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愛群
編者按:近年來,遼寧省持續派出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團,對農戶開展精準的科技幫扶,聚焦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需要送技術、送服務,有力促進了產業提質增效、農戶收入穩定增長,有力助推了全省鄉村振興發展。本刊特開辟“聚焦科技特派團”專欄,全面展現科技特派團的助農情懷、經驗做法和優秀成果。
“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我國北方山區的柞蠶便是野蠶的一種。柞蠶渾身是寶,其蛹與蛾均為天然綠色高蛋白昆蟲食品,同時作為泌絲昆蟲,其蠶絲手感柔軟并具有良好的彈性與耐熱性,可作為優質的化工材料與高檔服裝面料。
柞蠶為我國北方山區特有的昆蟲資源,是山區人民致富的法寶。2022年我國柞蠶繭產量約為9.8萬噸,其中,遼寧省柞蠶繭產量占全國60%以上。
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位于美麗的遼東半島,其植被覆蓋率高,是遼寧乃至全國柞蠶養殖的重要基地。柞蠶養殖業作為該縣歷史悠久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的變化,傳統柞蠶放養模式難以適應現代市場需求,加之近年來極端天氣多發,生物種群發生變遷,蠶場病毒與害蟲基數變大、種類增多,多方面因素致使柞蠶養殖變得艱難,普通蠶農遭受嚴重經濟損失,急需科技力量的支持。
為解決寬甸柞蠶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在遼寧省農科院蠶業科學研究所、丹東市科技局、寬甸縣發改局、寬甸縣農業農村局的共同努力下,遼寧省寬甸縣柞蠶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團應運而生。
打響春蠶“保衛戰”
“去年我的春蠶就遭了蠅蛆,沒摘到幾個好繭,真擔心今年也遭災。”2023年5月16日,寬甸滿族自治縣長甸鎮蠶農黃銀的一通求助電話,讓寬甸縣柞蠶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團團長馬彥輝十分擔心。
“柞蠶飾腹寄蠅病”,老百姓稱之為蠅蛆病,是害蟲寄生在蠶體內引起的一種柞蠶寄生蟲病。“近年來,該病在我國遼寧、吉林兩省為害嚴重,如不及時采取措施,發病率可達70%以上,將導致春蠶難以結繭、秋蠶近乎絕收,對區域養蠶業的產量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導致柞蠶市場紊亂,整個產業都會遭到巨大損失。”馬彥輝決定立刻組織團隊成員下鄉調研情況。
5月中旬,特派團專家深入寬甸縣長甸鎮與青山溝鎮,通過實地考察發現,寬甸蠶區感染柞蠶飾腹寄蠅率較往年偏高,在對調研結果反復討論后,專家確定了科學的防治方案。
馬彥輝介紹:“防治寄蠅病,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40%滅蠶蠅溶液,但操作過程要求較高,既要柞園的柞蠶生長發育整齊,養蠶密度適中,又要保證用藥量適宜,在除去寄生蠅的同時,不能讓蠶藥物中毒。許多養蠶戶因為不能及時準確用藥,導致蠅蛆泛濫或柞蠶中毒情況屢屢發生。農時誤不得,科普正確放養知識,推廣科學防治技術必須迅速。”
為加快宣傳指導速度,隨后幾天,特派團一行人分赴寬甸縣多地進行現場防治技術指導,針對“柞蠶飾腹寄蠅病”防治的用藥配比濃度及施藥方案進行耐心講解與示范,并對連雨天、高溫天等特殊天氣用藥的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說明。
特派團的經費雖然有限,但他們依托“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柞蠶飼養崗位”和“遼寧省農科院鄉村振興科技引領示范基地”等課題項目資金支持,為養蠶戶準備了學習資料、養殖物資和實驗藥品,盡己所能為蠶農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供一些必要幫助。
聽了專家講解,蠶農張宏光由衷地說:“我這才知道自己打藥時間不對,怪不得去年防不住蟲害,這個技術講解對我們蠶農來說太及時、太受益了!”
“特派團帶來科學養蠶新技術,蠶業生產效益不愁不提升了!”寬甸縣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蠶業站站長宮艷虎高興地說。
培訓也要有創新
平日,特派團分赴各鄉鎮,深入了解當地農民的需求和困惑,并因地制宜提供科學放養技術講座與現場技術指導。考慮到農忙時節一些蠶農顧不上學習的情況,馬彥輝帶領團隊創新培訓方式,把“人尋技術”變為“技術尋人”,利用目前熱門網絡直播平臺,建立了“天蟲苑”公益直播間,帶領團隊成員定期開啟網絡直播,用樸實接地氣的話語將蠶業知識生動地呈現給蠶農,并隨時與蠶農互動,答疑解惑,讓更多蠶農了解并應用新技術。“天蟲苑”公益直播平均每場觀看人數達1萬人左右,蠶農們對于這個新生的公益直播平臺認可度逐漸提高。
針對沒時間、不會看直播的蠶農,特派團趁熱打鐵,建立了“天蟲苑微信群”,群里有特派團專業工作人員、盡職盡責的縣蠶業站工作人員、熱心腸的行家里手,他們互相討論柞蠶放養技術,交流養蠶經驗,讓技術培訓在線上廣泛普及推廣。
線上與線下,無不浸透著特派團專家們的辛勤與汗水。
8月25日,特派團一行來到太平哨鎮釣魚臺村調研,發現柞園內出現部分軟化病現象,結合今年特殊的高溫氣候特點,專家指導蠶農利用柞園坡向和樹齡大小來減小特殊氣候對柞蠶養殖造成的不利影響。督促蠶農選擇正規蠶種、進行嚴格規范的種卵消毒,做到既養蠶又養樹,這樣才會大幅降低柞園內軟化病病害的發生率,提高養殖產量,實現養蠶增收。
“村里蠶場山路陡峭,每一次我們上山后,衣服都會被汗水浸透,但看到蠶農們期盼的目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特派團成員沈金宇說。
汗水能化為“寒者衣”。特派團的蠶業科技推廣工作受到了當地政府、蠶農的普遍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