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中信 崔春杰 王堅
(1.北京經緯紡機新技術有限公司; 2.北京市輕紡機械機器視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 100176)
在工業檢測中,線陣相機在快速運動的缺陷檢測中廣泛應用,線陣相機的成像為一維數據,在連續不停地拍攝下組成二維圖片。由于色相差、場曲、色散等各種原因,綜合在一起造成圖像色散。棱鏡組成像的線掃描相機,相對于多線掃描相機的主要優勢,是色彩還原度高。然而,由于棱鏡組、多像素、小像元的存在,棱鏡相機的色散對色彩檢測要求高的地方會造成影響。
光學系統中場曲是球面透鏡成像不可避免的問題[1-2],需要利用點擴散函數(PSF)和反卷積進行圖像還原,但本方法對圖像噪聲非常敏感,在面陣相機上的靜態應用已經得到了證明。
線掃描相機中場曲復原[3-4],利用一維PSF 合成退化矩陣,結合約束最小二乘方法對采集的圖像數據進行復原。但由于復原矩陣與待測圖像有關,必須在檢測中構造復原矩陣,會消耗圖像處理設備用時,且不能解決圖像色散問題。
光學成像中對工業檢測影響很大的另一種現象是色差或色散,在線陣相機應用中,主要表現為橫向色差。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從鏡頭設計上進行改進,例如棱鏡線掃描相機有專用鏡頭,以克服場曲、色差或色散現象。
本文提出的方法首先從PSF 出發,再結合不同波長(主要是紅(R)、綠(G)、藍(B))的折射角度特點[5],通過標定方法,獲取當前工業檢測系統的模糊圖像,通過去卷積的方法,獲得清晰的圖像。對應用于棉花異纖分檢、高速檢測場合的工業相機,其應用的耗時低,可以部署于FPGA、DSP等快速硬件中的圖像預處理。
在光學系統中,相機采集的數據信號,或者線陣相機每次拍攝的一行數據,每個數據包含R、G、B 這3 個通道,真實圖像與模糊圖像與點擴散函數(Point Spread Function,PSF)的關系如下[6]:
式(1)中:Y(x)為相機采集到具有色散的圖像;K(x)為光學系統的PSF;I(x)為相機拍攝的一行圖像數據;n(x)為系統噪聲;x為一行中像素個數。
光學系統中,不同顏色光的波長,在球面成像中,受焦距或放大倍率的不同,導致R、G、B 這3 個通道的聚焦位置發生偏離。表現在圖片的物體邊緣會出現色散,具體如圖1所示。并且圖像中物體的邊界灰度階躍越大,產生的色散現象越為嚴重。

圖1 圖片中物體邊緣色散
根據R、G、B 這3 種顏色的折射率,如圖2 所示,G處于中間,R或B的離焦位置在G焦距的前或后(線陣的一維圖像)。且在鏡頭拍攝出圖片中,鏡頭中心為RGB三色折射率為0,隨著向鏡頭左右移動,色散在圖像兩側中成對稱分布。

圖2 一種球面透鏡成像結構圖
根據公式(1),三通道的相應通道離焦位置的線性關系,以G為中心,公式如下:
式(2)、式(3)中,L為I的逆矩陣;Δxr、Δxb為位置插值。
通過提前標定工業檢測光學系統中的L(xg+Δxr)、L(xg+Δxb),結合公式(2)和公式(3),計算出Kr、Kb,結合Yg共同組成還原后的RBG信號,即消除色散的圖像信號。
將章節1中所述的方法,部署在FPGA或DSP等用于圖像預處理或增強的硬件上時,需要結合并行或流水特性進行實現,實際應用中采用整型數的卷積運算,算法簡述如下:
參數:Params[2,4096];// 4096*2 個 整型數作為參數(以綠色為參考色,只需要紅、藍系數計算紅色、藍色數據)。
當前像素點位置:Pixel[I],前一個像素點:Pixel[I-1],后一個像素點:Pixel[I+1]
for j = 0 ;j ++;j < PixelsNumber - 1
{tt0 = params[0,j ]/100; // 如果覺得128 方便可以更改
tt = abs(frac(tt0));//%tt0-floor(tt0);%相差一個點內
tt2 = sign(tt0);//判斷tt0的符號
ppRDest[j] = trunc((1 - tt)*ppR[j - trunc(tt0)] +tt*ppR[j - trunc(tt0) - 1*tt2] + 0.5);
tt0 = params[1,j + paramsOffset]/100;
tt = abs(frac(tt0));//%tt0-floor(tt0);%相差一個點內
tt2= sign(tt0);
ppBDest[j] = trunc((1 - tt)*ppB[j - trunc(tt0)] +tt*ppB[j - trunc(tt0) - 1*tt2] + 0.5);}
根據式(2)、式(3),利用標定物,得到標定圖像,并將計算出的Δxr、Δxb位置插值存放在存儲區或文件內,便于后續計算調用。
棉花異纖分檢設備適合安裝在清梳聯流程、清花成卷線中,能夠實時、高效地檢出棉花中各類異纖,其中包括丙綸絲、麻絲、頭發絲、各色線頭、塑料片、布塊、油花、白色丙綸絲和白線頭、地膜等。
本文設計的分檢系統采用的是JAI LT400CL 相機、BL-1028 專用鏡頭。拍攝0~15 m/s 運動的棉花圖片如圖3 所示,邊緣有色散,影響顏色,以及細絲、黑絲、頭發絲等識別。

圖3 拍攝棉花的原圖(含有雜質)
采用本文方法,首先對設備光學系統進行標定,將圖3 所示的標定板放在相機成像視野中的焦距位置。去除噪聲的拍攝如圖4所示,鏡頭中心RGB尖峰重合,無色散,鏡頭兩側的色散較嚴重。

圖4 拍攝標定板后部分黑線的色線
根據式(2)、式(3),采用2 中的代碼對圖3 中的圖像進行還原,具體的還原后的圖片見圖5。

圖5 還原后的圖片(棉花中雜質)
圖6、圖7 是標定前后的棉花色彩統計圖,通過圖可學習30萬行圖像數據色譜分析,橫坐標為H(色調),縱坐標為S(飽和度)。從色譜分布曲線可以看出色散得以抑制。

圖6 標定前的棉花色彩統計

圖7 標定后的棉花色彩統計
對含有藍色、粉色、綠色、黑色等彩色異物的36個棉花樣本圖片進行算法仿真,保持0誤檢的情況下,仿真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復原前后對異物樣本仿真對比
彩色線陣相機在棉花分檢設備的應用中,由于色差、色散、場曲等現象的存在,會在圖片中物體邊緣形成色散,影響棉花中淺顏色或者細小物體識別,本文結合PSF與色散形成原理,提出了對色散的抑制辦法,以及可應用于FPGA、DSP等硬件中整型運算的程序。結合棉花異纖分檢設備進行應用證明,該方法可以抑制圖片中的色散,對淺色和細小物體的識別提高60%以上。
該方法實際也應用到了世界各地的紡紗廠,結合棱鏡相機的色彩還原,棉花異纖分檢設備對淺色、細小異物的檢出,在用戶使用中反應良好。本文方法針對非棱鏡的多線相機、面陣相機也具有較好的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