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恒,張 森
(1.貴州省畢節(jié)市納雍縣張家灣鎮(zhèn)人民政府,貴州 納雍 553313;2.黔東南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0)
寵物已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貓具有衛(wèi)生、安靜等特點,成為都市人寵物飼養(yǎng)的首選,飼養(yǎng)數量逐年增多。但同時由于寵物主對貓生活習性了解不足以及疏于照料等,臨床上貓膀胱結石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已成為貓的多發(fā)疾病之一。貓膀胱結石以排尿困難、尿閉、排血尿等為臨床特征[1],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貓的慢性腎功能衰竭,危及生命[2]。本研究對臨床上診治的一例貓膀胱結石的診療經過與體會進行分析和總結,以期為該病的日常預防和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2018 年貴州省畢節(jié)市納雍縣居民李某帶來一只中華田園貓,5 歲,雄性,體重4.7 kg,營養(yǎng)狀況良好。測量體溫為38.6 ℃,主訴近一周發(fā)現該貓總是作排尿姿勢,但是排尿量少,并且有時會排血尿,精神焦躁不安,食欲變差,不愿走動,常舔舐尿道口。根據患貓的臨床表現和主訴,初步懷疑為膀胱結石。
該患貓體溫38.6 ℃;讓患貓呈站立姿勢,觸摸膀胱敏感、充盈,擠壓膀胱時有血尿排出;皮膚回彈緩慢,有輕度脫水的癥狀。
取后肢隱靜脈血液1 mL用于血常規(guī)檢查,2~3 mL離心后取上清液用于生化檢查。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紅細胞高于正常值,說明患貓體內有炎癥反應,并有一定程度的脫水。血液生化檢查結果顯示,雖然血糖有升高,尿素降低,但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SDMA)在正常值內,說明腎臟還沒有嚴重的損傷。
由圖1 可知,B 超可以看到有細小回光體。由圖2 可知,X 光片中膀胱中顆粒不清晰。

圖2 DR 檢查
膀胱穿刺取出尿液,進行尿液鏡檢及尿液pH 檢查,經鏡檢發(fā)現尿液中有磷酸銨鎂結晶,且尿液pH呈堿性。
經以上各項檢查結果分析,確診為輕微的磷酸銨鎂結石。
膀胱結石治療可采用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該病例貓的結石顆粒較小,故而采用保守治療。
剃毛,消毒,避免感染,給導尿管上涂利多卡因膠漿,再將導尿管旋轉慢慢插入,碰到有阻力感,用注射器邊往導尿管內注射鹽水,邊繼續(xù)慢慢插入。插入后用0.9%的溫生理鹽水與0.5%甲硝唑溶液反復沖洗膀胱直到液體清亮,導尿管可以留置2~3 d。
從以上的診斷結果來看,患貓主要是膀胱結石堵塞尿道,并伴有炎癥、脫水以及血尿等并發(fā)癥,因此以化石及利尿、消炎、補液、止血為治療原則,具體用藥方案如下。①貓用利尿通,口服,1片/次,2次/d,尿閉癥狀消失即可停藥。②拜有利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0.05 mL/kg,1 次/d,連用3 d。③尿痛舒,口服,100 mg/次,2 次/d,連用1 d。④止血敏,皮下注射,每次0.1 g/kg,1 次/d,沒有尿血情況后可停用。⑤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維生素C 注射液50 mg;輔酶A 注射液50~100 U;三磷酸腺苷注射液0.5 mL,混合,靜脈輸液,1 次/d,連用3 d。
1)多喝純凈水,盡量不要喝礦泉水。如患貓不愿意飲水,可強制喂水。
2)給予富含維生素A 的食物。如豬肝、雞肝或蛋類,少喂食奶制品和水產品,避免攝入過量的鎂、鈣、磷。
3)加強患貓運動。如寵物主人可多陪貓玩耍,有助于患貓多排尿,排出結石。
4)盡量喂食處方糧。貓糧可用水泡,增加患貓的飲水量。
按照以上方案治療3 d 后,患貓尿血癥狀消失,排尿情況明顯好轉。寵物主選擇出院。每天口服尿痛舒,配合口服中成藥復方金錢草顆粒。15 d 復查,各項指標基本正常。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寵物貓的數量越來越多,但是由于對貓生活習性缺乏認識以及疏于照料,貓膀胱結石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成為貓的常發(fā)病。膀胱結石的發(fā)病機理尚不完全清楚,與多種因素有關。第一,可能與泌尿系統(tǒng)炎癥有關。當尿道黏膜發(fā)生炎癥時,尿液pH 發(fā)生變化,堿性更有利于無機鹽的析出,析出的無機鹽與脫落的上皮組織、黏液、纖維蛋白質、血凝塊等粘合,從而形成膀胱結石。第二,與日糧有密切的關系。長期飼喂高蛋白質、高鎂的食物,必然引起尿液中含氮化合物含量升高,含氮化合物最后降解為銨離子,同時伴隨著尿中的磷酸根離子、鎂離子、銨離子的升高,很容易形成磷酸銨鎂結晶體,產生結石,阻塞尿道。此外也有研究表明,結石的形成與日糧中鈣磷比例失調有密切的關系,當日糧中鈣磷比例過低,鈣的含量不足時,就會導致腸道中磷的吸收增加,進而導致尿液中磷含量升高,增加了磷酸鹽結石的風險[3]。第三,與貓飲水量不足有關。飲水不足容易引起尿液量少,濃縮,尿液中礦物質濃度相對較高,形成結石的概率會大大提高。此外,由于飲水量不足,尿液量少不足以刺激排尿神經反射,因此尿液在膀胱中潴留的時間也相應變長,為無機鹽的析出沉淀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促進了結石的形成[4]。
由于雄雌泌尿系統(tǒng)結構的不同,母貓尿道結石易于排出,而公貓尿道狹窄,尿道結石不易排出[5]。因此,臨床上公貓膀胱結石的發(fā)病率遠高于母貓。李思遠等[6]收集了8 例貓膀胱結石病例,其中公貓占75%,母貓占25%,統(tǒng)計還顯示,膀胱結石的發(fā)病與是否閹割無顯著相關性。飼喂干貓糧更易發(fā)生膀胱結石,發(fā)病率高達75%,并且更容易復發(fā)[7]。李思遠等[6]對8 例貓膀胱結石病例中的結石進行成分分析,發(fā)現磷酸銨鎂結石占比為75.0%,草酸鈣結石占比為12.5%,磷酸銨鎂和草酸鈣混合結石占比為12.5%。
貓膀胱結石主要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2 種方法,當結石較大,在尿道完全阻塞疏通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應及時采取手術治療。但是手術治療對動物機體傷害較大,并且尿道手術治療存在易發(fā)生手術部位漏尿、創(chuàng)口長期不愈合、術部炎性反應或炎性增生而導致尿道狹窄或堵塞,從而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8]。保守治療主要是針對結石較小或者尿道沒有完全阻塞的情況。該病例結石小,故在抗菌消炎的情況下,用藥物溶解結石,同時使用利尿劑增加尿量,降低尿液中無機鹽的濃度,促進結石的排出,通過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統(tǒng)計表明,貓膀胱結石復發(fā)率高達30%[9],這與日糧、飲水,甚至和貓的心理性因素都有密切關系。因此,要科學飼養(yǎng),定期檢查,避免結石的發(fā)生,如果發(fā)生,早發(fā)現,及時治療,避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