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文學院藝術設計系副教授/ 齊海濤 南開大學文學院藝術設計系碩士研究生/ 鄭卓涵
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精神是東方美學思想的核心所在。寫意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一定意義上,它以媒介方式存在,鏈接著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與造物表達的外在形式,并滲透到傳統藝術、哲學、園林的各個方面。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針對現代環境設計的趨同性問題,我們更應將中國畫的寫意精神進行設計轉譯與跨界傳承,以立體化的表達形式融入現代景觀設計之中,探尋傳統文化內涵在現代設計語境下的表達方式,彰顯中國設計的東方美學精神與文脈特質。
寫意精神源自中國傳統繪畫。中國傳統繪畫在世界繪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它與西方繪畫在媒介載體、畫面內容抑或是理念、技法上均有較大的差異。受到中國傳統哲學及儒、道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畫家在創作時也會將這種文化精神注入創作中,使中國傳統繪畫更加注重情感的表現和意境的營造,形成獨特的寫意之美。
寫意中的“意”指的是意境,寫意精神的內涵在于“意”,這種“意”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精神。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寫意不僅描繪了物象的形態,更融入了作者對客觀事物的精神感悟與體會,極富哲學與美學的意蘊,是作者情感的宣泄與表達,“直抒胸臆”“意在筆先”“畫盡意在”等詞語充分表現出“意”在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眼中的重要性。
區別于西方側重理性、寫實的藝術表達與思維方式,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與藝術精神注重含蓄之美與天人合一,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精神不僅是一種語義形式,更是東方美學的獨特表現與呈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中國傳統繪畫所追求的寫意精神逐漸演變為一種特有的文化存在,摒棄對現實物象的模仿再現,更側重于在藝術表達中融合個人的體悟與感受。寫意在一定意義上是以媒介方式存在,鏈接著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與造物表達的外在形式,可以說寫意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征,它不僅深刻影響著中國的藝術、哲學與文化,更在古典園林中以立體化的表達形式予以呈現,并逐漸滲透到現代設計中,寫意精神對于當下的中國設計更具文脈傳承與特色彰顯的重要意義。
中國造園藝術歷史悠久, 源遠流長。從苑囿發展至今,歷經千年積淀,形成了極具東方審美特質的園林景觀形態,在世界園林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山水營造、亭臺置景與傳統山水畫可謂一脈相承,都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與藝術寫意精神的淋漓展現。山水畫中,老莊哲學所崇尚的自然山水觀、佛學的禪宗思想、“歸隱”的田園思想等,都對中國園林的營造影響頗深。中國古典園林尤其是江南私家園林,利用立體化的寫意手法體現傳統文人的藝術思想與情感精神。如蘇州的拙政園,水系連通,山勢環抱,園中的山、水元素極具意境之美,將中國畫的寫意精神進行了立體化的呈現。拙政園里的綴云峰,以元末趙松雪的山水畫作為范本,把中國畫的意境之美用假山石作為媒材進行再現表達;園內位于倚玉軒西南的廊橋——小飛虹,造型優美,曲線柔和,宛若飛虹映臥池面,形成一種如繪畫般優美的意境,是中國畫寫意手法的立體化實景呈現。
