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超
(長春興煤業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101)
工作面回采期間受多重集中應力作用下,工作面超前應力區順槽圍巖出現破壞現象,破壞了巷道頂板承載梁結構,降低了頂板整體穩定性,很容易出現頂板破碎、冒漏現象;傳統破碎圍巖主要采用錨桿(索)、鋼帶、金屬網聯合支護,而巷道圍巖在應力作用下產生圍巖裂隙,導致圍巖內形成松動圈,松動圈內巖體成破碎狀,錨桿(索)在圍巖松動圈內錨固效果差,錨桿(索)預應力無法傳遞至穩定巖體內,降低了圍巖支護應力承載梁穩定性,達不到預期支護效果;本文以長春興煤礦602工作面為研究對象,對工作面回采期間應力區順槽采取合理有效的支護技術。
長春興煤業有限公司602工作面位于井田南盤區西翼,工作面東西走向布置,工作面北部為未采區,南部為601采空區,西部為井田邊界,東部為南盤區大巷。
602 工作面設計走向長度為2066m,傾向長度為230m,工作面回采煤層為22#層,平均厚度為9.5m,工作面煤層賦存穩定,工作面煤層坡度較小,總體上回風順槽高于運輸順槽一側兩巷高差約2~16m,工作面平均坡度-2°。煤層頂底板巖性如表1所示。

表1 602工作面回采的22#層頂底板巖性表
602 工作面采用綜合機械化回采工藝,截止2021年11月13日工作面已回采至750m處。
602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預計揭露7條正斷層,一條陷落柱,斷層平均落差為0.9m,平均傾角為57°,最大斷層位于612m 處,落差為1.3m,對工作面回采影響長度為28m,其它斷層對工作面回采影響不大;工作面回采至745m 處位于回風順槽側揭露一條X1 陷落柱,陷落柱成橢圓狀,陷落柱長軸長為47m,斷軸長29m,長軸與回風順槽近似水平,602回風順槽在掘進過程中已揭露X1 斷層。陷落柱腔體巖體主要以不規則的泥巖為主。
602工作面揭露陷落柱后工作面圍巖破碎嚴重,位于回風順槽側煤壁片幫嚴重,602回風順槽在構造應力以及回采應力等集中應力作用下,出現頂板下沉、破碎,底板鼓起現象;當工作面回采至750m 處時位于回風順槽側巷幫出現垮落,導致工作面頂板斷裂,出現跨度,同時受集中應力影響工作面超前20m 范圍內底板出現嚴重底鼓現象,通過現場觀察發現,受集中應力影響回采順槽頂板下沉量達0.37m,底鼓量達0.45m,兩幫收斂量達0.54m。
通過現場對順槽圍巖觀察發現,602回風順槽圍巖出現嚴重變形現象主要原因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集中應力影響:602 工作面在過陷落柱期間在工作面前方20m 范圍內形成集中應力區,該集中應力對工作面煤體以及回風順槽產生剪切破壞作用,對回風順槽圍巖產生二次破壞作用,破壞了圍巖穩定性,導致順槽圍巖內產生裂隙區,降低了原巷道永久支護效果,導致圍巖破碎、收斂等變形現象。
(2)支護效果差:602 工作面回采期間對順槽30m范圍內主要采用單體液壓支柱支護,每排布置三根單體柱,單體柱采用一梁一柱支護方式,頂梁采用長度為0.5m“π”型梁,單體柱支護間距為1.5m,排距1.0m,受順槽頂板變形影響,單體柱支護斷面小、支護強度低,單體柱出現變形、卸壓現象,達不到預期支護效果。
為了提高602工作面應力區圍巖支護效果,決定對602 回風順槽應力區支護進行優化提出了雙梁鋼棚支護。
(1)雙梁鋼棚主要棚腿、雙梁、底座、卡纜、連接桿等部分組成,如圖1 所示,棚腿長度為3.3m,采用11#工字鋼梁制成,棚腿底端安裝一塊連接板,連接板長度為0.2m,寬度為0.15m,厚度為8mm,連接板四個角各焊制一個直徑為25mm卡纜固定孔。

圖1 602回風順槽雙梁鋼棚支護結構及支護平面示意圖(單位:mm)
(2)棚腿兩側各焊接一組直徑為30mm連接桿桿固定圓環,兩組圓環布置間距為0.5m,在棚腿底端采用螺栓安裝一個底座,底座采用長度及寬度為0.4m 拱形鋼板制成。
(3)雙頂梁主要由縱梁和橫梁焊制而成,縱梁及橫梁全部采用11#工字鋼制成,其中縱梁長度為4.5m,橫梁長度為0.5m,在縱梁上焊接三塊連接板,在橫梁中部焊接一塊連接板,連接板規格為長×寬=0.2m×0.15m,連接板四個角各焊制一個直徑為25mm卡纜固定孔。
(1)雙梁鋼棚架設在602 回風順槽超前應力區內,第一架鋼棚架設在距工作面5.0m 處,相鄰兩架鋼棚布置排距為1.5m,當工作面回采煤壁距鋼棚間距不足2.0m 時及時回撤鋼棚前移,鋼棚回撤后采用單體柱進行臨時支護,單體柱采用“三柱一梁”支護方式。
(2)雙梁鋼棚架設順序為:底座→棚腿→頂梁→連接桿;棚腿與頂梁之間采用卡纜進行固定,固定必須牢固可靠,每架鋼棚安裝三根棚腿,棚腿必須垂直頂梁布置。
(1)圍巖變形控制效果:602 回風順槽應力區采取雙梁鋼棚支護后,對巷道每隔10m 安裝一套圍巖變形監測儀,包括一套YH-300型頂板離層儀和一臺兩幫監測器,通過現場觀察發現,雙梁鋼棚支護后5d范圍內圍巖變形量較大,在5~8d 范圍變形量逐漸減小,在8d 后頂板趨于穩定,頂板最大下沉量為0.14m,兩幫最大收斂量為0.21m,局部出現底鼓現象,最大底鼓量為0.27m。
(2)支護變形情況:602 回風順槽應力區采取雙梁鋼棚支護后,鋼棚變形現象明顯降低,工作面在過集中應力區期間共計架設32架,嚴重變形鋼棚1架,修復可利用鋼棚4架,其它27架鋼棚未出現變形現象,與傳統單體柱相比,應力區臨時支護維修費用減少了40.3萬元。
(1)與傳統矩形鋼棚相比,雙梁鋼棚支護截面積大,采用“一棚三腿”支護方式,支護強度高,能夠適用于大應力圍巖中,而且鋼棚可修復二次利用,降低了支護成本費用。
(2)回風順槽應力區采用雙梁鋼棚支護后,減少了臨時支護數量,降低了勞動支護強度,同時增加了順槽人員流動及物料運輸空間。
(3)雙梁鋼棚支護可應用于不同斷面的大應力采掘巷道中,而且還可應用于橋梁、隧道等領域中,實用性好,應用領域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