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忠
(甘肅第二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50)
傳統建筑施工技術會造成環境污染,且存在施工效率低下、施工周期長、勞動力資源浪費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施工質量。而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由于其具有高質量、高效率的特點,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其主要的施工流程包括:預制構件的生產與運輸、現場的裝配安裝等,是一種新型的建筑施工技術,其應用具有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作為一種新型建筑施工技術,在國內應用時間較短,并且其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本文通過對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的概述,分析其優勢,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我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提供參考。
在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結構形式,已逐漸被廣泛應用于我國建筑業的發展中。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比如: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方面,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具有較強的優勢;在保證工程質量方面,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具有較強的優勢;在提高施工安全性方面,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較高的安全系數[1]。
傳統的建筑施工技術主要是將建筑物中的主要承重構件進行澆筑,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這一模式已逐漸無法滿足建筑行業發展需要。而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的出現,彌補了這一缺陷,使混凝土建筑在質量水平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首先,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采用預制件,這就保證了其整體質量水平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質量問題的發生;其次,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采用標準化設計方式,實現了裝配構件的標準化生產,極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最后,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通過采用三維建模設計、信息交互等方式,進一步提升了其設計水平。
在傳統的現澆建筑中,由于要在施工現場進行澆筑,因此對施工周期有著嚴格的要求,通常需要3~4個月的工期。而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由于采用預制的方式進行構件生產和施工,因此工程的施工周期只有傳統現澆建筑的1/3 左右。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對構件生產和施工周期都有了非常嚴格的要求,而這就要求施工方要具備相當高的管理水平和專業素質。如果不能 滿足這一要求,那么就無法確保工程能夠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此外,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也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工程建設,這是由于預制件生產與現場施工是分離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縮短工程工期。圖1為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步驟。

圖1 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步驟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的構件都是提前在工廠加工好的,這就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使工程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在實際施工中,預制柱和預制梁通常由專業的生產完成,構件運至現場后,由吊裝工人將構件吊裝到相應的位置,通過專業安裝設備將構件與主體結構連接固定,然后再進行內部的裝飾裝修。相對于傳統的現澆建筑來說,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速度更快。在工廠進行預制構件生產時,由于其自動化程度更高,施工人員操作起來更為簡單便捷。同時,由于其不需要進行現場澆筑,因此在運輸、吊裝等方面的費用也更低[2]。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可實現節能、環保的目的。在現場施工中,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較傳統現澆建筑的環境污染更小,所用材料可回收利用。而且,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建筑,在施工過程中不會產生有害氣體和粉塵,也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利于施工人員身體健康。同時,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可利用一些廢棄材料進行拼裝組合,實現廢物利用,進而減少建筑垃圾和污染排放,改善生態環境。表1 為裝配式和傳統現澆式的資源節約效益比較。

表1 裝配式和傳統現澆式的資源節約效益比較
目前,傳統的施工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建筑行業的發展需求,傳統建筑施工方法主要是通過人工進行操作,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要求較高,并且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混凝土進行澆筑,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成本。另外,傳統施工方法需要進行現場搭建,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應用可以有效避免傳統建筑施工方法存在的缺點,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在立面設計時,需要對外立面進行合理設計,使其具有一定的美觀效果。
與傳統建筑相比,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在立面設計上較為簡單,可以滿足人們對建筑立面的要求,并且在設計時可以不受傳統施工的影響,這對于提高建筑外立面設計效果具有重要意義。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采用的是預制板技術,構件和預制板之間由連接件進行連接,因此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中構件不會發生變形。此外,預制構件和預制板之間具有較強的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裂縫、變形等現象。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通過對預制板技術的應用,在提高工程質量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施工工藝不完善而造成的質量問題。
在實際應用中,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構件的加工難度較大,這主要是因為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中,構件的體積較大,而建筑結構的整體質量相對較小,如果在運輸、存放和施工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會嚴重影響整體工程的質量[3]。
首先是構件自身存在缺陷,構件的尺寸與設計要求不符,或者是施工時出現偏差等問題,會導致施工不符合要求,進而影響整體工程建設;其次是由于預制構件與設計要求不同,現場制作過程中需要進行多次修改設計圖,從而會影響生產效率。另外,一些預制構件本身存在質量問題,或者是由于預制構件在運輸、存放和施工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會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施工中對材料、人工等成本的控制較高,同時,由于預制構件具有較大的重量,在運輸過程中,運輸成本也較高。因此,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施工技術進行嚴格控制,以保證預制構件的質量。
總的來說,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比傳統建筑更有優勢。而隨著國家對建筑行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國家對于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因此,未來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應用范圍會越來越廣泛,發展前景也會越來越好,研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有助于提高我國建筑工程質量和經濟效益。
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中,施工人員必須做好準備工作,這也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前提。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的施工質量,應注重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準備工作:首先,施工前做好充分準備。一是要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在施工前對相關技術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確保技術交底內容能夠有效落實;二是要做好材料的準備工作,確保施工所需材料能夠及時到位;三是要做好相關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保證管理人員對施工工藝和施工要求有全面的了解。其次,認真做好現場勘測。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員需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對現場進行勘測,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對建筑材料進行合理采購。在此基礎上,可以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建筑工程的場地進行測量和設計。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施工人員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4]。
預制構件的運輸和存放是整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重要環節。由于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規模相對較大,施工面積較廣,需要運輸和存放大量的預制構件。因此,必須要加強管理工作,做好構件的防護措施,避免其受到腐蝕,避免構件在運輸過程中損壞。
首先,要做好構件的運輸工作。在運輸之前,需要對運輸工具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其質量和性能符合規定,然后在運輸前做好構件的處理工作,包括對構件進行清洗和消毒等,確保構件表面干凈、整潔。同時,也要做好構件的防護工作,避免構件受到損傷。其次,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對運輸路線進行設計。要按照施工要求,做好施工現場的道路設計和清理工作。在運輸過程中,需要確定好運輸路線和速度等,確保運輸途中不會受到影響。構件的存放是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的重要環節之一。在存放之前,需要制定詳細的堆放方案和防護措施,保證其能安全存放。
在進行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中,構件的安裝是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對裝配式建筑的整體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只有科學、合理地對構件進行安裝,才能使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得到保障。在進行構件安裝時,應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要求進行安裝。首先,需要根據設計圖紙來確定構件的尺寸,然后將其運輸到施工現場,并按照規定進行堆放,確保其符合要求。其次,根據構件的實際尺寸對運輸工具和運輸路線進行選擇。最后,在對構件進行吊裝時,應采取合理的方法來確保構件的垂直度滿足要求。同時,在進行吊裝時要做好安全措施和防護工作,并對吊裝人員的素質和技能進行綜合考慮。此外,為了避免構件在施工過程中產生裂縫等問題,需要根據施工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設計安裝方法和工藝[5]。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應加強對鋼筋位置、預埋件位置及數量以及灌漿漿液等質量的控制,保證混凝土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此外,還要加強對預制構件安裝連接部位的鋼筋保護層厚度、預埋件的安裝位置和數量以及灌漿漿液等質量控制,確保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有效提高了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質量,避免了傳統現澆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建筑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建筑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要不斷加強對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創新建筑施工技術,從而促進我國建筑行業實現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