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后,朋友見我蹲在餐廳和廚房用抹布擦地,說去找墩布來幫我。我說,不用,沒有墩布,只有抹布。他問我為何沒有墩布,這樣多浪費時間呀?我說用墩布幾下就可以把地擦完,用抹布要幾十下或上百下才可以把地擦完。就是因為用墩布太快,快點干完趕緊干下一件事——那么,下一件事也會想著快點干。于是,一天中所有的事都想快點干。一周、一月、一年、一輩子的事都想快點干。吃飯也快,走路也快,說話也快,學習也快,與孩子、父母、夫妻交流都快……人的狀態就是慌張的。
很多家庭早晨起床不疊被子,不做早餐,孩子、大人直接上學上班,在路上匆忙地把早餐吃完。這家的孩子容易染上急促和馬虎的壞毛病。
我是不愿把地擦得太快的——就這樣保質保量、穩穩當當地做家務,覺得我“慢”了,實則是“快”了。因這樣做,比那些貪圖快的人穩健且養心,而且也教育了孩子、影響了妻子。如此一來,家里每個人都不會動不動就驚慌失措、大呼小叫了——這就是素養。
我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是疊被子,我不知道一天中還有什么事比疊被子更重要。一個人連被子都整理不好,如何整理愛情,整理家庭,整理人生?
生活中,擦地、刷碗、疊被子、做早餐、干家務都是在養心。快樂地、安靜地、欣喜地去做一件件小事,才會養成良好的做大事的習慣。如此,做起事來才安穩,才妥帖,才有把握。
我說,我做家務是在教育孩子,您相信嗎?
(摘自《今晚報》 劉建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