不賺錢還需驗證?!拔覀儼l展產業不是盲目的,一定要穩,要找準?!焙未蟾Uf,于是他找到一位農民投入5畝地試種植,一年下來收入了2.8萬元。
試種成功后,東鞏鎮黨委先后帶隊到浙江、荊州等地的吊瓜種植基地學習,并邀請相關專家來到東鞏實地考察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確定條件適宜后,東鞏鎮黨委決心發展吊瓜種植產業。
作為一個誰都不了解的新興產業,吊瓜種植的收益如何保證?在產業引進之初,東鞏鎮受到了一些質疑,但試種成功和實地考察,給了東鞏鎮黨委信心,他們總結出吊瓜種植的三大優勢:一是當年投入當年收益;二是吊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育苗成功后可以生存五年,種植成本較低;三是東鞏鎮選擇的吊瓜品種為浙江紹興農科院的專利產品,短期內不會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可以保障賣方市場。最終,東鞏鎮得到了南漳縣的資金支持,開始正式引進吊瓜。
隨后,東鞏鎮在5個村試點種植吊瓜,并采取了兩種不同的種植模式:一種是村集體種植,一種是村集體與合作社合作種植。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吊瓜種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暗豕闲枰斯び?,但受到疫情影響,紹興農科院當年的第一批種苗都死了?!焙未蟾Uf,“通過與專家的積極溝通,我們爭取到了第二批種苗,還是成功種下去了?!?/p>
在克服種種困難后,當年東鞏鎮的吊瓜獲得了收益,其中以村集體形式種植的雙坪社區收益最大,125畝農田共收入70多萬元。此后,東鞏鎮以集體經營的模式,在13個村(社區)推廣吊瓜種植產業。2023年,吊瓜種植產業已成功推廣到19個村。
黨建引領 推動產業聯農
忙碌了一年終于等來收獲,吊瓜基地里人人喜氣洋洋。東鞏鎮的“保姆式服務”,為吊瓜的豐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吊瓜產業發展之初,東鞏鎮黨委就成立了產業發展專班,制定了“統一種植模式、統一種苗供應、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渠道、統一銷售品牌、統一資金籌措”的“六統一”經營模式,為吊瓜種植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一條龍”服務也為農戶種植吊瓜提供了保障。杜家坪村村民杜國強去年試種了2.5畝吊瓜,收益較好,今年他流轉了其他農戶的22畝田地,預計純收益能達到八九萬元?!凹w先做出品牌,才能帶動更多的老百姓參與?!焙未蟾Uf。目前東鞏鎮除了村集體種植吊瓜2500畝以外,合作社、群眾家庭自主經營也達到了1000多畝。
集體經營、統一發展、壯大品牌,是東鞏鎮吊瓜產業迅速崛起的關鍵。東鞏鎮黨委帶頭,把吊瓜產業鏈上的1家龍頭企業、4家合作社、19個村黨支部、7家電商企業、65名黨員聚合起來,組建東鞏鎮吊瓜產業鏈黨委,統一解決資金、用工、技術等難題,既能凝聚產業合力,減少風險,也能進一步推動瓜子深加工等產業的建設。
“我們都會把收好的吊瓜子送到深加工廠加工包裝,銷路有保障,收益也好?!标懫捍宕迕襦噾f。從種植到加工、包裝、銷售,東鞏鎮的吊瓜產業鏈已逐漸成熟。
目前,東鞏鎮已形成食用菌、有機稻、旅游、吊瓜四大產業鏈,農民的增收致富渠道不斷拓寬。下一步,東鞏鎮將探索吊瓜子油產業,提高產品附加值。
產業富農 共享發展成果
在陸坪村吊瓜基地,摘瓜的工人都是附近村民,他們每小時工價20元,每天能收入100多元。村民鄧鳳娥常年在基地打零工,她還把家里的三四畝地流轉給基地,一年收入能達到兩萬元,足夠維持家庭的基本開支。“以前想掙錢只能出門打工,現在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還能照顧一家老小,吊瓜基地對我們的好處確實大?!编國P娥說。
吊瓜種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瓜農們不間斷地澆水、施肥、除草、摘瓜,一個基地每年能提供4000人次的用工機會。隨著就業機會的增多,東鞏鎮在村一級成立了共富驛站,統籌村里的零工資源,助力村民就業。
除了共富驛站外,村里還成立了共富基金會,按照村集體出資40%、村民入股60%的方式建立共富基金,基金會入股各大合作社和企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村民增收。同時,村里的各類經營主體與村民們一起成立共富聯合會,共同協調利用村里的土地、房屋等閑置資源,進一步推動產業聯農帶農。
東鞏鎮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入股分紅、自主經營等方式,帶動村民增收。2022年,僅吊瓜產業就已帶動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農村產業發展、農民生活富裕,是推動農村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重要基礎。”何大福說。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為東鞏鎮的鄉村治理提供了“底氣”。如今,各村的集體收入都逐步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雙坪社區黨委書記曾慶萬表示,現在村民們反映的清堰塘、建廣場、修路燈等需求,村里都有實力解決了,人居環境越來越好。
東鞏經驗,是南漳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一個縮影。未來南漳縣將進一步推廣東鞏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共富,共享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