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陸曉如
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王巍英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石油女工的巾幗風采。

●王巍英強化自身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 供圖/吉林油田
10 月23—26 日,中國婦女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近1800 名中國婦女十三大代表和90 名特邀代表,肩負著億萬婦女的重托出席大會。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儲運銷售公司輸氣一隊隊長王巍英名列其中。
三十年多年如一日,王巍英從一名普通化驗女工成長為化驗班班長,又從班長走上了副隊長、隊長的崗位,獲得過吉林油田“勞動模范”、松原市“職業道德建設十佳標兵”、中國石油“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等諸多榮譽稱號。今年,她代表石油女工,走進了人民大會堂!
把時針撥回到1989 年的冬天。一場大雪覆蓋了吉林油田儲運站北油庫。凜冽的寒風中,一個瘦高的身影認真清掃著積雪。她就是油庫化驗員王巍英。
二十幾歲的她,每天基本上第一個到儲運站,擦拭設備,收拾衛生。“我一參加工作,就從心里把單位當作了自己的第二個家。”王巍英回憶說。
當時的她,剛剛接觸化驗工作。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她購買了大量的書用于自學,同時虛心向同事請教。很快,她就成了業務骨干,不久后擔任化驗班班長,一干就是8 年。
“不論在什么崗位上,王巍英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工作熱情,勇挑重擔,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儲運銷售公司黨委書記徐可欣說。
此言不虛。
因工作突出,王巍英2002 年開始擔任江北輸油隊副隊長。從化驗班班長到輸油隊副隊長,身份變了,工作任務也變了。怎么才能履行好新的職責使命?
“打鐵必須自身硬!沒有過硬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是勝任不了領導崗位的。”王巍英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并付諸行動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泵房、加熱爐的操作全過程,她每天到現場和大家一起實際操作,不懂就問。僅僅幾個月時間,她就熟練掌握了輸油隊的工藝流程、各崗位的操作規程,以及事故判斷和處理方法。一次,她發現1 號泵出口壓力降到了0.2 兆帕,經查是過濾缸堵了。她立即組織清洗,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生產。
隊容隊貌可以說是輸油隊管理水平最直觀的反映。但是,投產之初的江北輸油隊,由于施工剛結束,整個工作區磚頭、瓦塊到處都是。“當時我就想,輸油隊要搞好生產,也要搞好隊容隊貌建設。無論面臨多么大的困難,都不能亂糟糟的讓人看笑話。”王巍英回憶說。
搬磚搬瓦,除草平地……都是體力活。但當時輸油隊里女員工多,男員工只有兩名。怎么辦?她帶著大家加班加點地干,硬是一點兒一點兒把工作區收拾得干干凈凈,同時沒有影響生產有序開展。江北輸油隊面貌煥然一新,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好評。
2019 年,王巍英調到儲運銷售公司輸氣一隊擔任隊長。工作剛開展不久,她突患疾病,檢查后醫生說要做手術。但她放心不下隊上的工作,就想著再等等再等等。而這一等就是兩年,直到2021 年12 月末才做了手術。
手術后,她只在醫院住了3 天,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我知道術后應該好好休養,但隊上的工作我不放心,也放不下心。只要責任一日在身,我就絕不能松懈。這是對公司、對黨組織必須負的責任!”王巍英說。
每到供暖季,就是王巍英工作壓力最大的時候。因為輸氣一隊是吉林油田外輸天然氣的窗口單位,承擔著松原地區、大安地區和吉林油田內部等用戶的工業和民生用氣,負責管理著8 條共計178 公里的輸氣管線。一旦輸氣環節出現問題,就將影響諸多下游用戶。
2021 年11 月23 日,輸氣一隊1 號調壓橇發生故障。王巍英聽到消息,連夜趕到現場,成立臨時應急小組,指揮搶修工作。為了不影響下游用戶正常用氣,年近50 的她和多方隊伍一起奮戰了一天一夜。盡管腳被凍得沒了知覺,她還是堅持到了最后。“雖然我不再年輕,但我仍然有戰勝困難的決心。”
2022 年11 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她帶隊值班,連續40 多天沒有回家。那段時間,她的血壓很不正常,但仍堅持徒步進行巡線,做好各項檢查,甚至在化驗員被封閉在家時迅速頂崗。儲運銷售公司生產科準備換人來值班,但她考慮到冬季保供至關重要,沒有回家,一直堅持到了疫情解封,確保了非常時期的安全生產、平穩供氣。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集體強不強,全靠領頭羊。
王巍英深知,一個過硬的站隊必須是一支敢于打硬仗、政治素質優良、業務水平高超的團隊。而能否帶領出一支這樣的隊伍,自己得先有一身過硬的基本功,讓隊員們信服。“我首先重視鉆研業務和積累經驗,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加強自身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干好本職工作,更出色地完成各項生產任務。”
