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芳寧 蘇曉暉

2013年8 月30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沈陽機床集團時指出:“老企業要敢于搞新技術、創新品牌、闖新市場。”“技術和糧食一樣,靠別人靠不住,要端自己的飯碗,自立才能自強。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要發展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加強技術創新,加快信息化、工業化融合。”
今年,通用技術沈陽機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陽機床”)與某重點行業客戶簽訂了一筆20 余臺重型落地銑鏜床的訂單,這是沈陽機床今年單筆合同額最大的采購訂單。9 月份,這筆訂單中的部分產品已提前一周通過客戶驗收,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沈陽機床位于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約100 萬平方米,主導產品為金屬切削機床,包括車削、鉆削、銑削和鏜削加工機床,累計為世界各地提供100 余萬臺機床產品。我國每生產制造12 臺機床,其中就有1 臺來自沈陽機床。很難想象,該企業在幾年前曾經瀕臨破產的境地。
面對重重困難,沈陽機床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披荊斬棘、迎難而上,打開了企業改革發展的新局面,企業發展蒸蒸日上。
2018年,沈陽機床高額負債,陷入破產危機。
為幫助沈陽機床走出困境,國家、省、市先后出臺政策文件,支持沈陽機床改革發展。2019年,在國家部委和省、市政府的支持幫助下,通用技術集團對沈陽機床實施戰略重組。
“重組之后,我們由‘地方隊’變成了‘國家隊’,更要承擔起‘大國重器’的責任。”沈陽機床科技和質量部部長趙進說,“我們積極開展‘技改項目’,通過‘補短板、上水平、自武裝’三步走戰略,依靠自有技術和核心裝備,升級換代現有裝備。”
自2020年起,沈陽機床陸續就數控臥式銑鏜床換代研發項目等27 個重點技術攻關項目“張榜納賢”。不論出處、不設門檻的“征集令”,打破了常規壁壘,激發了創新主體活力,先后有16 個團隊競相“揭榜”。目前這些項目中,已通過驗收項目11 項,準備驗收2 項,項目執行率100%。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種種舉措,讓重組后的沈陽機床3年內實現了扭虧脫困。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
近年來,沈陽機床公司黨委通過“黨建+重大工程”積極探索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設立“共產黨員工程”,成立黨員突擊隊,針對重要任務和產品研發關鍵環節進行攻關。
2021年,沈陽機床成功研制出可滿足我國相關重點領域發展需要的雙龍門數控加工中心。該產品刷新了五坐標雙龍門機床國內最大規格的紀錄,也標志著國內超大型五坐標機床取得重大突破。如此重大的項目,沈陽機床黨員突擊隊僅用了兩個半月就完成了原本需要6—8 個月才能完成的裝配任務。
為了搶抓時間,黨員突擊隊以小時為單位倒排時間表,將35個大件的裝配任務拆解為100 多道工序,用智慧和實干克服各種困難。工作臺安裝時地基腳孔位置超差,如果等待修正需要三天時間,為了不拖延進度,突擊隊員二話不說,拿起工具切開鋼筋、鉆開水泥,在當天凌晨磨平超差,實現了工作臺與機床立柱的完美對接;項目現場沒有吊車,突擊隊員就全部使用汽吊安裝,正值炎熱的七八月間,每個人的工作服都被汗水浸透;面對嚴格的安調要求,突擊隊積極協同第三方機構聯建聯調,確保設備安裝質量……最終,黨員突擊隊成功實現了超大型設備首次一次裝配合格、一次交檢合格,完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沈陽機床黨委組織部部長周艷春介紹:“十年來,公司的黨員占比從1/3 提高到1/2,員工入黨的積極性不斷提高。‘黨建+重大項目’的引領作用越發凸顯,黨建與生產經營高效融合。”

全國勞動模范、沈陽機床裝配切削工徐寶軍在展示高端零部件 攝影/趙芳寧
重組后,沈陽機床根據未來發展需要,對職能部門進行精簡。所有崗位干部全部按市場需求開展競聘并重新簽訂勞動合同,讓“鐵飯碗”變成“瓷飯碗”,全面實施市場化用工。
同時,沈陽機床在人才隊伍培養上持續發力。作為“最美奮斗者”、全國勞動模范馬恒昌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沈陽機床號召全體員工學習“馬恒昌小組”精神,開展了“馬組”系列培訓。該培訓包括“馬組篤干”“馬組英才”“馬組匠心”三個系列,分期分批培訓干部領導力、卓越工程師和班組長隊伍,目前已開展30 批次系列培訓,1300 余名員工從中受益,為公司培養和儲備了大量骨干人才。
曾在現場親歷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員工孫海峰,通過公司培養和自身努力,已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工段長。他說:“相比于以往的培訓,‘馬組’系列培訓更加系統、更加全面,讓我開闊了眼界、提高了技能,更好承擔起工段長的職責。”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踔厲奮發。沈陽機床始終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關鍵技術產品突破,用一項項嶄新成果、一個個重要訂單、一批批高端人才的誕生踐行著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面向未來,沈陽機床黨委堅定表示,沈陽機床將抓住機床行業新一輪變革的“風口”,秉承“強信仰、敢擔當,善創新、重實干,講團結、勇拼搏”的企業精神,一心一意干好機床主責主業,攻堅克難、銳意進取,越過一個個“龍門”,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勇挑重擔,為加快建設成為引領技術發展的世界一流高端機床裝備企業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