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 晴 高 婷
江漢石油工程一體化開展重復壓裂增產技術研究和應用,助力頁巖氣老井重獲新生。

●技術的不斷突破,有力支撐了我國頁巖氣增儲上產。 供圖/李 晴
作為國內首個實現商業開發的大型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2013 年進入大規模商業開發階段,目前累計探明儲量6985.6 億立方米,投產氣井700 余口。部分井在早期壓裂工藝下,歷經穩產、間開和增壓間開多個階段,已進入低產期。
如何讓這些老井重生,煥發新生力?中國石化江漢石油工程井下測試公司圍繞涪陵頁巖氣田增儲上產,一體化開展重復壓裂增產技術研究和應用,經過兩年攻關實現了重建井筒重復壓裂技術自主化,使之成為涪陵頁巖氣田穩產開發的重要支撐。
頁巖氣像海綿里的水,需要用力擠壓,才能冒出來。這就需要在采氣過程中,通過壓裂工藝為油氣儲層造人工裂縫,打通頁巖氣開采通道。相當于在地底修建頁巖氣“村村通”工程,把分散在各處的細小裂縫連接起來,以便天然氣從裂縫中竄出來。
重建井筒重復壓裂,好比是舊屋改造。“對于油氣開采而言,就是在已射孔產出的原井筒中下入小尺寸套管,經過二次固井封堵原有油氣通道,然后在未改造的井段進行精準射孔分段壓裂,再次改造地層,達到激發老井潛力,促進老井重獲新生。”江漢石油工程井下測試公司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豆瑞杰解釋說。
把潛力變成實實在在的產量,重建井筒重復壓裂技術是關鍵技術之一。
2015 年開始,該技術在北美油氣現場率先應用,當時在中國屬于“卡脖子”技術。2020 年底,江漢石油工程率先與江漢油田、國外公司聯合在涪陵頁巖氣田開展技術論證與現場試驗,首口試驗井獲得18.38 萬立方米/天的高產工業氣流。
“重復壓裂改造和普通新井壓裂不同,重建井筒重復壓裂完全顛覆了以往的重復壓裂理念,在國內從沒有實施過,無任何經驗可以參考借鑒,施工難點很多。我們反復論證方案、驗證方案成功實施的可行性,還開展了很多次先導試驗。”豆瑞杰回憶道。
重復壓裂試驗井的成功,開創了國內頁巖氣開發技術先河,明確了頁巖氣水平井原段簇間剩余潛力是提高氣田采收率的有效途徑。但是,由于工藝技術復雜、關鍵工具國內空白等問題,重建井筒重復壓裂工藝施工費用高、周期長,急需開展自主攻關打通技術應用“最后一公里”。其中一個難點是重建井筒,相當于重新建設地下頁巖氣逸出的高速公路。
2021 年,井下測試公司成立由主要負責人牽頭的“頁巖氣重建井筒重復壓裂創新團隊”,與江漢油田合作建立多專業國產化工具材料攻關小組,推進重建井筒重復壓裂關鍵技術國產化。
立足涪陵頁巖氣田地質條件、水平井井筒特點、剩余儲量分布規律,通過系統分析、重新認識,江漢重建井筒的套管尺寸和管柱丟手方式選擇了與北美不同的方向,最終形成了以動用簇間剩余儲量為核心的重復壓裂工藝優化設計技術。
重復壓裂干得成的關鍵,重點是要確保井筒重建成功。
套中固套是在5.5 寸的原井筒內下入3.5 寸重建井的井筒套。套管間隙小,扶正器是其中的一項關鍵裝置。相當于在小套管上安裝可移動的方向盤,始終保持小套管在下入長達4000 米的重建地下頁巖氣高速公路井筒過程中能夠居中同軸。就好比導彈陀螺儀,在實戰中始終制導,確保基本方位不動,最終擊中目標。在外形上,它相當于給套管安裝了一對小翅膀,減少與井壁之間的摩擦。
“現有扶正器主要靠機械支撐,套管下入階段摩阻大、遇阻風險高,均不具備套中固套小間隙作業中小套管居中度高、摩阻系數小的技術需求。”江漢石油工程試油測試首席專家兼井下測試公司經理袁發勇說。
為此,井下測試公司成立了“直翼式樹脂套管扶正器及其制作工藝”科研攻關組,研究解決了重建井筒重復壓裂施工中現有套管扶正器的技術缺陷,提供了一種粘貼穩定性好、居中度高、摩阻低、射孔彈穿透性好的直翼式樹脂套管扶正器及其安裝方法,為延長頁巖氣井生命周期、有效提高氣藏采收率提供了保障。
2022 年5 月20 日,《直翼式樹脂套管扶正器及其安裝方法》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全面實現重建井筒壓裂工藝自主化、9 項關鍵技術8 項關鍵工具及材料國產化,井下測試公司取得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保護。目前,該公司已逐步完成了所有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具備了自主化、創新性的重復壓裂一體化服務能力。
2022 年12 月9 日,我國首口采用全自主化工藝技術和工具材料的重建井筒重復壓裂氣井——焦頁5-1HF 井成功實現國產化應用,試獲14.2 萬立方米/天高產工業氣流,測試產量恢復到初次壓裂的75.1%,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這標志著我國在重建井筒重復壓裂領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國內頁巖氣田老區開發增儲上產提供了有效借鑒,井下測試公司也成為國內唯一擁有該技術的公司。
今年7 月19 日,重建井筒重復壓裂施工的第二口井——焦頁21-3HF 井圓滿完成施工,試獲11.28 萬立方米/天的高產工業氣流。
同月,第三口井——焦頁29-1HF 井各項指標一次成功率100%,施工周期從32 天縮短至20 天,工程提速達37.5%,為頁巖氣套中固套重建井筒技術全國產化提速提效做出了重要貢獻,標志著全國產化重建井筒重復壓裂技術更加成熟。
“我們將深入總結重建井筒重復壓裂工藝技術成果,不斷推進基礎理論、關鍵技術研究,助力重復壓裂機理、技術、產品全系列自主化,實現產量、效益同步提升。”袁發勇說。
未來,面對復雜的勘探開發技術需求,井下測試公司將以打造技術先導型企業為目標,大力實施“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戰略,加快推進重建井筒重復壓裂關鍵技術國產化進程和規模化應用,為國內頁巖氣田老區開發增儲上產提供強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