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祠,雷久淮,王 微,姚 島
(廣東省科學院電子電器研究所,廣東 廣州)
目前音頻功率放大器的應用已經從原來的模擬線性功放A 類,B 類,AB 類結構轉向D 類音頻放大器并廣泛普及應用,在眾多領域已經取代線性功放;D類音頻放大器也稱數字功放或D 類音頻功放,D 類音頻功放在效率和功耗上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特別是在尺寸、電路和結構,以及工程設計應用和生產方面。本文通過對一種圖騰柱功率放大電路和結構研究,及其應用到D 類音頻功放[1],經結構優化減少電路PCB 尺寸及縮小散熱器體積,通過模塊化設計思路[2],實現D 類音頻功放使用場景中的靈活擴展和組合應用。
目前D 類音頻功放電路主要有半橋式和全橋式結構,輸出類型有互補型和圖騰柱型。互補結構允許單端輸入,但是卻存在較大缺陷,上下管可能會同時導通。圖騰柱結構采用雙驅動輸出,可設置死區時間,避免了上下管的同時導通。圖騰柱電路結構常應用于D 類音頻功放,其失真度隨著采樣頻率的提高,現在的D 類音頻功放已經可以達到線性功放的失真度水平[3-4],其他關鍵指標:效率和電磁兼容,而電磁兼容等問題還是主要面臨的問題,電路工作時功率管的開通、關閉和導通都會消耗功率,隨著功率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功率管的導通電阻已經降低到毫歐級別,而功率管的開啟和關閉是主要功耗來源[5-6]。通過電路和結構的研究,設計電路選擇合適的工作點可以讓D類音頻功放保持最佳的工作效率,同時失真度基本不影響,還可以改善電磁兼容EMI 性能[7-8]。
結合圖騰柱結構,進行D 類音頻功放的效率分析,如圖1 所示。通常圖騰柱電路器件和輸出結構器件設計決定著整個電路的效率。


圖1 半橋圖騰柱結構

其中T 為采樣信號周期,當線性負載時有I=IL。

根據公式(6),預設功率管的開啟和關閉過程時間固定,得到采樣頻率與電路效率的關系曲線。在D類放大電路中,采樣頻率越高,電路的效率會降低。
而根據公式t=N/fs,fs 為采樣頻率,在1 kHz 正弦波中,采樣率越高說明采樣的點越多,波形越接近于真實波形,波形的線性失真越小。
因此在高效率與低失真之間只能折中,而實際中線性失真對于人耳的聽覺分辨其實影響還不是關鍵的,總諧波失真在1%以下,一般耳朵分辨不出來。因此在設計中更加著重考慮電路效率和電磁兼容的問題。看似只是兩個問題其實還會影響到散熱、結構、電路布局、布板和外形等。
根據研究內容設計電路的參數如表1 所示。

表1 電路設計參數
1.2.1 原理圖分析
采用圖騰柱結構的D 類音頻功放,主電路結構如圖2 所示,采取高低側獨立驅動輸出,高壓側驅動供電采用電容升壓電路可以減少電路器件[3]。直流偏壓反饋采樣控制零點電壓動態平衡,輸入設計RC 帶通濾波電路,輸出電感采用扁平貼片功率電感,能夠減少漏磁,改善電磁兼容EMI 特性,電感直流電阻在幾十毫歐,基本不影響音頻輸出;濾波電容使用材質X7R 高頻特性較好的MLCC 封裝電容。電路中與電磁兼容EMI 關聯的主要元件關鍵參數如表2 所示。

表2 效率測試數據

圖2 D 類音頻功率放大器主電路結構
與電磁兼容EMI 相關的除了元器件,電路布線也是其關鍵,如圖2 電路中兩個功率回路對電磁兼容EMI 高頻影響比較重要,實際布線電路的環面積和濾波回路對電磁兼容特性有重要影響,要求環路面積盡量小,高頻回路阻抗盡量低。
電路的電磁兼容特性仿真分析,根據圖2 所示電路進行仿真,仿真波形采集濾波電感的濾波前信號EMIH 和濾波電感的濾波后信號EMIL,對信號EMIH和信號EMIL 進行頻域分析,得到如圖3 所示的頻譜,從頻譜圖中可以看到,沒有濾波的信號EMIH 含有豐富的高頻分量頻譜,而且幅度值都大于10 000 uV,即大于80 dBuV,如果沒有濾波電路,直接經后級引線輸出會造成嚴重的EMI 輻射騷擾,而不能滿足國家標準中電磁兼容的要求。經過濾波后的信號EMIL,其頻譜曲線幾乎沒有高頻分量,其值已經低于標準要求的限制值,符合標準要求。

圖3 信號EMIH 和信號EMIL 的仿真頻譜對比
1.2.2 電路板圖設計
根據表1 和圖2 研究內容分析,設計電路印制版圖,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電路性能和散熱性能,具體考慮因素主要包括:布局、布線、安裝結構、電磁兼容、散熱、電氣安全等。
如圖4 所示,是設計好的電路布局布線結構圖,圖中PCB 板中是高頻信號經電感的走向,由圖中分析可知,為電感濾波提供了很好的高頻回路,主要特點:環路面積小,濾波單元靠近高頻發射端,因此能有效降低電路的電磁兼容EMI。

圖4 PCB 板電磁兼容高頻信號分析
功率管的散熱通過貼裝到平面散熱器,能有效增大散熱面積而體積增加很少,整體電路和結構簡潔清晰,有利于工程化應用。
電路圖布線制板的實物尺寸80 mm×42 mm×20 mm,主要包括:主電路板結構,散熱器結構,各功能接口。進行實驗與測試條件:輸入信號是1 kHz500 mVpp 正弦波,負載是4 Ω 線性電阻,負載輸出線纜長度1 m。
實驗與測試進行了效率測試,電磁兼容測試和電路放大波形分析,對測試結果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得出結論。
效率測試條件和結果如表2 所示。
從測試數據看,測試電路的效率結果與設計基本一致,符合設計要求。
額定功率下電磁兼容測試輻射騷擾測試結果如表3 所示。在測試天線水平和垂直兩個極化方向下,測試結果符合標準限值要求,低于限值6 dB 以上。

表3 電磁兼容測試輻射騷擾測試結果
對D 類音頻功放實物模型測量其信號放大后的波形,經電路放大后信號的波形比較平滑,沒有過充振鈴;如果放大信號中出現振鈴現象,振鈴現象對電磁兼容EMI 影響比較大,振鈴波形中含有比較豐富的高頻分量,經輸出線纜向外輻射,此時再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電磁兼容EMI 問題比較困難,可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比較有限,而且常常很被動效果不佳。
經過實驗和測試,此D 類音頻功放實物模型對所研究的電路和結構均已得到驗證,測試數據與理論研究結論相符,驗證了電路和結構的可行性。
限于研究時間,只進行了特定功率范圍內圖騰柱結構電路的效率、實際電路結構設計和電磁兼容等方面的研究。通過對圖騰柱結構的D 類音頻功放電路和結構的研究,經過理論分析,電路設計,實驗環節,實驗數據與理論研究相互驗證。著重對電路的效率、電路性能、電磁兼容性進行了優化,特別是在電磁兼容的EMI 特性優化設計進行了電路板優化設計,避免了產品在出現不合格時通過外部增加器件進行整改,影響產品的結構、可靠性和生產。同時,確保電路電磁兼容性能也能保持電路的較高效率,對此類電路的設計和應用有工程化設計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