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分析法國數字圖書發展經驗,為促進我國數字圖書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借鑒。文章梳理法國數字圖書的發展概況和主要分類,剖析其出版現狀和發展特征,發現法國各類圖書數字化差異較大,數字圖書和傳統紙質圖書協同發展,有聲書市場增長迅速;政府制定和完善各項法律法規、出版行業推動數字化標準體系建設,共同為數字圖書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保障;重視技術投入和數字平臺建設;積極探索社交平臺與新技術的應用與融合。我國數字圖書出版行業可充分借鑒法國數字圖書發展經驗:完善數字出版標準體系的建設、提高數字出版的技術投入、加強數字出版行業規范,以推動傳統圖書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工作,實現我國數字圖書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文化數字化轉型戰略目標的落實。
關鍵詞:法國數字出版;數字圖書;數字出版;有聲書;數字出版平臺;數字教材
D01:10.19619/j.issn,1007-1938.2023.00.069
作者單位:上海交通大學期刊中心
數字圖書出版主要指利用數字出版技術對出版業的各個流程進行改造,包括數字化的創作、數字化的編輯加工、數字化的復制發行、數字化的閱讀消費等。[1]與傳統的紙質出版物相比,數字圖書更符合當下讀者的閱讀需求,紙質圖書的數字化進程成為必然趨勢。本文討論的數字圖書是紙質圖書的數字化產品,包括電子圖書、有聲書和以互聯網為基礎的融合了多媒體的新形態圖書。[2]作為傳統出版大國,法國登記在冊的出版機構超過8500家,獨立書店約3500家。[3]圖書出版是法國第一大文化產業,其數字化轉型涉及出版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及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如何平衡紙質圖書和數字圖書在出版產業鏈中的利益分配?如何加強數字圖書的著作權保護?如何對抗谷歌、亞馬遜等國際公司在法國出版領域的強勢擴張? 如何兼顧數字化時代的弱勢讀者群體?在法
國政府和出版業的積極作為和實踐下,上述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法國數字圖書產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優質內容供給不斷增加,市場展現出巨大的活力,形成了獨立自主的產業鏈,且隨著新技術的應用,紙數融合更加流暢,圖書形態更加豐富,產業發展迅速。 盡管我國與法國的數字圖書市場存在一定差異,但法國在堅持重視文化建設等方面與我國的文化政策有很多相似之處。法國數字圖書出版的發展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一、法國數字圖書的發展概述和主要分類
數字技術的發展給出版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法國政府和出版企業積極應對,發展符合其國家、市場和讀者需求的數字圖書。
1.發展概述
1998年,數字圖書首次出現在法國圖書
市場,[4]法國政府將其劃分至電子服務業,要求征收19.6%的增值稅。由于生產成本高,數字圖書市場售價遠遠超過紙質圖書,數字圖書市場發展緩慢。2012年,法國政府將數字圖書的增值稅率降至與紙質圖書相同的稅率(5.5%),明確了數字圖書文化產品的屬性,同時政府和出版業共同努力,推動數字圖書產業發展。法國的數字圖書進入快速發展期。圖1顯示了 2012—2021年法國數字圖書的出版情況。根據法國出版商協會(Syndicat national de Fedition,簡稱 SNE)公布的年度報告,2012—2021年,法國數字圖書的銷售額持續增長,從8200萬歐元增長至2.73 億歐元,年平均增速高達20%,銷售額占比從3.11%擴大至9.32%,2020年更是受疫情影響達到歷史最高值10.09%。所有在售數字圖書中,通過在線下載或流媒體付費使用和通過訂閱或銷售內容使用許可這兩種方式銷售的收入占據法國數字圖書銷售收入的97.8%,以CD、DVD、U盤等物理介質存放銷售的占比為2.1%,通過應用程序銷售的數字圖書僅占0.1%。[5]
2.主要分類
法國的數字圖書可分為四大類:大學專
業圖書、教材、文學圖書和大眾圖書。其中,大學專業圖書包括人文和社會科學、科學技術、醫學和管理類;教材包括向教育機構提供的電子教科書、向個人提供的學齡前數字資源等;文學圖書包括經典文學作品和現當代文學作品;大眾圖書包括兒童與青年讀物、漫畫、文獻、隨筆、時事、實用類、藝術類、宗教類、字典和圖集。圖2顯示了 2016— 2021年法國四大類數字圖書的銷售額及其占比。2021年,大學專業圖書的銷售額達到 1.83億歐元,占比為67%;教材的銷售額為 0.38億歐元,占比為14%;文學圖書的銷售額為0.32億歐元,占比為12%;大眾圖書的銷售額為0.19億歐元,占比為7%。
二、法國數字圖書的出版現狀
法國對數字圖書的重點關注和投入主要集中在近十幾年,在較短的時間實現了高質量的發展成果,其出版現狀如下。
1.各類圖書數字化差異大
