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是東盟與中國等國家共同達成的制度性開放重要成果,其框架下涉農規則主要包括貿易享惠規則、貿易便利化規則和市場準入規則。這些涉農規則對河南農產品外貿結構、農產品競爭力、農業服務貿易、涉農對外投資及農產品物流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未來,河南應從農業產業鏈、優勢產業、平臺載體、物流樞紐、宣傳培訓等方面著手,加快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涉農領域雙向投資合作,培育壯大平臺載體和經營主體,完善農業物流保障體系,助力企業把握機遇。
關鍵詞:RCEP;農業;對外開放;河南
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聚焦投資、貿易、金融、創新等重點領域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是當前我國發展的一項重點任務。當前,河南對外開放的領域、層次和范圍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尋找新突破口,拓展開放新空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是東盟十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共同達成的制度型開放重要成果,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成員構成最多元的經貿協定。2023年6月2日,RCEP全面生效,邁入全面實施新階段。RCEP區域也是全球主要的農業生產地和世界最大的農產品貿易市場,其農業規則對各國農業發展及全球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產生重要影響。河南是我國農業大省和農產品加工業大省,有多個品種農產品的產量及農產品加工業規模居全國前列,但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河南農產品貿易規模全國占比(1.3%)明顯低于廣東(14.8%)、山東(13.3%)、福建(9.0%)、浙江(8.1%)、江蘇(3.6%)等省份,農業開放發展水平不高。搶抓RCEP機遇,適應RCEP規則,加快推動農業開放發展,對于提升河南對外開放能級,助力河南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一、RCEP規則中涉及農業的主要內容
(一)貿易享惠規則
一是各成員國承諾在協議生效后立即或在10年內實現90%以上貨物零關稅。其中,我國對其他成員國農產品承諾零關稅比重在86.6%~92.8%;老撾、緬甸、日本、韓國承諾對我國農產品零關稅比重在57.8%~65.0%;其他成員國對我國承諾農產品零關稅比重在81.0%~100%。二是明確了成員國之間關于貿易出口補貼的限制與取消政策。其中我國承諾取消對農產品出口補貼。三是對原產地認證采用RCEP區域累積的原則,即在各個成員國內采購的原材料加工的產品,凡符合“三種條件”的,在所有成員國內都視為具有原產地價值并累積享受更多關稅優惠政策。
(二)貿易便利化規則
一是進一步簡化通關程序,允許出口商自行出具原產地證明,對于運輸過程中的檢驗、處理、預裁定等管理流程進行了優化。二是壓縮通關時間,要求成員國對于其他成員國的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盡可能壓縮至48小時內,其中對于快運、易腐等貨物的通關時間壓縮至6小時內。三是在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方面提高了等效性磋商、緊急措施、透明度方面要求,并首次對動植物審核、認證明確提出遵循統一化、標準化規則。四是針對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提出了比WTO相關條款更明確的要求,鼓勵各方在遵守標準化程序條件下交流合作。
(三)市場準入規則
一是采用負面清單方式對涉農行業投資作出較高水平開放承諾。比如,泰國取消了對水稻種植、食用牲畜飼養及部分農產品加工制造等領域的外資準入限定;對于外資開展水產品、植物油、奶制品加工等領域,越南不再要求必須使用越南本國原材料;馬來西亞放寬了獸醫服務外資準入限制;印尼開放了與農林牧漁業相關的服務業,等等。二是在服務業投資貿易方面,日本、韓國、新加坡、新西蘭、澳大利亞等RCEP區域中的經濟發達國家采用負面清單制度,其他成員國在RCEP生效后6年內必須全面采用負面清單制度。三是在人員流動方面,對于RCEP各成員國的各類符合條件的商業人員及其隨行人員給予入境許可、居留期限、簽證等方面的更多便利以便于其開展各類投資貿易活動。
二、RCEP規則對河南農業開放發展的影響
(一)有利于改善農產品外貿結構,但或削弱部分農產品競爭力
