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慶辰 李漠雨 高 潔
隨著沙特亮明減產底牌,市場的關注焦點將向宏觀經濟態勢轉移,國際油價的上行動力已被消化。
由于沙特延長減產期限、俄羅斯削減出口,國際原油市場供應緊張的預期有所加劇,今年9 月以來國際油價持續上行至90 美元/桶以上。但隨著沙特亮明減產底牌,在后續需求進入季節性淡季的情況下,供需缺口已被市場計價,市場將注意力轉向宏觀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操作,恰逢美債收益率持續提高,多方因素共同導致月初油價大幅下跌。
從歐美來看,美國服務消費和產能投資較快增長,帶動就業擴張、收入增長,但美債收益率持續刷新多年新高,美聯儲持續鷹派態度,加劇了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而歐洲經濟正由外需拉動轉向內需拉動,德國等主要經濟體仍處于收縮狀態,制造業PMI 自1 月以來一路下滑,7 月份創造年內新低,8 月雖有反彈但仍低于榮枯線;服務業PMI 也觸頂回落延續跌勢。9 月開始,西方主要消費國駕駛季已經結束,夏季出行高峰結束疊加經濟恢復不及預期,需求總體出現下降。10 月4 日,EIA 公布數據顯示,即使美國平均汽油價格已從創紀錄的季節性高點回落,美國汽油需求仍降至1997 年來最低季節性水平,比去年同期低5%。雖然OPEC+堅持減產政策,需求季節性回落明顯仍將使市場供需缺口縮窄,預計OECD 商業原油庫存降庫速度有所放緩。
中國方面,經濟穩增長政策延續,投資增速回升,政策利好疊加假期因素,預期消費增速也將加快。總體來看,未來半年世界經濟仍將延續緩慢復蘇、弱勢修復的態勢,經濟復蘇內生動力不足,需求收縮壓力仍存,在季節性淡季到來之際宏觀或對油價形成壓力。

●近期諸多因素導致油價頻繁振蕩。 供圖/視覺中國
9 月5 日,沙特和俄羅斯分別決定延長100 萬桶/日的自愿減產和30 萬桶/日的出口削減計劃至12 月,較此前預計延長3 個月。同時,兩國宣布將每月評估全球市場情況,以決定后續產量政策。短期來看,OPEC+超預期減產的效果明顯,評估8 月原油市場供需缺口或達到220 萬桶/日,截至9 月初庫欣原油庫存已降至2023 年最低,延長減產后布倫特1—3 月、1—6 月月差分別抬升1 美元/桶和1.5 美元/桶,反映利好影響下看漲情緒加劇。中期來看,沙特已經亮出今年的減產底牌,不再通過每月初發布市場評價報告以保持市場的潛在情緒,市場關注的焦點或會有所轉移。同時,沙特減產后市場份額被其他國家占據,考慮到2024 年市場平衡,沙特今年繼續加深減產的可能性較低。
此外,即使OPEC+堅持減產保價策略,后續出口也將有所提高,原因有三。一是沙特、俄羅斯等國即將迎來煉廠檢修季,四季度煉能分別下降46 萬桶/日、20萬桶/日,OPEC+的石油出口很難保持7—8 月的低水平;二是阿拉伯半島的夏季結束,發電需求驟降,沙特發電原油消耗量將從7—8 月平均61 萬桶/日下降至10 月的僅39萬桶/日;三是長期關停井將改變油田儲層壓力,致使油井產能永久性衰減,因此沙特阿美對無限期削減供應持謹慎態度。在上述因素影響下,以及沙特完成減產目標的情況下,OPEC+出口也可能從低位回升。截至9 月第三周,沙特原油出口量已有反彈趨勢,預計后期回升趨勢延續,沖淡市場供應短缺緊張情緒。
9 月,俄羅斯配合沙特繼續延長出口削減計劃,同時宣布臨時限制柴油和汽油出口以穩定國內市場。從實際數據來看,盡管8 月俄油出口小幅下滑,但俄海運原油出口(不含CPC)觸底反彈至478 萬桶/日,環比增長約10 萬桶/日,其中,向印度出口增加20 萬桶/日,西方海運服務退出對俄油出口實際影響較小。9—10 月,俄羅斯煉廠檢修季、補貼收緊政策開啟,后續俄原油出口削減空間有限。
此外,俄羅斯加速推進北極航線全年通航,9 月已監測到兩艘俄羅斯油輪通過北極航線抵達中國,該航線的啟用將減少俄油海運成本、降低歐美制裁干擾。成品油方面來看,在國內庫存補充后,預計俄最晚于11 月末恢復成品油出口,短期或提高柴油裂解價差,對原油市場影響相對有限。
當前,OPEC+堅持減產保價政策不動搖,而美國頁巖油產量回升緩慢,壓裂車隊及鉆井數量均未及疫情前水平且維持低位,戰略原油儲備在去年的天量釋放后調控空間有限,美國通過自身力量填補市場供應能力不足。在加拿大、巴西等非OPEC+國家短期增產困難的情況下,釋放被制裁國產量部分回歸市場,成為美對抗油價上行的重要手段。
9 月3 日,伊朗表示已向美國發送“九月文件”伊核協議談判計劃,釋放了兩國間有望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和解的信號。目前,伊朗原油產量已恢復到五年前禁令生效以來的最高水平,8 月原油出口量也出現大幅反彈至149 萬桶/日。伊朗石油部長表示,預計10 月產量將提高至340 萬桶/日,年底產量或將增加至360 萬桶/日。短期看,因政治壓力原因,伊核協議在美國中期選舉之前難以達成,維持伊朗產量處于300 萬桶/日附近的判斷,出口將以上次伊核協議達成前的峰值150 萬桶/日為限。庫存水平下降疊加OPEC+持續減產,美國放松對伊朗的石油制裁以緩解供應側壓力,對油價上行有抑制作用。
8 月美國通脹反彈,核心通脹粘性較大。短期來看,美國能源價格不斷攀升推動8 月美國CPI 同比超預期上漲0.5 個百分點至3.7%;核心CPI 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至4.3%。長期來看,盡管近半年美國通脹增速大幅放緩,但核心通脹同比降幅相對較小,保持較大黏性,預示美聯儲對高通脹打壓的時間或進一步拉長。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呈現出較強韌性,勞動力市場接近充分就業狀態,失業率結束下降趨勢,偏強的經濟數據將支撐美聯儲優先考慮解決通脹上漲問題。
總體來看,OPEC+超預期延長減產計劃,供應側維持收緊態勢,但隨著出行旺季結束,需求出現季節性回落,供需缺口將有所收窄。且隨著沙特亮明減產底牌,市場的關注焦點將向美聯儲加息和宏觀經濟態勢轉移,驅動了國際油價的大幅下挫。但由于全球原油庫存維持降庫趨勢,月差仍處高位反映現貨市場緊張,在金融市場與宏觀層面未出現重大利空的情況下,預計油價仍將維持偏強震蕩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