法國對待數字出版的態度比較謹慎,并沒有一味地追求全品類圖書的高數字轉化率,而是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發展數字圖書出版。 面向市場需求,根據不同圖書品類的特色,
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突出重點,擇優發展,鼓勵個性發展。
表1為根據法國出版商協會年度報告[5] 統計的2016—2021年法國四大類圖書的數字化比例。可以發現,四大類圖書的數字化差異較大,其中大學專業圖書的數字化比例最高。大學專業圖書的專業化程度高、出版門檻高、學術性強、讀者面窄,在傳統出版模式中受限制較多,其較長的周轉率和較低的動銷率令出版商望而卻步。而數字化技術利用平臺、數據庫等解決了庫存和周轉的問題,為大學專業圖書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故這類圖書在法國最早開始數字化,且逐步穩定發展。2021年,大學專業圖書在法國數字圖書市場的占有率超過60%,大學專業數字圖書的銷售額達到1.83億歐元,在數字圖書市場占絕對主導地位。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擴大,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成為教學改革的
大勢所趨,數字化教育變得不可或缺,數字教材隨之迅速發展。2015年,涉及法國眾多部委、機構與社會團體的“數字化教育計劃” (Le Plan Numerique)開始落實,其主要用于支持培訓教職員工、開發無障礙教育資源、資助購買硬件如計算機或平板電腦等,以及協助各地的創新性數字教育行動。2020年,法國教育部宣布在示范區(埃納省和瓦茲河谷省)實施“數字教育領域"(Territoires Numeriques Educatifs)行動,旨在通過從小學開始大規模實施數字教育實驗。面對法國數字教育建設的需求,數字教材積極響應,并在政策和技術的引領下快速發展。由圖2 和表1可知,在四大類圖書中,教材的數字化發展勢頭迅猛,數字化比例從2016年的 1.52%提升到2021年的12.00%,銷售額從 800萬歐元增長至3800萬歐元,極大地滿足了數字化教育建設的需求。2021年,數字教材的銷售額占比達到14%,隨著數字化教育
的持續發展,未來數字教材的銷售額有望繼續提升。
如圖2和表1所示,文學和大眾圖書的數字產品銷售額和數字化比例在2016—2021 年變化不大。文學和大眾圖書的內容大多側重娛樂性和消遣性,而這一類功能的實現,法國讀者更習慣通過閱讀紙質圖書來實現,故數字圖書的發展較緩慢。
2.數字圖書與傳統紙質圖書協同發展
圖書價值的核心在于內容。尊重圖書內容,選擇合適的出版形態,是法國出版業的一貫做法。經過長期的發展,法國出版業已形成良好的行業生態,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法國對數字圖書和紙質圖書實施相同的定價制度和稅收政策,并通過立法嚴格規定適用5.5%增值稅率的數字圖書的內容,防止出版商利用數字圖書的可更改性,不斷地在電子書上添加互動內容,甚至將其轉變成一個游戲,避免數字圖書對紙質圖書的惡性競爭。在嚴格的法律法規和優惠的財政政策保障下,在法國無論是紙質圖書還是數字圖書,其產業鏈各環節的參與者都能夠實現比較公平的利益分配。出版商提供高質量的內容生產,科技公司利用技術優勢賦能傳統出版,提高數字閱讀服務質量,各行業共同努力開拓新的市場,實現出版產業總利潤的提升。 例如,近年來,法國出版商協會與國家圖書館(Bibliotheque nationale de France,簡稱 BnF)、國家圖書中心(Centre national du livre,簡稱CNL)合作組織了 “無障礙閱讀” 活動,利用數字出版技術改善弱勢群體如視力障礙、聽力障礙等特殊讀者的閱讀體驗,讓他們也能及時閱讀到最新的圖書作品。在自愿的基礎上,出版商可將圖書作品上傳至
BnF的Platon平臺,由平臺將其改編為有聲書或包括大字體、AI語音合成和數字盲文等的無障礙閱讀格式。目前法國每年出版的新書中有8%通過數字技術被轉換為無障礙閱讀格式。[6]
法國通過實行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協同發展的戰略,使兩種出版方式優勢互補,實現內容資源共享,創造出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營造了良好的出版行業生態。
3.有聲書市場增長迅速
隨著人工智能和語音合成技術的逐漸成熟,有聲書的制作時間大幅度縮減,成本也隨之下降,有聲書成為數字出版新的發力點。 自2014年以來,法國有聲書的銷售份額每年都在增長,用戶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法國有聲書的銷售額占整個圖書市場份額的1% 左右。國際調查機構捷孚凱(Gesellschaft für Konsumforschung,簡稱 GfK)數據顯示,2020年法國有聲書市場共計實現1800萬次付費下載,相較2019年增長27%,累計銷售額達1.35億歐元,較2019年增長26%,[7]達到歷史新高。根據法國出版商協會、圖書館借閱權集體管理組織(l'organisme de gestion col?lective du droit de pret en bibliotheque,簡稱 Sofia)和法國作家協會(Societe des gens de lettres,簡稱SGDL)的聯合統計結果,2021 年法國新增有聲書付費用戶80萬人次,有聲書聽眾達到990萬人,有聲書的讀者比例達到15%,使用手機收聽有聲書的讀者比例更是達到60%。[7-8]
