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俏然

本文主人公
她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不會,學就是了!』
魏曉娟來自河南南陽一個普通山村,她從小就牢記爺爺說的“只有讀書才能走出大山”這句話,從一名職專生拼到名校博士,在求學路上留下一串串自強不息的腳印。如今,魏曉娟已成為一名大學教師,她的勵志故事激勵著千萬學子勇毅前行。
1989 年7 月,魏曉娟出生于河南南陽內鄉縣。村子被大山環繞,交通不便,家里僅靠種田維持生活,日子過得一直緊巴巴的。魏曉娟從小就很懂事,經常幫著父母做這做那,是鄉親們眼里的勤快丫頭。
魏曉娟的爺爺是村干部,經常外出開會,在村里算是個有見識的人。5 歲時,爺爺領著她到山上割草,望著連綿不絕的伏牛山,爺爺撫摸著孫女的頭,鼓勵她說:“娟娟啊,將來想走出大山,你就得努力學文化,上大學,不然,就得一輩子困在這山里面?!睜敔斦f這話時表情凝重,魏曉娟牢牢記在了心里。
上小學時,魏曉娟每周才能回一次家。住校鍛煉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而內心深處走出大山的渴望,讓她學習格外努力,成績也出類拔萃。小學畢業后,魏曉娟又去了鎮上讀初中,初中三年成績依然名列前茅。
2005 年夏,魏曉娟參加了中招考試。以她的成績上全縣最好的內鄉一高是沒問題的,可沒想到的是,母親卻執意讓她就讀職業中專,希望她早畢業早掙錢幫助家里。魏曉娟無奈,只得進入內鄉職業中專就讀。
在很多人看來,讀職專意味著早早步入社會,基本告別了大學。想到大學夢漸行漸遠,魏曉娟心情很低落,班主任馬老師看出來她有心事,便仔細地和她談心,魏曉娟說出她想考大學的愿望,馬老師點撥說,讀職專也可以考大學啊,只要足夠優秀,大學校門永遠為她敞開著。
有了馬老師的點撥,魏曉娟豁然開朗,自此學習更加努力。魏曉娟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專業課上,老師發現她對電腦軟件方面總有提不完的問題,就多次開小灶單獨輔導她。
到了中專三年級,一心想圓大學夢的魏曉娟學習更加刻苦,教學樓樓梯上、教室外走廊里經常能看到她發奮苦讀的身影。同學們這樣評價她:“魏曉娟就像一只倔強的小蝸牛,跑得雖慢,卻始終勇敢前行?!?/p>
中專三年,魏曉娟學習踏實勤奮,她的摘抄本、糾錯本堪稱典范,經常被班里其他同學傳看學習。
2008 年6 月,魏曉娟參加了高考,她的分數超過一本分數線10 分,填報志愿時,卻因為報考失策滑檔,最后被洛陽一家高校錄取,讀的還是??啤?/p>
魏曉娟到了學校后,因為報考失利有些迷茫。在新生第一次班會上,輔導員語重心長地告訴大家:“大學不比中學,學習上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還要做好人生規劃,是工作還是繼續讀書,現在就要好好思考了。”
老師的話讓魏曉娟有了奮斗的目標,她暗暗為自己定下了拿獎、考證、專升本的目標。有了努力方向,她又迸發出無窮的動力。
上大專時,其他科目魏曉娟都得心應手,唯獨英語成績一直在低位徘徊。魏曉娟清楚,她小學沒學過英語,讀初中、中專時,學習英語的環境與在城市長大的孩子沒法比。大學英語還要進行等級考試,她必須盡快提高英語成績。同時,她還意識到必須盡快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以便更好地應對普通話水平考試。
對于魏曉娟來說,有挑戰性更能激起她的斗志。英語不好,那就提高詞匯量,多閱讀多練習。那年國慶節,魏曉娟回老家探親,她看到親戚家有不用的MP3,就要了過來。她的想法是把喜歡的普通話和英語散文錄進去,平時跟讀起來也方便。
??迫?,魏曉娟每天6 點半起床,晚上10 點回宿舍,幾乎天天如此。雙休日,很多同學都喜歡睡懶覺,然后逛逛街。魏曉娟卻仍按時起床,然后去圖書館學習。平時,魏曉娟洗衣服都戴著耳機聽英語,她的勤奮和自律讓同學們贊嘆。
靠著自律和鍥而不舍的精神,魏曉娟年年拿獎學金,幫家里減輕了不小的負擔。
入校不久,魏曉娟就確定了專升本的目標,家里人本想讓她早點就業,看魏曉娟一直想讀下去,便有些怨言。但魏曉娟沒有改變自己要繼續讀書的想法,她決定專升本成功后,學習之余去兼職打工養活自己,不再給家人增添負擔。
魏曉娟就讀的本科院校在鄭州,入學后,她就一邊讀書,一邊打工賺錢,有時一天打3 份工。同學們看她每天忙忙碌碌,很少有閑下來的時候,就問她累不累,魏曉娟回答:“累是累,但很充實。人一旦有了目標,渾身就充滿了力量?!?/p>
2012 年,魏曉娟準備考研,她對自己選定的專業很有信心。這么多年的求學路,魏曉娟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山,面對學習上的難題,她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不會,學就是了!”
