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圣祥

針對網傳“女子高鐵座位被占,換回后遭毆打”一事,天津鐵路警方日前發布了警情通報。
據通報顯示,涉案夫妻中田某某(女)構成毆打他人違法行為,處7 日拘留并處200 元罰款。 涉案夫妻中張某某(男)在勸阻過程中有幫助田某某毆打他人的行為,處500 元罰款。 被打女子也有毆打他人的違法行為, 但情節特別輕微,警方對其不予處罰。警方通報還顯示,雙方糾紛中未發生霸座行為。
此前,該事件因為“拒換座遭毆打”引發公憤,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從警方的調查結果可知,案件本身或許只是常見的治安案件,但因為當事人加了“拒換座遭毆打”的情節設置, 話題性和關注度有了,便在網絡掀起了聲浪。
天津鐵路警方的這份警情通報,對事件的調查特別細致,對處罰的說理也相當充分,詳細介紹了案件調查情況和處理結果,有專業性,有說服力,及時厘清了是否高鐵霸座的問題,回應了網友對互毆認定的關切。 幾個月前,成都鐵路公安局針對一起類似案件的互毆認定,曾經引發大量質疑;此次天津鐵路警方,針對不同行為人的差別化處理,消除了“被打了還手算互毆”的外界誤讀,是一次很好的普法宣傳。
具體到此次事件,聶某某在被他人毆打后還手,過錯更小。 導致雙方爭吵的原因,是聶某某嫌對方說話聲音大。 先動手打人的一方,情節肯定更為嚴重。 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在不構成輕傷的情況下,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違法行為, 根據情節不同,對先打人者拘留,對后打人者不予處罰,符合公眾對于此類是非的樸素認知。
被打了能不能還手?還手了算不算互毆?網友們總喜歡討論這樣的問題。 其實,具體問題必須具體分析, 沒有一概而論的普適結論。此案中,經就醫檢查、傷情鑒定,雙方身體均有不同程度手抓傷痕,但均不構成輕微傷。打人者打得不算重,還手者還得也有度。 被人毆打后還手,在必要限度范圍內,沒有傷人的主觀故意,且到案后主動認錯,屬于情節特別輕微,可以免罰。但網友不應據此認為“還手一定不罰”,進而實施錯誤行為。
如果拋開具體案件情節,談“被打了還手算不算互毆”,大抵是不可能準確的。比如,被打了,是怎樣被打?為何被打?誰挑撥的誰?還手,又是如何還手?手段是否過激?只有真正貼近事件,從多角度深入了解事件,而不是片面聽信其中一方的說法,才更有可能做出客觀公正的判斷。
作為近期網上熱門事件,天津鐵路警方對此案的處理,是一次適時的網絡普法。為了免受正在進行的侵害而采取的制止違法侵害行為,不屬于違法行為,該正當防衛時就正當防衛,相信警方會依法處置。但是,不要事先挑撥、故意挑逗他人對自己進行侵害,更不要在還手時采取過激的手段,否則也必須為自身違法行為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