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誼是清代有名的武學高手,因他拜武術(shù)名家李鳳崗為師,排行第五,人稱“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純熟,德義高尚,人們尊稱他為“大刀王五”。王五出身貧寒,三歲失怙,與寡母相依為命,從小就開始干各類雜活。因熱愛武術(shù),一直積極強身健體,自學劍法。
一次,王五干完雜活,在后山專心打拳、練劍時,一同習武的伙伴跑過來,興奮地對他說:“快點走,李鳳崗武師今天受邀到鎮(zhèn)子上參加宴請,咱們?nèi)ヒ娨娝!薄霸趺匆姡俊蓖跷鍐枴;锇檎f他已經(jīng)推算出李鳳崗離開的大概時間和路線,掐點守在必經(jīng)之路上,一定能見到。王五又問:“見到之后呢?”伙伴恨鐵不成鋼地說:“見到之后混個臉熟,即使他不愿意收我們?yōu)橥剑J識這么一位厲害的人物,總歸不是壞事吧?”王五搖搖頭,拒絕了伙伴的提議,繼續(xù)專心練習基本功。伙伴不愿耽誤時間,獨自急匆匆走了。
勤學苦練了幾年,王五覺得基本功練得差不多,便找機會去拜見李鳳崗,拜其為師。自此,王五的武藝得到精進,一步一步成為一代豪俠。
一次閑聊,得知幾年前王五曾錯失與自己見面的機會時,李鳳崗問他為什么沒有把握住那個機會。王五回答說:“那時候我是一個什么都不會的武術(shù)初學者,即使見到您,也不會給您留下什么印象,對我也不會有什么幫助。我想等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時再認識您,這樣才有機會成為您的徒弟。”聽了王五的話,李鳳崗連連點頭,很是欣賞。王五說得沒錯,當年伙伴見過李鳳崗之后,除了向別人吹噓這一點之外,再沒有任何幫助。
(摘自《思維與智慧》 張君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