為促進有聲書市場發展,法國政府推出了包括稅收在內的各項支持政策。自2020年 1月1日起,有聲書也可享受5.5%的增值稅率優惠政策。此外,法國行業協會如出版商協會、孔雀筆協會(La Plume de Paon)等聯
合法國文化廣播電臺等相關機構,通過舉辦有聲讀物節(Le Festival du livre audio)等活動與研討會,以及提供有聲書立項基金等多種舉措,宣傳推廣有聲書,充分支持有聲讀物的發展。
在市場、技術和政策等一系列利好條件下,2022年法國的有聲書市場除了 Audiolib、Lizzie、Storytel等幾大本土平臺外,還迎來的新的外來競爭者Nextory。外來資本的投入也將為法國的有聲書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三、法國數字圖書的發展特征
法國人對紙質圖書情有獨鐘,法國圖書館借閱權集體管理組織關于法國人閱讀喜好的調查顯示,數字圖書早期在法國的接受度并不高,2012年僅有9%的調查者閱讀過數字圖書。[7]經過法國政府和出版行業的努力推廣,民眾對數字圖書的接受度顯著提高,數字圖書的讀者比例連續9年保持增長。圖3 顯示了 2012—2021年法國數字圖書讀者和手機閱讀數字圖書的讀者比例。數字圖書讀者占比是指調查中閱讀數字圖書的讀者在閱讀所有類型圖書讀者中的占比。手機閱讀數字圖書讀者占比是指在調查中用手機閱讀數字圖書的讀者在所有數字圖書讀者中的占比。
可以看出,相較于電腦等其他電子設備,數字圖書讀者大多傾向于用手機閱讀。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法國數字圖書讀者比例達到最高值26%。隨著手機數字閱讀功能的逐漸優化,用手機閱讀數字圖書的讀者比例更是顯著提高,從2012年的16%增長至2021 年的48%。法國數字圖書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以下舉措。
1.保障健康、穩定的發展環境
法國通過政府和行業兩個層面為數字圖書發展提供穩定、健康的發展環境。
(1)政府制定和完善各項法律法規
法國通過政府層面的頂層設計為數字圖書行業的發展提供指導,通過完善立法、行業規范與財政政策,營造穩健的發展環境。
2008年,法國出臺“2012年法蘭西數字計劃”,從國家層面明確了數字化發展戰略。 并在該計劃到期后繼續推出“法蘭西數字計劃 2012—2020”,繼續推廣數字化應用和服務。 2010年,法國通過《2010圖書規劃》提出傳統出版商的數字過渡策略,支持傳統出版機構數字化轉型,并啟動了全國范圍內的文本數字化項目和保護文化遺產數字化原創項目,如“數字圖書館加利卡”(Gallica)等。2015
年,涉及法國眾多部委、機構與社會團體的 “數字化教育計劃”開始落實,總投資超10億歐元,為教材數字化出版及課程數字化建設指明了方向。通過國家層面對數字圖書項目的扶植,鼓勵數字圖書建設,推動數字圖書產業發展。
為適應數字化和信息環境對出版業的影響和改變,法國積極調整和更新了相關法規。 2004年,法國出臺了《數字經濟信任法》(Loi pour la confiance dans Veconomie numerique,LOI n° 2004-575),嚴厲打擊數字產品盜版行為。2009年,法國推出《互聯網上作品保護與促進傳播法》(Favorisant la diffusion et la protection de la creation sur internet,LOI n°2009-669),旨在打擊數字產品的非法傳播和非法下載行為。2009年12月18日,巴黎高等法院依法判決谷歌公司的“谷歌數字圖書館”對法國馬蒂尼埃出版集團(HervG de la Martiniere) 法國出版商協會、法國作家協會“侵犯著作權”罪名成立,谷歌公司須向法國馬蒂尼埃集團賠償30萬歐元,并立即停止對原告的出版物的數字復制工作。法國通過此舉彰顯了其保護內容生產者數字版權的決心。2011年,法國開始實施《數字圖書定價法》 (Relative au prix du livre numerique,LOI n° 2011-590),也稱《數字圖書統一定價法》,明確了數字圖書概念,規定數字圖書定價和折扣辦法參照紙質圖書,定價權由出版社享有,零售商不得隨意進行打折銷售。[9]相關法律的出臺保護了圖書版權,明確了作為內容生產者的出版機構對數字圖書的定價權,為法國數字圖書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2012年,法國將針對數字圖書的增值稅率從19.6%降低到5.5%。同時通過多年的游說,終于促成歐盟成員國內針對數字圖書的
減稅政策。2018年12月4日,歐盟成員國正式對數字圖書實施降低或免除增值稅,掃除了數字圖書在歐洲銷售、推廣的障礙。2019 年12月28日,法國通過《2020年財政法》 (Finances pour 2020,LOI n0 2019-1479),進一步將圖書優惠稅率的適用范圍擴大到有聲書,助力有聲書的發展。
(2)出版行業推動數字化標準體系建設
以法國出版商協會為代表的行業協會積極響應,將國家戰略與各級出版商、發行商相連接,推動數字出版行業的規范發展。在發展初期,法國數字圖書的格式多種多樣,包括 PDF、ePub.JPEG、TIFF、PNG 等,標準各不相同,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其流通和共享。為了實現數字圖書標準格式的統一,由法國政府牽頭,于2008年成立數字委員會 (Commission numerique),邀請出版商、發行商、行業協會等參與,共同討論制定數字圖書行業規范和標準。該委員會于2013年發布ePub3格式標準,2016年發布Onix語言標準及應用。此外,數字委員會還定期組織講習班介紹行業標準化情況,發布數字圖書實踐指南等,指導出版商進行數字化建設,改善數字圖書服務。[6]
