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7月,在跳繩教練錢金菊的帶領下,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新迎第二小學的學生郭益杉和云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學生明朗,組成了“男女混合車輪跳花樣組合”,參加在美國舉行的2023年世界跳繩錦標賽。他們在世界青少年錦標賽的車輪賽中,代表中國隊力壓群雄,斬獲金牌。
(選自“新華網”,有改動)
延 伸
跳繩在不同朝代的名稱
最早出現的跳繩史料是漢代畫像石上的跳繩圖,證明在漢代就已經有了跳繩活動。
南北朝時,我國出現了跳繩運動。據《帝京景物略》等一些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期的北齊皇帝高緯就是跳繩高手。
隋唐時稱跳繩為“透索”。在黃堡窯址發掘的唐代素胎黑花盤盤內,繪有跳繩兒童。
宋朝時稱跳繩為“跳索”。在山東省濟南市長清虎頭山發現的宋代石窟像中,就有多人跳繩石像。
明朝時稱跳繩為“跳白索”。“跳白索”又稱“跳百索”。幽州風土吟書中說:“太平鼓,聲咚咚,白光如輪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歌,一童跳入光輪中。”
關鍵詞:體育精神
體育是一種國際語言,人們甚至不需要翻譯就可以自由交流。體育承載了友誼與團結、和平與公平、關愛與尊重、拼搏與進取。在所有的體育賽場上,每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多少中國人心潮澎湃,熱淚盈眶,這,就是體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