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冰 上海交通建設總承包有限公司
根據其工作原理,可將其劃分為兩類:水力式和機械式。其中,水力挖泥船的工作原理是:在大部分的挖泥船中,首先用高壓水洗凈淤泥,或者用絞刀、耙頭對淤泥進行切割,然后在水下泥泵的抽吸作用下,將淤泥與水流的混合物(淤泥)通過吸泥管道流入艙內泵,再通過艙內泵輸送出去。水力挖泥船有絞吸式、耙吸式、無絞吸式、氣動力挖泥船。在具體的工程實踐中,選擇機械時應先選定主挖泥船,再根據主挖泥船和其他輔機,如拖輪、泥駁船等,形成一個整體的疏浚團隊。若選用自航耙吸挖泥船,因其具備自挖、自裝、自運、自卸等完整功能,故無需另設輔助船舶就可完成疏浚及疏浚土的運送。耙吸船通常采用旁通或邊拋法、裝艙法、吹填法等三種不同的施工方法。
該項目是唐山曹妃甸港區東段主要航道(前三港池航道)305#—309#浮標的養護和疏浚。該工程的主要工作包括:疏浚工程、圍堰加固。本項目計劃在工程航道區的回淤區進行一次疏浚和清淤,其底高程為-10.5m。河床底部寬150m,河長1970m,河床挖泥方14萬m3。將開挖出來的土石用挖泥船運輸到靠近納泥區的指定海域,從疏浚區到納泥區的距離大約24km。該項目的重點是對現有的陸地貯泥區域周圍的圍堰進行培土、加固,采用岸基回填的方法,并在圍堰西側埋置排水管道。工程位置見圖1。

圖1 工程位置圖
自航耙吸船艏吹是當前港口工程中應用最多的一種方式,其主要形式是:自航耙吸船挖掘出一條可供航行的水道或港池,將淤泥裝載到吹填區,再由其自備的泥漿泵將淤泥吹填到造陸區。采用耙吸船艏吹施工法,不僅可以有效地滿足造地用土的需要,而且可以減少疏浚土棄渣的外排,還可以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該方法與常規的“挖—運—拋—二次開挖轉吹”法比較,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和較小的投資。長江口地區連續進行了十余年的圍海造地,導致了當前吹填土資源非常緊缺[1]。
在長江口12.5m深水航道的疏浚工程中,曾開展過采用耙吸船直接艏吹方式將疏浚土送到岸上的實驗。在廣泛聽取了有關專家及相關部門的意見、建議后,經多次磋商、方案比較,采用了12.5m深水航道南道疏浚與北道養護疏浚工程相結合的施工方案。在實際施工中,要結合實際施工的水文地質條件和挖泥船的基本特性,確定具體的施工工藝。同時,還要綜合考慮工期、費用和工程量等因素,確定最優的施工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施工效果。
本項目疏浚土為新近回淤土,根據設計圖紙,土質為淤泥質粉質黏土,為2級土,土質很軟。根據土質,判定土質可采用各類挖泥船進行施工,考慮對航道正常使用的影響,耙吸船和抓斗船通常都能夠很好地應用在細沙土體的挖掘過程中。具體采用哪種船型,則需要根據工作量、拋泥區位置結合工況來進行確定。
唐山港曹妃甸港區東區主航道于2013 年投入使用,設計為3萬噸級雜貨船乘潮單向通航,乘潮水位1.76m,乘潮歷時4h。根據航道船舶出入港的情況,結合船舶施工時間(工期15d)及環境,判定項目工況為五級工況。由于疏浚區至納泥區運距約為24km,距離較遠,而納泥區岸邊距航道約800m,且駐船區域水位滿足船舶吃水要求。在這種條件下,采用耙吸船進行艏吹施工是最好的選擇。本項目投入一艘帶艏吹7200m3耙吸式挖泥船進行施工。船舶配備DGPS接收機和土方計量設備(包括吃水儀、裝載儀、排水量儀表以及船舶自動記錄、長期保存船方計量數據的軟硬件等)、耙頭深度指示裝置,能滿足本工程的施工需求,能適應曹妃甸航道施工環境。船舶參數見表1。

