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蘇省張家港市常青藤實驗學校初三(8)班 曹藝凌
每逢駕車經過高架,母親就指著那尊黑白的雕像對我說:“那是‘騰飛’,是你爸設計的。”母親臉上揚起驕傲的微笑。于是我那會兒逢人講“那‘騰飛’是我爸設計的”。所有人都對我哈哈直笑,父親說:“你看我的女兒,多會說話。”后來知道,父親是做規劃的,而非那尊“騰飛”的設計者。
隨著年齡增長,我思想變得成熟了,開始對父親有了新的認識。四年級我們搬家,家人們聚餐說笑。可偏在燈火祥和中,父親與一位中年男人起了爭執,借助酒勁摔了碗碟,幾個人又鬧哄哄地掐到門外去。我在樓梯口露出半張臉目睹鬧劇,心里說不出的滋味。
“咋感覺自從搬家后,女兒和我不親近了呢?”在餐桌上,父親發出了一聲嘆息。因為那出“鬧劇”,我幾乎沒再和父親說過話。父親小心翼翼地看向我,我卻低頭扒著飯,不理會父親略帶“討好”的目光。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我和父親似乎始終親近不起來。
一晚,我將一張學校下發的小單頁攤在餐桌上。
“家長進校園主題活動,需要家長根據自己的職業特長申請去班級演講……”我對母親講。
“讓你爸去。”母親拍拍我,朝坐在沙發上的父親點點頭。
讓他去,他行嗎?我隨母親的目光望去。父親說:“嘿,這有何難?那老爸就作個關于規劃的演講吧。”他把那張紙接過,自信地寫起來。
演講的日子到了,父親身著干練的西裝走進班級。
“親愛的同學們,我是曹藝凌的父親。作為城市規劃方面的從業者,我將給大家介紹什么是環境規劃,以及景區、城市植被規劃分布的學問。”他拉長手中的教棒,輕輕敲下電子白板。
“同學們,熟悉香山景區嗎?”父親回過頭掃眼班級,“去玩過嗎?那就是我規劃設計的,朋友們記得常來。”父親環顧教室,雙手在白板上比畫,又自豪地拍拍自己的肩膀,眼鏡框下那雙攀附魚尾紋的小眼睛竟生動起來。
演講接近尾聲,一束橘黃色的霞光照進教室,父親在這霞光中鞠了一躬,揮了揮手,大步走出教室。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父親鮮活生動的活力。
回家,我應該向父親微笑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