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德 市 鼎 城 區 農 業 農 村 局 阮華全
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朱慧 丁進亞 粟紹軍
為進一步豐富常德香米的品種結構,滿足消費者需求,2020—2022年,常德市組織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示范種植玉針香5400公頃,探索積累了玉針香高產保優保純栽培技術。
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玉針香在湖南省作雙季晚稻栽培,為確保在9月15日前安全齊穗,湘北地區宜在6月15日前播種。根據晚稻栽插方式,采用拋秧育秧軟盤或機插秧育秧硬盤育秧,每667平方米大田按2.3萬~2.5萬蔸準備育秧盤,用種量2.5~3千克。播種前曬種1~2 天,經清選、消毒、浸種催芽后播種。為控制秧苗生長高度,在秧苗1葉1心時,可結合病蟲害防治、葉面施肥等,每667平方米秧田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00~150克,對水100千克進行噴霧,使秧苗矮壯,便于機插秧作業和穩蔸拋栽。苗床期間注意防治薊馬、稻瘟病等病蟲害,注意施好斷奶肥、送嫁肥。
2.及早移栽,合理密植 大田翻耕深度為25~30厘米,結合底肥深施,將泥土整細、整平。秧齡最長不宜超過35天,最好在7月20日前完成秧苗移栽。機插秧株行距為16.5×20厘米,每穴插4~5株苗;每667平方米拋秧2.2萬~2.4萬蔸、移栽基本苗10萬~12萬株。機插秧時,田間應保持薄水層,防止機插秧苗失水。拋秧田應盡量排干水,減少秧苗缽土的入泥阻力,同時防止水層過深造成高溫“煮苗”,拋栽后露田1~2晚,待秧苗穩蔸扎根后再復水追肥。
3.科學施肥,平衡施肥 每667平方米施用45%復合肥30千克,結合大田翻耕時深施作基肥;移栽后2~3 天,每667平方米施尿素4~5千克、氯化鉀4~5 千克作苗肥,促進分蘗;拔節和幼穗分化期每667平方米施5~7千克氯化鉀作穗肥,不施或少施尿素,以防倒伏;始穗期每667平方米噴施“谷粒飽”50克,促齊穗、壯籽粒、防早衰。
4.科學灌溉,抗旱保苗 薄水或淺水移栽,保持4~5厘米水層活蔸,1.5~2厘米水層促進分蘗。當苗數達到每667平方米約25萬苗時曬田,曬至田中微裂、白根跑面時即可。曬田復水后,保持足水抽穗、干濕壯籽,成熟期間不宜過早斷水,以在收獲前5~7天斷水為宜。
5.綠色防控,減量增效 玉針香的主要病蟲草害為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水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稗草、千金子等“三病三蟲兩草”。推廣種子消毒、深耕灌水滅蛹、性誘劑和太陽能殺蟲燈誘殺、生物農藥等技術,實行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在當地植保部門的指導下科學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實現農藥減量增效,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和休藥期,確保稻米質量安全。
1.科學安排品種搭配 玉針香在湘北地區作雙季晚稻栽培,其前茬早稻品種盡量選擇生育期在106 天之內的中熟或早熟品種,最好在7月15日前收獲,確保玉針香在7月20日前栽插,縮短秧齡期。若玉針香抽穗揚花期遇高溫干旱天氣,將影響結實率和產量,應盡量避開高溫干旱天氣。
2.防止混雜 一是集中連片種植防混雜。選擇土壤肥力水平適中、排灌方便、機耕道暢通、相對集中連片的區域建立玉針香種植基地。二是生產作業防混雜。在玉針香種植的各環節,避免與同區域、同時期其他水稻品種的農事作業相串、相混。三是人工除雜保純度。在秧苗分蘗初期和收割前進行人工除雜,去除田間自生苗、雜株、稗草等,保證大田純度。
3.低溫恒溫儲藏 在稻谷黃熟期避開雨天收割,及時晾曬或烘干,防止霉變。為降低稻谷儲藏期間的呼吸代謝速度,減緩入倉的玉針香谷粒香味散發,要將稻谷含水量控制在13.5%以下,存放在低溫恒溫庫保鮮儲藏,儲藏溫度控制在14~18℃,確保稻米的香味和品質。建議將稻谷儲藏3個月以上再加工為宜,否則會降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