首先,農產品較強的互補性以及關稅、補貼等貿易壁壘的減少,有利于提升河南蔬菜及食用菌、肉類、干鮮瓜果及堅果、茶葉、部分糧食及蔬菜種子等優勢特色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競爭力及出口規模,同時促進其他成員國的優質大米、咖啡、熱帶水果、水產品等調劑性、緊缺型農產品的進口,從而豐富省內消費市場。其次,出口補貼的取消將推動東南亞的高端果蔬,日本、韓國的農產品深加工及休閑食品,新西蘭、澳大利亞的肉奶制品等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進入國內市場。疊加農業用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持續上漲等因素影響,河南果蔬、肉奶制品及食品農產品加工業將面臨更明顯沖擊,在國際國內市場的成本優勢將有所減弱。最后,RCEP較之WTO在減少技術貿易壁壘限制上仍沒有太多實質性突破,一些成員國可能會利用知識產權、動植物檢驗檢疫、綠色標準等方面措施來規避開放對本國農業的沖擊風險。
(二)有利于發展農業服務貿易,推動農技、農機、農民“走出去”
河南在小麥、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等主要農作物的種植及育種實用技術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在拖拉機、栽播機械、植保機械、收獲機械等農機裝備領域具有龍頭及細分賽道優勢,“十三五”末的農機從業人員規模、農機專業合作社規模分別位居全國第一、第三。但同時,河南是我國4個一產從業人數超千萬的省份之一,僅次于四川、山東、云南,但農用地規模僅為四川、云南的1/3左右,人均耕地面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隨著RCEP框架下農業服務市場準入政策的放寬,河南可以瞄準其他成員國尤其是東南亞國家龐大市場需求,推動優勢農業技術和農民“走出去”,構建多主體、全流程、多樣化的農業服務體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多地少”、農業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不足的困境。
(三)有利于促進農業雙向投資合作,但將面臨技術封鎖的更多阻力
一方面,RCEP規則下投資領域市場準入的放寬,有利于推動河南優化涉農行業雙向投資合作,特別是擴大在經濟作物種植、牲畜養殖及肉類加工、食用菌及調味品等農副食品加工、速凍食品等優勢領域對外投資,推動河南農機裝備、種業等走出去,更好融入國際農業產業鏈。另一方面,農業將面臨更加國際化、更具競爭性的發展環境。河南農業技術水平,特別是基因育種、農機高端化智能化等方面技術水平與日本、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相比差距明顯;這些國家可以憑借更先進的農業技術和更成熟的資本進入河南農業市場,從而沖擊河南既有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四)有利于更好融入農產品供應鏈,但對物流整體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河南是東盟進口水果在我國最大的終端市場和集散地。RCEP貿易享惠、便利化規則的實施有利于果蔬和肉蛋奶制品等跨境生鮮產品的快速通關,推動河南更好融入農產品國際貿易網絡和供應鏈體系。然而,跨境農產品尤其是生鮮產品的供應鏈涉及采購、加工、倉儲、配送等諸多環節,對冷鏈物流服務能力要求較高。當前,河南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能力整體較弱,區域間、企業間協作能力不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生鮮類冷鏈流通率、農產品損耗率與先進地區水平相比存在差距。未來,急需提升河南跨境生鮮供應全鏈條的整體服務能力。
三、借力RCEP推動河南農業開放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瞄準農業全產業鏈,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
主動對接RCEP農業規則,大力培育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農業研發、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全鏈條有效銜接、協同發展。應以中原農谷建設為契機,完善農業科技研發體系,加強在生物育種、農地提升、智慧農業、農機設備等關鍵領域的研發與應用。以全程質量控制為核心,以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集約化為方向,大力發展現代生態有機農業,提升農業綠色科技含量。依托農產品加工業優勢,面向RCEP區域加快調整食品加工產業布局,擴大中間品生產和農產品精深加工,開發高端農副加工產品、休閑方便食品、預制菜大單品等,推動農產品加工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延伸。加強農業品牌精品培育,打造“豫農優品”等出口區域公用品牌,利用進博會、消博會、東博會等活動及境外農產品展示中心、“海外倉”等平臺開展海外營銷,深耕RCEP市場。
(二)聚焦優勢重點領域,加強涉農領域雙向交流合作
