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吐玫瑰色蠶絲的蠶寶寶
江蘇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學院/農業農村部蠶桑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譚安江教授團隊,首次實現了在家蠶體內合成植物化合物甜菜紅素。
這種甜菜紅素主要通過家蠶幼蟲的絲腺合成和積累,并隨著吐絲過程分泌到蠶繭中。該技術首次把植物體內的合成路徑搬到動物體內,在家蠶體內構建天然生物反應器,開展跨物種的天然化合物制備。
“輕點手腕即可導航”的
可穿戴設備
美國萊斯大學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基于織物的可穿戴設備,通過加壓空氣“敲擊”用戶的手腕,用戶可在較短時間正確理解設備告知的方向,并成功導航至目的地。該設備由紡織材料制成,可無縫集成到服裝或其他可穿戴設備中。在現實場景中,設備接收和解釋導航觸覺線索方面的準確性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