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如何推進石油和化學工業高質量發展,這是當前擺在我國全體化工人面前的頭等大事。2022 年10 月16 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十四五”期間,是我國石油和化工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實現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要以石化企業為基礎,延伸擴張化工產品鏈,并不斷做實做強,通過產品鏈的延伸和拓展,使企業產品種類更加豐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實踐來看,單一產品的企業往往很難實現持續盈利和發展壯大。比如有些合成氨企業,由于過于依賴尿素生產,最多再出售些液氨或者再搞點聯醇,產品線過于單一,利潤微薄,只能是勉強維持經營而已;又如氯堿企業,如果僅依靠生產銷售液堿、液氯和氫氣,也只能是解決基本生存問題。只能通過產業鏈的延伸,讓企業形成內部小循環,一個園區形成中循環,一個區域形成大循環,石化產業才能有效地擺脫市場競爭無序和需求疲軟帶來的障礙。
要堅決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靈活運用政策手段和市場手段,倒逼那些缺乏競爭力的長期依靠政府補貼過日子的落后企業盡快退出市場。工藝技術落后,必然會帶來產品質量不穩定、環境治理難度加大和費用提升等一系列問題,最終導致產品綜合成本高企,難以與技術先進的企業競爭,使企業處于虧損邊緣而無力自拔。這樣的企業越早退出,越是有利于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行業高質量發展,一定要實行優勝劣汰,將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發展方式,轉變為低投入、低排放、高效率和綠色發展方式,這是我們化工人持之以恒的追求目標。
每年我國仍需耗資1 000 多億美元進口大量精細化學品、各類專用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等。其實,這些進口產品中的絕大部分,國內也能生產,只是質量檔次還達不到應用要求。有些精細化學品與進口產品的質量指標僅差零點幾個百分點;有些化工新材料、工程材料的自主研發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但還存在質量不夠穩定、相對分子質量分布控制手段缺乏等關鍵性技術難題。這些難題亟待破解,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盡快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目前長三角一帶的專業化工園區都已經進行了認定,這將是浙江省化工行業下一步高質量發展和打造石化強省、強市的重中之重。在園區發展中,我們要牢牢把握好以下幾點關鍵:明確發展定位,把握招商項目,把好入園項目關,做好入園項目建設服務。只有這樣,園區經過5 年、10 年的發展,才能逐步形成主導產業明顯、主體產業鏈清晰、龍頭企業引領、循環經濟作用基本實現的高質量的石化園區。
鼓勵企業由單一資本運作的傳統管理型企業向符合長遠發展需求的現代型化工企業轉型。
雖然可以多個方面衡量一家企業是否優秀,但企業銷售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人均銷售收入、人均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科研經費投入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指標。應著重從上述方面判斷企業的基本狀況,找出不足,力爭上游,方能勇立潮頭,創建百年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