學校圖書館是學習的最佳場所,但圖書館位置有限,需要早早去占位。起早占位對很多大學生來說是件痛苦的事情,但對魏曉娟來說,卻很輕松。小時候,爺爺一大早就把她叫起來到田里干活,給她講“人勤地不懶,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道理。在爺爺的影響下,魏曉娟從小就養成了早起的習慣,再加上對知識的渴望,她覺得早起學習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備戰考研那段時間,魏曉娟每天五六點就背著書包去占位,圖書館開門前,是她背書的時間。從圖書館開門一直到閉館,魏曉娟每天有效學習的時間達到了10 個小時。更讓同學們佩服的是,魏曉娟學習起來特別專注,很少會被外界打擾。
自律加上刻苦,魏曉娟在學業上無往而不勝。2013 年,她被河南省一所老牌高校的軟件學院錄取,院長賈宗璞成為她的研究生導師。
讀研更注重個人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相結合,必須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魏曉娟沉靜內斂,在枯燥的實驗室一坐就是一整天,根據導師推薦的相關教學科研書籍、論文,自學網絡仿真、繪圖軟件等知識。
有一次,導師賈宗璞要求魏曉娟向她匯報近期的學習心得。魏曉娟認為口頭匯報容易掛一漏萬,而且不成章法,形成書面文字更好。于是,魏曉娟用了整整一天,把自己一個階段的學習情況及心得體會寫成文章,交到賈老師手上。
賈老師仔細看了魏曉娟的文章后,認為她的文章不但文從字順、邏輯性很強,而且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也有著鮮明觀點。賈老師贊許地說:“小魏,寫得不錯嘛,你挺適合做學術!”
導師的表揚和鼓勵給了魏曉娟繼續讀博的信心。專業定下來后,選擇哪所學校讀博?考哪位導師的博士生?魏曉娟有些迷茫,她便向賈老師請教,賈老師結合她的專業和將來的研究方向,最終推薦魏曉娟讀北京郵電大學的博士,并建議她報考時任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楊放春教授的博士生。
北京郵電大學網絡技術與計算機軟件專業實力強勁,在圈內有著“兩電一郵”的美譽,選擇北郵是需要一定勇氣的,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她又一次拼了!她每天的學習時間都在14 個小時以上,她就像一只倔強的小蝸牛,爬得雖然慢,卻韌勁十足。

本文主人公
艱辛的付出得到了回報,2016 年魏曉娟考博一舉成功。讀博階段,導師每周都要組織學生們開一次例會,第一次開例會,魏曉娟發現導師所說的專業名詞和學術內容有些深奧,她竟然聽不懂。在導師的建議下,她對著電腦狂刷論文,根據論文倒推知識點,一點點地研究。
讀博階段,從早上8 點到晚上11 點半,魏曉娟基本沒出過實驗室,寒暑假也沒有休息過。由于很多論文都是英文的,研究過程中,魏曉娟還要兼顧英語學習。
幸運的是,魏曉娟讀博期間遇到的導師都是業內大咖,他們造詣深、待人謙和。第二導師李靜林,為了讓魏曉娟找到開題報告的方向,連續給她補了3 個小時的智能交通知識,在學術層面也給予魏曉娟很有價值的引導。與情操高尚的導師們融洽、和諧地相處,治愈著魏曉娟一路走來的艱辛與坎坷。
2019 年6 月,一年一度的畢業季,面對一些企業的高薪聘請,魏曉娟最終選擇到河南職業技術學院任教。十多年的求學路,她有過迷茫,遭遇過挫折,所以她選擇當老師,初衷是幫助更多的學生走出迷茫,找到奮斗目標,幫他們校正人生的航向。
成為大學教師,有了穩定的收入,魏曉娟又建立了美滿的小家庭,并升格為媽媽。丈夫很疼愛她,更支持她的工作。
雖然魏曉娟事業有成、家庭幸福,但她并沒有松懈,依然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2021 年,魏曉娟申請到鄭州大學博士后流動站進修。2022 年,她申請并立項了一項省級科技攻關項目,一有空就待在工作室里,那臺機器人移動平臺每天陪伴她工作到深夜,見證著魏曉娟項目攻關的點滴進展。年少時的磨難成就了魏曉娟的剛毅和堅強,讓她始終堅信人生沒有捷徑,唯有堅持不懈地奮斗方能實現夢想。
2023 年3 月,受學校委托,魏曉娟在河南職業技術學校開學典禮上,分享了自己的求學故事。她的求學經歷勵志而又震撼,不少同學聽了她的演講后感動得熱淚盈眶。魏曉娟用她的勵志故事告訴正在求學的同學們:人生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出來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