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法國的數字化標準體系建設效果顯著,基本解決了不同文檔的格式、標準差異問題,實現了資源的跨平臺發布和共享傳輸。例如,由媒體參與、出版集團牽頭、法國數家連環畫出版公司共同建立的連環畫數字出版平臺Lzneo,對在該平臺出版的連環畫格式采取統一要求,出版社加入平臺后,以PDF格式的形式上傳連環畫,讀者無須下載,付費后即可在線閱讀,極大地提高了閱讀的便捷性。
在法國政府和出版行業的努力下,法國出版機構參與建設的數字圖書生產和銷售平
臺越來越多,可供銷售的數字圖書數量不斷增加。如圖4所示,根據迪利康(Dilicom) 公司統計,2017—2021年,在大眾圖書領域,通過數字平臺菲尼(FeniXX)銷售數字圖書的出版機構增長至1571家,數字圖書銷售品種從28萬增長達到近43萬,[5]可供讀者選擇的數字圖書品種得到極大豐富,數字圖書市場蓬勃發展。
2.注重技術投入和數字出版平臺建設
法國的數字出版起步較晚,且一開始對國外技術依賴度較高,數字圖書市場主要被谷歌、亞馬遜等國際公司占據。但法國歷來堅定文化自信、自立,堅信獨立的數字閱讀生態系統對于圖書行業的重要性。自2004年 《數字經濟信任法》出臺后,法國開始重視對本國數字出版行業的發展建設,扶持和投資了一批本土的數字圖書平臺和數字出版科技公司,在生產、銷售、推廣及用戶終端等產業鏈上布局相關企業,以確保數字圖書產業鏈獨立、完整。
例如,法國最大的出版集團阿歇特 (Hachette)旗下的努米洛(Numilog)公司是法國最早的數字圖書出版平臺,成立于 1999年,是法國數字出版行業的先驅,可實
現傳統紙質圖書的數字化,以及數字圖書的銷售、網絡借閱及網絡推廣,憑借專業的技術服務和強大的銷售渠道,服務著法國的 2804個出版商和1068個圖書館。
創立于2007年的拓魚(Aquafadas)公司則是一家以數字技術驅動為核心,結合強大的交互式內容設計功能的數字出版平臺,其支持 ISO、ePub3、Ave、Web-Reader 等標準的數字內容創建,可實現從數字圖書生成到移動端App的一站式發布。目前,拓魚公司已在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出版的數字產品擁有超千萬的讀者,和包括Kobo、Kindle在內多個數字圖書平臺、出版機構,以及各類學校合作。拓魚公司十分注重科技創新和行業引領,是數字出版標準的積極倡導者和參與者,以及國際數字出版論壇 (ePub數字圖書標準格式研發者)和國際數碼企業聯盟(OpenEFT數字期刊標準格式研發者)的主要企業成員。
薇莉奧(Vivlio)公司,創建于2011年,是法國數字出版行業的后起之秀。其主要銷售數字圖書和電子書閱讀器,擁有大約100 萬種數字圖書,1萬種有聲讀物和一系列電子書閱讀器,是法語數字閱讀領域的重要公司。 它的目標是成為歐洲數字圖書的領導者,以
抗衡Kindle和Kobo的競爭,為讀者探索數字閱讀新體驗。該公司十分重視新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其數字圖書平臺支持自出版模式,以激發作者的創作熱情。目前正在開發一種更簡單的數字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 management,簡稱 DRM)解決方案。2022 年11月,其發布了新一代彩色墨水屏閱讀器 (法文名稱為Vivlio Color),這是法國自產的第一款彩色墨水屏閱讀器,可呈現4096種色彩,分辨率達到1072×1448像素。作為新興數字出版科技企業,薇莉奧公司得到法國政府的大力支持,獲得了科技部科技加速 (French Tech Acceleration)基金的支持。
以上述企業為代表的法國本土的數字出版企業為數字圖書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減輕了谷歌、亞馬遜等大型國際公司的數字出版企業對法國數字出版業造成的沖擊,確保了法國在數字出版領域的話語權,增加了數字圖書市場豐富性,保障了法國讀者的閱讀自由。
3.積極探索社交平臺與新技術的應用與融合
法國出版業非常重視社交平臺與新技術的應用與融合。2022年9月,法蘭克福圖書博覽會首次將TikTok作為其合作伙伴之一。 根據Gfk和Tikbook的統計,法國2022年銷量排名前30的暢銷書和Tikbook討論熱度前 30的圖書有近六分之一的重合率,《X間諜家族》(Spy X Family)、《凡人阿黛爾》 (Mortelle Adelle) 、《阿拉斯加桑德斯案》 (L'Affaire Alaska Sanders)等圖書榜上有名。 基于社交平臺的圖書內容分享可以給讀者帶來極大的參與感,關注、評論、轉發等社交元素大大提高了圖書信息的傳播效率,催生了基于內容分享的圖書網絡推廣,極大地促進了圖書網絡銷售。法國出版業很快意識到