古典園林也被稱為“流動的詩”“立體的畫”。從古典園林的規劃營造,到園林中的各式景觀節點,均滲透著寫意美學的內涵,使中國畫寫意精神從二維的繪畫紙面塑造成實體的物象存在,這是中國畫寫意精神通過傳統園林語言的立體化呈現,對現代景觀設計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我國近代城市園林綠化設計源于傳統古典園林,是造園藝術和美學思想在城市中的呈現。自20世紀90年代起,受西方景觀設計學的影響,我國的現代城市景觀設計迅速發展,但也存在著對于西方現代景觀理論與形式的照搬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景觀設計對于中國傳統文脈傳承的缺失。基于此,如何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彰顯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特色,如何將中國傳統美學思想與現代景觀設計手法相結合是當下設計師要關注的重要問題。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精神深刻影響著傳統園林的造園思想,更對現代景觀設計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無論是整體空間的布局規劃,還是局部的理水置景,在實現其功能的同時更應融入傳統文脈與人文意境之美,賦予現代景觀環境以溫度和靈魂。

圖1 『融創·九里桃源』項目

圖2 『漂浮的山水』
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精神是水墨在宣紙媒材上的平面化表達。將中國畫寫意精神融入現代景觀設計,則需要在現代設計語境下,以現代構成語言、新材料與技術形式作為媒介進行創新設計,營造寫意意境的立體化呈現,彰顯中國現代景觀的文脈精神與東方美學特征。
(1)現代構成元素構建的景觀立體化寫意精神
區別于古典園林對于自然山水的描摹與再現,現代景觀設計以抽象的幾何形構成元素作為主要的設計語言塑造場域的功能與形態肌理。點、線、面、體等構成元素是現代景觀設計的主要表達語言,也構建出了符合現代審美特征和功能需求的環境空間。但與此同時,東方的美學思想特別是源于中國傳統繪畫的意境之美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現代景觀設計的審美取向,并滲透到環境設計尤其是新中式景觀的各個方面,用現代構成元素和抽象化表達手法構建著景觀設計的立體化寫意精神。
“融創?九里桃源”項目位于南通市港閘區,項目外側有濕地公園環抱,內有中式古典別墅相依,如何交融場地的東方意境與自然特征,是項目景觀設計的核心要點與特質所在。由此,景觀設計以寫意山水畫為源,借水之靈、山之形,用概括抽象的現代構成元素描摹傳統畫卷山水林橋的意境之美,在水霧、光影的烘托中形成了現代設計語境下立體的寫意山水畫卷(圖1),充分展現了場域的精神特質與傳統水墨氣韻之美。
(2)現代材料媒材構建的景觀立體化寫意精神
材料作為媒介,是現代景觀的重要設計語言和表達方式,也是空間意境之美的重要載體。現代設計語境下,新材料與新工藝的加持,使現代材料媒材以創新的形式構建著景觀立體化寫意精神,賦予現代景觀東方意境之美。
“漂浮的山水”是廣州綠城“美的?曉風印月”住區項目的主題公共藝術,作品將傳統山水寫意之境凝固于現代媒材之中(圖2)。這座現代景觀藝術將漸變處理的122片玻璃鑲嵌于石材之上,通過玻璃的通透質感與錯落的光影效果描繪出群山連綿的寫意水墨長卷,多視角動態呈現出不一樣的“嶺南山水”?,F代媒材以多元構建形式展現出禪靜、悠遠的傳統繪畫意蘊,凝聚著靈動自然、淡雅閑定的東方精神境界,以立體化的形式彰顯著現代景觀的寫意美學。
(3)現代光影語言構建的景觀立體化寫意精神
光影是現代設計的重要表達語言,也是景觀設計意境呈現的重要方式。“石庭幻影”位于上海市古北新區的“融”餐廳,夕陽下的竹林倒影灑落在磨砂質感的亞克力透光板“畫布”上,竹林隱匿其后,竹影繪于空間之中。巧妙的景觀設計使光與影猶如畫筆一樣在透光板上呈現水墨意境的畫卷,隨著樹枝搖曳,動態構建著景觀的寫意之美。中國畫的寫意精神通過光影語言在景觀設計中予以立體化、動態化的表達與呈現,賦予了環境空間虛靜、清雅之意。
燦爛而厚重的文化底蘊是現代設計創意的不竭之源,也是景觀設計的重要內涵所在。寫意精神作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精髓,其創作理念與審美思想具有強烈的東方文脈特質與傳統文化氣韻,滲透哲學、藝術、園林、景觀的各個方面。當下,在現代景觀設計語境中,利用不同的材質媒介與構成手法將繪畫寫意之美以立體化的形態予以呈現,用現代材料與技術形式傳遞東方藝術氣韻生動之意,打造有情感的深度設計,彰顯現代景觀的東方美學精神與文脈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