充分利用RCEP關于農業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的規則,加強與日本、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在制種育種、高端農機、數字農業、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合作,向東盟國家開展實用技術及設備的推廣應用,精準引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優質農業項目,開辟農業技術及農機裝備培訓、維護等領域跨境農業服務貿易新賽道。積極培育一批新型技能型職業農民,在合資企業框架下面向RCEP區域內土地密集型農業國家進行農業勞務輸出。依托收獲機械、動力機械等農機裝備產業優勢,推動河南農機裝備“出海”,同時借力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提升河南高端農機裝備研發生產應用水平,打造全國重要的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出口基地。
(三)強化示范帶動作用,培育壯大平臺載體和經營主體
依托思念、三利、華英、鴻豐等重點企業,培育壯大農業國際貿易經營主體,指導更多涉農出口企業獲得GAP、GMP、AEO等國際認證,同時,積極引導先正達集團、中農發種業、心連心集團等農業龍頭企業在RCEP區域內開展上下游產業鏈投資布局,建設高標準農業對外合作園區。最大限度用好RCEP投資開放措施,聚焦小麥、畜產品、食用蔬菜等特色優勢產業領域建設一批國際標準農業示范基地,推動更多公司和平臺申建國家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推動出口農產品實現國際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依托空陸網海“絲綢之路”和自貿區、保稅區、綜試區等國家戰略平臺疊加優勢,聯動園區、基地及其他平臺創建面向RCEP的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聚焦政策創設、制度創新等開展先行先試,在國際高標準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方面探索差異化改革創新。
(四)依托物流樞紐優勢,完善農業物流保障體系
依托“空鐵公海”多式聯運優勢,借鑒“鄭州—盧森堡”戰略合作模式,尋找河南與RCEP國家合作的戰略支點,織密面向RCEP國家的國際客貨運航線和中歐班列通道,擴大中轉集結規模,打造我國面向RCEP區域的國際農業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培育壯大冷鏈物流企業集群,完善區域分撥、冷鏈倉儲、冷藏交易、供應鏈服務、城市配送等物流基礎設施,營造“冷鏈物流+”新場景、新生態,打造國際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細化RCEP技術性貿易措施咨詢服務,強化鄭州海關技術中心實驗室等機構的專業檢測服務能力,拓展與RCEP國家檢驗結果互認的農產品及加工品品類范圍,提升農產品通關便利化水平。
(五)加強RCEP農業規則宣傳培訓,幫助企業把握機會
圍繞貿易政策、市場需求、消費潛力等方面多維度解讀RCEP協定條文中關于涉農相關規則,對RCEP影響河南農業發展開展研究、評估并制訂合理預案,再以“菜單”的形式梳理RCEP涉農紅利清單,為農業企業提供更加詳盡便利的信息服務。聚焦RCEP農業規則特別是其中的便利化、享惠規則等,對涉農企業尤其是農業出口企業、涉農中小微企業開展全方位宣傳和培訓,幫助其更加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更多的規則紅利。依托RCEP企業服務中心設立RCEP農產品政策專窗,打造“一站式”農產品貿易投資服務平臺,為農業企業提供法律、通關、稅務、金融等方面的專業服務。組織企業參加國際國內各種涉農展覽展會活動,在展會平臺積極開展地區品牌推介及洽談對接,協助企業維護市場渠道,引導企業用好線上線下平臺開拓國內外市場。
參考文獻:
[1]商務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協定文本[EB/OL].http://fta.mofcom.gov.cn/rcep/rcep_new.shtml,2023-07-23.
[2]高貴現,郭玲霞.RCEP經貿規則的突破及其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影響[J].商業經濟,2022(7):5-7+14.
[3]儲霞玲,鄭林秀,葉高松,等.廣東農業對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思考[J].廣東經濟,2023(2):34-41.
[4]喬翠霞,王瀟成,寧靜波.RCEP框架下的農業規則:機遇與挑戰[J].學習與探索,2021(9):98-106.
[5]劉益星,姬孟丹.RCEP視角下河北省農產品貿易的機遇、挑戰和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實務,2023(3):92-96.
[責任編輯:王 麗]
基金項目: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重大項目(23A02);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基本科研費一般項目(23E36)
作者簡介:易雪琴(1981—),女,湖南岳陽人,副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區域與城市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