社交平臺開展內容分享的推廣力量,紛紛應勢出動。例如,阿歇特出版集團注冊了 Tik- tok賬號,在上面進行內容分享,定期推送出版的圖書,通過發布主題如“文學季2022” (#RentreeLitteraire2022)等活動,開展圖書宣傳。法國的幾個大型數字圖書平臺,如FN- AC、Cultura等,也單獨開設了 Tikbook圖書專區來進行圖書推廣。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英文縮寫 AIGC)等新技術在數字出版領域的深度融合,法國出版業積極探索,以構建互動性更強、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數字閱讀體系。[10]例如,法國于 2020年開展的“數字教育領域”行動,以建立連貫高效的數字教育生態系統為目標,為參與成員提供帶有內容管理工具的資源平臺。 成員可在該平臺共享教育、教學和培訓資源。 教師可以利用平臺進行教材整合、修改和更新。學生和家長可以通過訪問教材及補充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所有用戶都可以對平臺的使用情況進行在線反饋、評價等。系統還可以利用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基于用戶反饋展開訓練,進行自我學習,進而實現自我完善與自我優化。
四、經驗啟示
我國十分重視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長期以來,做出了一系列推動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和頂層設計。2014年,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發布了《關于推動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2017年,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財政部下發了《關于深化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工作的通知》;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2022年,中宣部印
發《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同時,通過實施“國家數字復合出版系統工程”“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工程” “中華字庫工程”,建設“國家出版融合發展重點實驗室”等工程扶植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此外,國家及相關部門圍繞網絡信息安全、數字版權保護、數字出版標準等數字出版相關的重點需求,制定并出臺了相應的政策、規范和標準,例如2016年公布了《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2020年發布了《新聞出版數字內容對象存儲、復用與交換規范》,2022年公布了《數字出版內容資源管理通則》《數字產品形態及分類》等。
在國家持續大力發展數字出版產業,推進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背景下,我國的數字出版保持了良好發展活力。2023年2月16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2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21 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整體規模達到12 762.64 億元,比上年增加8.33%,其中網絡游戲收益2965.13億元,在線教育收益2610億元,網絡文學收益358億元。毫無疑問,我國的數字出版市場發展良好。但從目前發展態勢看,相比其他數字出版產業,數字圖書,尤其是傳統圖書的數字化轉型工作仍略顯薄弱,2021年數字圖書收益為66億元,占數字出版產業收益的0.5%,比上年增加6%,低于數字出版產業整體增幅。法國傳統圖書出版的數字化轉型及相關經驗,可以給我們提供諸多啟示,助力我國傳統圖書的數字化轉型有序發展。
1.完善數字出版標準體系建設
我國數字圖書存在格式多(包括CEG、PDG、CAJ、OCF、PDF、ePub 等)、元數據質量不高、難以檢索等問題,各個數字圖書
平臺,如掌閱、閱文、中文在線等,存在各自為戰的現象。雖然多元的格式有利于各平臺發揮各自優勢,形成特色服務,但在形成產業聚集和產生規模效益方面略有遜色。尤其是在國際傳播過程中,與國外數字出版商、出版平臺競爭時,由于缺乏統一的輸出機制和平臺,導致我國數字圖書版權海外保護存在諸多困難。此外,我國數字出版的相關標準與國際標準不接軌,[11]例如,國外數字圖書普遍采用BISAC分類法,而我國數字圖書沿用中圖分類法,這使得我國的數字圖書難以滿足國際化、規模化的服務需求。針對上述現象,盡管我國已經開展不少標準化建設工作,發布了關于CNONIX、ISLI、知識服務、內容資源數字化加工等一系列標準,但是這些標準較為分散,缺乏系統性、協調性,在覆蓋范圍上還不足以滿足全行業需求。[12] 我國可以效仿法國出版行業的做法,持續推進和完善數字圖書出版標準體系,建設布局更全、謀劃更遠的頂層標準體系,改善數字出版服務水平,實現數字圖書資源的跨平臺發布和共享,為傳統圖書的數字化轉型創造良好條件。
2.提高數字出版技術投入
