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
近年來,隨縣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扛牢第一責任、落實第一政績,以筑牢主陣地、錘煉主力軍、暢通主動脈為抓手,錨定爭創“中部百強縣”目標,勇擔全省“強縣工程”示范使命,在推動高質量黨建中引領高質量發展,筑牢縣域經濟發展根基。
筑牢“主陣地”,
讓思想教育實起來
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力鍛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黨員干部隊伍。
抓好教育培訓“入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首課、主課、必修課,每年縣委黨校、干部培訓班、強基訓練營分期分批輪訓科級領導干部、優秀年輕干部、基層黨組織書記、村(社區)干部等5000余人次,使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成為隨縣黨員干部最鮮明的政治品格。
用活平臺載體“入心”。綜合運用理論學習中心組、支部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載體,有力推動不同領域的黨員深學細悟篤行黨的創新理論。組建縣鄉宣講團(隊)開展“講黨課、迎盛會”“學習貫徹二十大、我為大家講黨課”和精品黨課評選活動,創設鄉鎮黨校、流動黨校,對1.5萬名農村、“兩新”組織等領域黨員開展分層分類培訓,讓黨的創新理論更好地“飛入尋常百姓家”。
落細長效機制“入魂”。縣委常委會帶頭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每年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帶動各級黨委(黨組)全面落實“思想引領、學習在先”機制,做到時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校準思想和行動偏差。完善領導干部政治素質考察制度,把理論武裝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述學、評學、考學機制,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錘煉“主力軍”,
讓模范作用亮起來
把建強改革發展、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的攻堅隊伍作為關鍵點,著力培養高質量發展的骨干力量,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振興動力和治理效能。
淬改革發展“尖兵”。聚焦抓招商、抓項目、抓征遷、優環境,部署實施爭當“三我型”干部、實干強縣大比拼、產業鏈黨建和模范機關創建活動,在重點產業、重點項目一線,建立黨支部32個;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前沿,設置黨員先鋒隊24個、黨員示范崗102個、黨員責任區46個;在優化營商環境主戰場,組織開展“高效辦成一件事”、助企紓困百日攻堅等行動,引導激勵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改革發展中出全力、當標桿、作示范。
鍛基層治理“標兵”。持續深化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縣直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定期下沉社區,常態化落實“雙報到、雙報告”制度,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組織開展“紅色物業”示范小區創建,組建小區黨支部、業委會黨支部、物業企業黨支部,構建起多方聯動的現代小區治理模式。健全“鄉鎮黨委—村級黨支部—灣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網絡,采取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黨員中心戶聯系農戶的模式,開展幫辦代辦服務。全面推行“一約四會”制度,全覆蓋修訂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吸收4600余名老黨員、老干部、熱心群眾成為“四會”自治組織成員,定期開展政策宣講、民主議事、典型評選、移風易俗、志愿服務、積分制管理等活動,將黨的組織和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
育鄉村振興“精兵”。大力實施“紅色頭雁能力提升工程”,每年分片區開展鄉村振興“領頭雁”大講堂4期,對村“兩委”干部進行系統培訓,全面提高村干部隊伍能力水平。大力實施“兩派兩聘”行動,向脫貧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和鄉村振興重點村選派第一書記276名、選派“金融村官”230名,從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致富帶頭人、技術能手中選聘村名譽主任483名、黨建助理員49名,以嚴格的管理、貼心的保障、正向的激勵,錘煉素質過硬的振興精兵。
暢通“主動脈”,
讓戰斗堡壘強起來
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堅定不移抓基層、打基礎,不斷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奮力推動全縣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整體提質,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
強村社,實現規范化。聚焦鄉村全面振興需要,緊盯人、財、物等關鍵要素,圍繞領導班子好、黨員管理好、集體經濟好、服務群眾好、鄉村治理好“五好目標”,開展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制定出臺《隨縣村(社區)干部管理辦法》,強化村干部專業化管理,從嚴管理監督村(社區)干部。編制出臺《隨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2021-2025)》,部署開展集體經濟消薄和“三清兩建一提升”專項行動。印發《隨縣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參考標準》,大力實施不合格黨建陣地三年清零行動,推行外觀、標識、功能布局“三統一”,打造一批黨建特色靚、鄉風韻味濃、服務質效高、群眾聚集度高的示范性黨群服務中心。
強機關,推動表率化。圍繞組織隊伍強、制度機制強、管理服務強、作用發揮強、示范引領強“五強目標”,部署實施新時代機關紅旗黨支部創建行動。依托書記述黨建、機關爭紅旗、黨建先鋒行,全面壓緊壓實機關黨組(黨委)主體責任,督促黨組織書記、黨組織班子成員自覺履行抓基層黨建第一責任和“一崗雙責”責任。結合機關單位職能職責,深入開展紅旗黨支部創建和“清廉機關”創建,強化黨員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營造擔當作為、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
強“兩新”,力行標準化。圍繞組織建設優、隊伍管理優、制度落實優、服務陣地優、黨建引領優“五優目標”,開展“兩新”黨建鞏固提質。建立“兩新”組織黨組織建立與登記注冊、黨建工作與經營發展、目標考核和評估年檢“三個同步”工作機制,每半年開展“兩新”黨組織整建情況摸排,優化黨組織設置,每年開展黨建指導員和“兩新”組織書記專題培訓,提升黨建業務水平。嚴格落實企業管理人員參加(列席)黨組織會議、黨內組織生活“五項制度”,全面發揮黨對“兩新”組織的領導。圍繞企業發展,組織黨員和職工開展“揭榜掛帥”“勞動競賽”“技能比武”等活動,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強產業,健全制度化。緊緊圍繞構建“5511”產業體系、推進“強縣工程”戰略,聚焦石材、文旅、食用菌、現代農業等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組建產業鏈聯合黨委6個,通過組織建在鏈上、活動辦在鏈上、發展聚在鏈上、品牌創在鏈上,統籌整合產業鏈上下游、鄉村合作公司、小微企業、合作社等,以黨建鏈串起產業鏈、資源鏈、供需鏈、服務鏈,構建產、學、研、供、銷、服一體化聯動產業發展體系,切實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助推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作者系隨縣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