表1 投入船舶設備參數
首先要核對各類吹料設備是否完好,安全可靠,使用情況良好,各類工作人員是否到位;檢查掘進系統,調節掘進方式,做好掘進前的前期準備工作;輪班司機應按船距吹填區的遠近,事先告知船首接管線人員,做好拋錨和接線的準備。
(1)鋪設水上管線。在鋪設水面管線的時候,要保證水面管線的長度合適,并且要保證管位固定錨固,特別是對自浮管,要采取兩邊同時下定位錨的方法來固定,防止它在風浪中發生漂移。船舶確定進入安全水域后,帶放纜的錨船在接水接頭前,應先將固定的短細耐磨鋼絲與纜繩耐磨鋼絲放在一起。施工船靠近錨船后,將鋼絲繩與下送施工船的絞車鋼絲繩連接。為了便于夜間施工,對船只和管道進行標記,通常通過在其上設置閃光燈來標記其位置,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證施工安全[2]。
(2)浮管的對接。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吹氣管道主要由浮管接頭、船管接頭以及其他一些連接管道組成。具體接線過程以本工程為例,當耙吸船駛離航道取土區,到達三港池中務碼頭附近港池水域艏吹位置后,司機要精確地操縱好船位,然后才能給錨船發出準備接管的命令。在水面上放置一個浮球,使錨船可以通過它尋找回吹鋼索的連接線,當找到連接線后,就可以進行預備工作;這時,由刮板吸附式挖泥船將卷盤上的鋼索牽引到錨船上,錨船將鋼索與所連接的鋼索相聯結,再釋放;然后,由耙吸輪的操作者操縱撤吹絞車,絞動鋼絲繩,將撤吹雄頭、浮體和浮管逐步吊起,直到雄頭和雌頭連接緊密,才停止絞動絞車;按住抱環上的“鎖緊”鍵,待它全部上緊后,再按下“進”鍵,直至兩個鎖銷全部上齊為止。這是連接管道的全部程序,當管道連接完畢后,通知控制中心開始工作。吹砂管道的裝備有浮筒接頭,船首接頭和其他連接裝置。接吹線的連接方法為:將浮管和接吹線置于水面上,用一段耐磨損的鋼索將接吹線與一條小艇相連接,然后等候施工艇的到來;現場檢查,確定施工船頭接頭的液壓鎖定裝置是否處于打開狀態,將施工船首吊吊索降至下小艇;將浮筒連接到船首連接處后,小船就會離開;啟動絞車,將浮筒絞向船首,使水面上的浮筒徐徐升起;將公頭提起,直至與母頭完全接觸,停住絞盤;現場檢查,節距不大于10mm,并將油壓鎖緊;在水中的連接處要與船體連接處保持垂直的位置,這就要求駕駛員對船體的位置進行正確的調節;接線完畢,向駕駛員匯報后,才能進行操作。
首先,采用分布式全球定位系統,對浮管的位置進行定位,并將其顯示在系統屏幕上,再對施工船的航行速度進行控制,在接近箱吹區的時候,應減慢航行速度,并根據現場條件及時調整船速。當靠近水面連接點時,船速應該保持在0.11kn(約3m/s)[3]。
港池艏吹可以不考慮洋流的影響,只考慮風向、風級等因素對船舶的影響。若有右風,錨定在右風,若有左風,錨定在左風;若管線方向有一扇(120°)的風向,則可按風向將其延長線按風向改變而改變,例如4-6級風,則可將其設置在40~80m的范圍內,同時還可利用船只進行抵擋,使管線不至于被風向改變。
在完成吹填接管工作,并且確認各項工作都準備完成之后,開始進行艏吹作業,艏吹作業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通過高頻和岸上管線出口處的工作人員進行溝通,通知其艏吹作業即將開始,提醒其做好巡查的準備工作。
(2)艏吹操作員在設備調試過程中,將主機、泥漿泵、高壓沖水等裝置的工作參數設置好,并確認參數正確后,首先用清水試吹,來檢驗系統的工作狀態。
(3)在確認系統能夠正常后,逐步提高泥漿的濃度,使之達到最優狀態,開始進行艏吹作業。
在船體啟動后,操作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利用車輛對船體進行調校,使船體與船體之間的夾角小于45°,以免造成管線的扭損[4]。在艏吹過程中,船舶操作者應與岸上的巡檢人員保持良好的聯系,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告知其處理,并在需要的時候,終止艏吹。
接吹管的拆卸是這樣的:在吹填完畢后拆卸管線時,應確保泥漿泵停止,管道內沒有壓力;將卷揚機的鋼索略微拉緊,然后松開油壓鎖定銷;將絞盤放下,將絞盤鋼索和耐磨鋼索的連接點放松至水面,并略高于小艇;將小艇上的絞車鋼索和耐磨鋼索快速連接處拆下,并對連接處進行潤滑,以防止卡住,將固定的短細鋼索送至小艇,將耐磨鋼索固定在小艇上,等候下一次連接;將吊索放在施工船上,由艏部操作者向駕駛員匯報。
在離場過程中,由于受到強吹攏風的影響,需要使用兩輪驅動,并將船尾保持在一個安全的范圍之內,這樣才能避免被風吹向水面管道,造成安全事故。
根據該工程所處區域的土質條件及工況,結合以往長排距疏浚工程的施工效率,7200m3耙吸挖泥船平均挖泥疏浚效率取16500m3/d。具體測算見表2。

表2 船舶功效分析表船舶功效
通過對自然條件、施工工況等的分析,并考慮到設備檢修和施工日期等因素,以及在附近地區近幾年來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施工中月有效施工時間為2 5 d,時間利用率為8 3%。計劃工期15 d,則有效作業天數13d。日施工效率為16500m3/d,則可完成疏浚工程量=16500×13=214500m3,而設計工程量約為14萬m3,完全滿足工期及施工需求。從最終項目完工時間來看,該項目完全按照測算計劃提前完工施工任務,在節省了工程成本的同時,并未對其他船舶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由此可見,艏吹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費用,還可以降低疏浚船舶和正常航行的船舶的相互影響,確保了進出港船舶的正常運營。
綜上所述,采用自動耙吸式挖泥船進行艏吹吹泥作業,是一項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先進技術,將會是未來航道疏浚的主流方法。在運用艏吹技術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技術規范,才能保證航道疏浚工程的質量。采用耙吸船艏吹施工技術,可使遠離海岸的疏浚土用于吹填造地,既節約了能源,又節約了工程成本。此外,由于使用了耙吸船自身的泥泵來進行泥漿的輸送,因此,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對輔助設備的要求很低,當吹距能達到自動耙吸式泥漿泵的運載能力時,無需增設任何加壓泵站,僅需設置一條吹填管道,并設置一臺接管式輔助運輸船即可。隨著我國疏浚行業的發展,自航耙艏吹法作為一種更加綠色的沉積物處置方法,必然會成為未來長距離疏浚施工的主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