以努米洛、拓魚、薇莉奧為代表的法國本土企業為數字圖書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眾多法國出版機構廣泛參與了數字出版平臺的建設和維護。我國的傳統出版企業雖然有數字化轉型的意識,比如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推出的“聚典數據開放平臺”,已經形成規模效應,具有很強的輻射力,總用戶數超過4800萬人,在起點讀書、得到電子書、七貓小說等近40個品牌互聯網應用中落地使用。[13]但我國紙質圖書的整體數字化比例較低,趙宏源調研了某出版集團旗下16家
出版單位銷售圖書的紙數同步情況,發現 160種圖書中僅有14種圖書實現了紙數同步發行。[14]同時數字出版技術人才占比較低,數字圖書的整體技術水平不高,新技術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非常有限。以新形態教材建設為例,除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有獨立的新形態教材開發系統外,其他出版單位均未建設獨立的技術系統,關于新形態教材建設的解決方案更多依靠外部單位,新形態教材建設進度緩慢。[15]面對新的技術浪潮以及日趨激烈的國際同行競爭,我國數字出版企業應該積極嘗試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提高數字出版的質量。
3.加強數字出版行業規范
法國傳統出版數字化轉型的成功離不開以法國出版商協會為代表的出版行業協會在規范出版企業行為方面的積極作為。法國出版商協會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性,監督數字圖書發展過程中出版機構、數字平臺、電商等企業的市場行為,引導各相關企業依法競爭,合規經營,維護數字圖書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我國傳統圖書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紙數價格不統一、侵權、盜版等不當行為,使得傳統出版機構對于圖書數字化有顧慮,妨礙了優質圖書的數字化推廣。[16]我國出版行業協會可以效仿法國出版行業協會的做法,做好政府與數字出版相關企業之間的橋梁,通過有效的行業規范約束企業,加強行業自律,打擊不當競爭行為,共同維護我國數字出版行業權益。
五、結語
法國數字圖書發展的成功經驗,對我國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
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壯大數字出版產業。傳統圖書的數字化轉型工作既是落實國家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數字時代讀者閱讀習慣改變的必要手段。通過分析法國數字圖書產業的發展概述和出版現狀,并合理借鑒其政府、行業、企業在推動數字圖書發展方面的相關經驗,為促進我國數字圖書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參考,并逐步實現我國數字圖書產業鏈轉型、升級,推動數字圖書出版高質量發展,助力“十四五”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目標的落實,打造中國數字圖書行業品牌,擴大中國數字出版的國際影響力,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呂志軍.數字出版對傳統出版業務流程的影響.大學出版[J].2007(2):36-37.
[2]郝振省.2007—2008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M].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
[3]王珺.法國圖書業現狀及行業政策研究[J].出版發行研究,2020(9):80-89.
[4]王吉英,崔曉依.法國數字出版發展路徑及對中國的啟示[J].法國研究,2021(3):57-64,102.
[5]Centre national du livre(CNL).Donnees cles[EB/OL]. [2023-01-18],https://centrenationaldulivre.fr/ donnees-cles.
[6]PLAS N.Lettres Numeriques:Rentree litteraire et accessibilite en France:les efforts se poursuivent. [N/OL],[2023/01/08],https://www.lettresnumeriques.be/ 2021/10/08/rentree-litteraire-et-accessibilite-en-france- les-efforts-se-poursuiven.
[7]SOFIA,SNE,CNL.Barometre des usages du livre numerique et du livre audio [EB/OL],[2022-11-18]. https://www.sne.fr/numerique-2/barometre-sur-les- usages-du-livre-numerique.
[8]王珺,陳貝.2020年法國出版業發展報告[J],印刷文化(中英文).2022(3):148-169,192.