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王巍英熟練掌握了輸氣隊各個崗位應知應會的技能和本領。在學以致用的同時,她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隊員們。為帶動大家的學習熱情,她經常組織班組成員進行實際操作演練,以練促學,在現場查找不足并及時糾正。
2023 年以來,儲運銷售公司全面采取QHSE 管理體系。王巍英積極組織全隊員工學習QHSE 管理體系、應用操作規程、規章制度以及《安全生產法》。重點選擇《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現場檢查表》《作業指導書》《崗位職責》等實操性強的文件,組織員工反復學習,要求員工牢記在頭腦中、落實在實際工作中。
當表率、做示范、走在前,大家學習熱情不斷高漲。上班路上,員工們默默地背誦相關知識;在崗位值班中,手里拿的是生產方面的書,過去偷偷看閑書、嘮閑嗑的現象不復存在。“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班組成員的業務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王巍英高興地說。
百花齊放春滿園!員工張松秋在儲運銷售公司舉辦的技能大賽中連續三年獲得“輸氣工第一名”,員工鄭偉琳在全國職工技能大賽中喜獲“采氣專業集體三等獎”,3 名員工因工作能力突出被聘為技術員……
如今的輸氣一隊,已經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攻關、特別敢擔當的優秀員工隊伍,先后獲得了吉林油田示范站隊、吉林省三八紅旗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多項殊榮。
懷一顆初心、守一份使命!王巍英不僅帶著隊員們全力向前奔,而且“在其位就要謀其職。作為領隊人,我要負責好我的團隊,不僅在工作上,還在生活上。”
她把員工當親人,傾心傾力為員工辦實事。每逢節假日,她主動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買菜幫廚,為在崗的員工蒸饅頭、包餃子。疫情封控期間,她千方百計改善伙食,提升員工的生活質量。
員工們跟王巍英的感情很好,親切地稱她為“暖心大姐”,有時也戲稱她是“婆婆嘴”——為了安全生產,她成天碎碎念。
“作為生產單位,‘平安經’這本安全寶典可不能丟。所以平時工作,我就看到哪說到哪。我希望作為這個大家庭的家長,能教育他們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王巍英說。
平時誰的安全業務學習、測試不過關,王巍英就找他們談心,進行輔導。平時隊里誰家有事,或者誰帶著情緒上崗,她就發揮“知心老大姐”的作用,替他們分擔解憂。
令鄭偉琳記憶深刻的是,隊上一名員工要去英臺采油廠值班,但家里突然有了急事去不了。這名員工急得要哭了,因為輸氣隊員工少,一個蘿卜頂一個坑,沒有人可以替她。王巍英知道后,立即找到她,安慰她,讓她不要著急,并主動放棄自己的休假時間替她值班。“王大姐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鄭偉琳說。
以真心換真心。王巍英是同事們交口稱贊的好大姐、好黨員、好隊長,也是愛人眼里的好妻子、公婆心里的好兒媳。
王巍英是1989 年結婚的,婚后一直與公婆住在一起。一起生活,難免鍋蓋碰鍋沿。但是,從結婚到現在,她從沒和公公、婆婆紅過臉。“百善孝為先。老人那么大歲數了,不要和他們較真。說對了就聽著,說不對了也不用辯解。過日子哪能計較那么多。”她經常跟單位的姐妹們這樣說。
1998 年,她的婆婆被查出了乳腺癌。因為怕花錢和思想負擔,老人拒絕接受手術治療。這可急壞了王巍英。她同愛人商量,把家里積攢的1 萬元錢拿出來給婆婆做手術,接著又做通了婆婆的思想工作。最終,婆婆做了手術,而且很成功。
手術后,婆婆吃不慣醫院的飯菜。她就每天早起去市場買菜,回家做好后送到醫院。婆婆沒胃口,她就一邊勸一邊喂。有時婆婆心情不好大發脾氣,她雖然覺得很委屈,但還是忍了下去,勸自己要體諒老人。
同病房的一位患者看到她悉心照顧老人,深受感動,說:“到啥時候都得是閨女,兒子不行啊,兒媳婦就更不用說了。”婆婆笑著說:“這就是我的兒媳婦。”那位患者聽了非常尷尬,急忙說:“看不出,看不出……”
2022 年,王巍英的公公突然得了一種怪病,正走路時突然就摔倒了。她愛人不在家,婆婆年紀又大,她急忙打車把公公送到了醫院,攙扶著老人樓上樓下一樣一樣地檢查,直到確診。辦好住院手續,她已經累得不能動彈了。公公心疼地對她說:“孩子,累壞你了。”她卻笑著說:“不累,這都是我應該做的。”現在,她的公公已經康復出院了。
有句話說得好: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
記得有一天晚上,單位值班調度給她打電話,說加熱爐回流流量計突然不轉了,當班員工處理不了。聽完后她非常著急,但天黑了沒有通勤車。她的愛人剛下班回到家,雖然很累但說:“別著急,我開車送你去看看。”
去年,王巍英的腰出了問題,腰椎間盤5、8、10 節膨化突出。最嚴重的時候,她連床都上不去。醫院給她開了臥床全休10 天的病假,但她沒有休息,堅持上班。愛人既生氣又憐惜,說:“不想要命了是不是?!再這樣你就搬到單位去算了……”話雖這樣說,但一有時間,愛人就幫她進行烤電治療,減輕疼痛。
今年元旦,王巍英生病了,高燒39度。當時已是晚上7 點多,婆婆不顧自己的身體,堅持陪她去醫院。因為生病,她吃不下米飯,婆婆就給她煮了熱湯面。當婆婆把熱騰騰的面條端到她面前時,她感動得掉下了眼淚……
巾幗建功,既愛崗又愛家,既很好地履行了崗位職責又照顧好了家庭。寒來暑往,年復一年,王巍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石油女工的巾幗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