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莊海艷

六年級(8)班的班主任李老師邀請我參加他們班的畢業會,這個班我曾經教過三年,與孩子們之間的感情很深。教室里掛滿了氣球,桌子上擺滿了留言冊,黑板上寫滿了祝福。我看著孩子們滿是朝氣的臉,笑盈盈的,似一朵朵盛開的鮮花。
“孩子們,很感恩我們曾經擁有的美好歲月,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在操場上奔跑,一起去看花開花落……”我回憶起與孩子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不由感嘆美好的時光真是易逝。孩子們一個個走上講臺與我擁抱、道別。舒緩的音樂,溫柔的話語,熟悉的面孔,一雙雙清澈的眼睛里蕩漾著興奮、依戀與不舍。
他,緩緩向我走來。我不由走上去,張開雙臂,他亦如小鳥般張開翅膀,投入我的懷抱。
他是小睿,兩年前,父親因病去世。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原本幸福快樂的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淵。哥哥被迫中斷在國外深造的學業,回來挑起家庭重擔;母親精神幾近崩潰,終日以淚洗面;小睿把自己關在房間,不與人講話。后來,他再上學時,一直沉默寡言。
那天放學,天很冷,送走了其他同學,我拉著他一起在校園散步。
夕陽的余暉將我們的身影拉得很長,我們沒有說話,四周很靜,只有腳踩著一些殘枝落葉發出的沙沙聲。教學樓北側,一枝蠟梅從墻壁與石塊的夾縫里伸出來,幾個小花苞傲立在枝頭,晶瑩透亮,香氣清幽。
“老師,這枝梅花好特別啊。”小睿看到了這枝梅花。
“是啊,它的枝條雖長在縫隙中,卻不曾放棄夢想,保持向上生長的力量,努力向陽,吐露芬芳。”
小睿伸出手,輕輕撫摸著粗糙遒勁的枝干。
那段時間,我每天關注小睿,放學找他散步談心,陪他寫作業,一起閱讀。我也多次與他媽媽當面交流,突然的打擊讓這位母親蒼老了許多,但并沒有擊垮她堅強的心:“我們不需要同情與憐憫,但是我們很感激別人的關懷與鼓勵。老師,謝謝您對小睿的關愛。”
小睿媽媽講起了課外繪畫課上發生的事。繪畫老師是一位年輕的男老師,聽說小睿家發生了變故,就在發顏料盒時對全班同學說:“小睿爸爸去世了,我們免了他的顏料費,大家同意吧?”當時小睿就把顏料盒摔在地上,沖出教室。
我摸摸孩子的頭,看著他的眼睛,安慰他:“繪畫老師一定出于善意,想關心幫助你。只是他的方式過于直接,讓你不舒服了。是嗎?”孩子的淚珠直掉,我輕輕抱抱他:“孩子,記得老師對你說過的,假如生活以痛吻你,請報之以歌。世界上依然有很多關心你、愛護你的人。”
我借給他一本加拿大作家露西的《綠山墻的安妮》。讀完還給我時,他在里面夾了一張小紙條:“老師,謝謝您讓我認識了一個樂觀向上、感情充沛、富有想象力的安妮。我要向安妮學習,學會堅強,懂得感恩。”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不但把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還幫助母親打理小賣鋪,特別能干。
有一次,他留下補課,結束后時間有點晚,我們就一起去吃薺菜粥。小睿對我說:“老師,一開始吃野菜有點苦,再細嘗還挺香的。”少年的臉上寫著真誠,目光中透著堅毅。是啊,誰說不是呢,苦樂酸甜,人生百味,小男孩在慢慢長大。我對他笑了笑,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親愛的孩子,今天你小學畢業了,如一只雛鷹,即將展翅翱翔,希望你永遠滿懷豪情,無畏風雨,書寫自己的燦爛華章。
“老師……”小睿哽咽著。
“不哭,不哭,你是男子漢哦。”我擁他入懷,淚如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