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在中國足球協會第十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宋凱當選中國足協主席。早在6月初,作為遼寧省體育局局長的宋凱,就以中國足協換屆工作籌備組副組長的身份,正式到足協工作。
曾任遼寧省體育局局長
宋凱,1965年1月生,1988年8月參加工作,畢業于北京體育大學,在職研究生學歷。他于1998年進入遼寧省體育局(體委)系統,2000年開始,擔任遼寧省體育局副局長,分管多個項目的競技體育,以及體育產業等工作。
宋凱于2016年2月至今擔任遼寧省體育局局長,2023年1月擔任政協遼寧省第十三屆委員會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宋凱擔任中國足協主席的一大優勢,就是他在地方體育部門長期擔任一把手,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豐富的體育系統資源。由于足球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包括國家及各地方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宋凱可以有效地調配各類資源,從而為足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體育系統干部進入角色更快
此番中國足協換屆,掌門人又回到了體育系統干部出身的老路上,這表明了改革步伐選擇更為穩妥的節奏。
此前,中國足協歷屆主席黃中、李鳳樓、袁偉民、年維泗、蔡振華等,都是國家體育總局領導,擔任足協主席更多是“兼職”,也都是體育系統出身。都是體育人,進入角色也更快。
如今,隨著宋凱當選,既延續了體育系統干部出身的傳統,又實現了專職操作。一名業內人士認為:“總體來看,人員安排看得出有關方面對中國足球改革的呵護,并注重穩妥為主。”
入駐足協展現勇氣擔當
遼寧的籃球迷認為,宋凱是遼寧籃球的藍圖設計者。他在任期間,遼籃拿下了三個CBA總冠軍,被視為抓三大球訓練有成效。今年3月底,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一行前往遼寧調研“三大球”發展工作并舉行座談會,座談會上,正是宋凱介紹了遼寧“三大球”振興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宋凱去中國足協掌舵,展現了責任擔當、勇氣可嘉。
遼寧作為體育大省、體育人才強省,在為國家隊培養輸送人才、提供服務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三大球”訓練管理中形成了“遼寧現象”,“遼寧經驗”值得在全國推廣和國家隊學習借鑒。(據上觀新聞 為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