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重潤 黃思賢



我們的煩惱
氛圍安靜、光線充足的教室能為我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而開窗通風時,教室里的卷拉窗簾總是隨風擺動,不僅會發出“噼啪”的響聲,還容易拍打到窗邊的同學。大家想了許多辦法,如用水杯、厚書本、文具盒等重物壓住窗簾下擺,雖然有一定效果,但風力稍大時,重物極易被掀翻,產生新的噪聲。卷拉窗簾如何才能乖乖聽話呢?
體育課上產生的靈感
體育課上,老師組織同學們玩“手拉手”的游戲,我們從中得到啟發,想設計一種防風固定扣,把窗簾和墻面“連接”起來,起到固定窗簾的作用。同時,這款防風固定扣還要簡單美觀、方便移除。
簡單的作品結構
防風固定扣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吸附裝置,負責“吸”住墻面;二是掛扣裝置,負責“抓”住窗簾桿;三是連接緩沖裝置,連接窗簾和固定扣,對風力有緩沖作用。
不簡單的制作過程
這個作品構造雖然簡單,但為了達到良好固定、簡單美觀、方便移除的效果,我們進行了多次探究。
(一)探究吸附裝置
我們采購了不同類型的吸盤,對比各種吸盤的吸力和操作難度。磁力吸盤(如圖1)吸力強,但需要吸附在鐵片等金屬材質上,不便于移動;蘑菇頭吸盤(如圖2)吸力稍弱,但輕便、成本低,便于移動;橡膠吸盤(如圖3)吸力強,但不方便與窗簾桿連接。經過比較,我們選擇了蘑菇頭吸盤和磁力吸盤繼續下一步探究。
(二)探究掛扣裝置
我們收集了各種夾子,比較不同夾子對窗簾桿的抓力和可操作性。經過實踐,我們發現辦公用長尾夾(如圖4)能較好地夾住窗簾桿,但需要很大力氣才能打開,不適合低年級學生使用。H形卡扣(如圖5)能夾住窗簾桿,但不能連接吸盤。朱膽扣(如圖6)和被套防風夾(如圖7)既能夾住窗簾桿,又能與其他裝置連接。
此外,我們還從甲蟲“天?!保ㄈ鐖D8)的腿獲得靈感,設計制作了“甲蟲夾”(如圖9)。但受材質的影響,“甲蟲夾”的抓力不強,容易脫落。
我們綜合考慮夾子的抓力、與吸盤的可連接性、操作的便捷性以及制作成本等,最后選擇朱膽扣、辦公用長尾夾、被套防風夾繼續開展研究。
(三) 探究連接緩沖裝置
1.直接連接
將辦公用長尾夾、被套防風夾等分別與磁力吸盤、蘑菇頭吸盤進行組合(如圖10),均能固定窗簾。但在使用過程中,夾子容易從吸盤上的掛鉤脫落,對風力的緩沖效果不是很好。
2.通過開口鐵環連接
先用朱膽扣“抓”住窗簾,再用開口鐵環將蘑菇頭吸盤和朱膽扣連接在一起(如圖11),這樣既固定了窗簾,又有效減緩了風力。
期待更完美的作品
“朱膽扣+開口鐵環+蘑菇頭吸盤”的創意組合實現了對卷拉窗簾的有效固定,具有方便移除、簡單美觀、成本低廉的優點。
若是吸盤底座能實現360度旋轉,防風固定扣的安裝就不會受位置限制,使用更加方便。
老師推薦理由:
同學們觀察細致,能夠積極思考進行創意組合設計。該作品看似簡單,但能很好地解決實際問題,且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已經在學校教室和圖書館等場所得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