[9]張瀟.法國圖書定價制度研究[J].出版參考,2022(5): 28-32.
[10] GIORDAN A.(Re)construire les connaissances Edu- quer et former:Les connaissances et debats en education et en formation[M].Auxerre:Editions Sciences humaines,2001:232-242.
[11]陳丹,鄭澤帆.中國數字出版產品“走出去”:現狀、挑戰與對策[J].科技與出版.2021,40(11):13-22.
[12]郎彥妮.推進標準體系建設助力出版融合發展[J],傳媒,2020(19):9-11.
[13]毛文濤.從《辭海》到“聚典數據開放平臺” [J].出版與印刷,2023(4):1-6.
[14]趙宏源.電子圖書與紙質圖書協同發展策略分析[J]. 出版與印刷.2022(5):63-73.
[15]譚文芳.高校新形態教材建設淺談[J],科技與出版,2022,41(9):86-92.
[16]姜威,許放.電子圖書產業競爭形勢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J].科技與出版.2019,38(5):73-76.
Research and Inspi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Books in France
ZHANG Xiao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ing experience of the digital books in Franc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gital book market.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verview and main classifications of the digital books in France,analyzes their publishing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and find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gitiz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books in France.Digital books and traditional paper books are developing together,and the audiobook market is growing rapidly;the government formulates and improves various laws and regulations,and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standard systems to ensur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books;the technological investment and digital platform construction are emphasized;the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ocial platforms and new technologies are actively explored.The developing experience of the digital books in France can offer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gital book industry: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publishing standard systems,increasing the technical investment in digital publishing,and strengthening the norms of the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book industry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goals of the Digital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Keywords:digital publishing in France;digital books;digital publishing;audiobook;digital publishing platform; digital teaching materials
Author Affiliation: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Journal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