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知琳

我5歲前,爸爸媽媽會帶著我乘坐飛機出門。滿5周歲后,就改為享用航空公司提供的免費無成人陪伴服務了。
寒暑假期間,機場往往可以看到不少小朋友也使用了這項特殊的飛行服務。在飛行過程中,空乘人員會給我們寫評語卡片。例如,我們吃了什么,玩兒了什么游戲,精神狀態如何……
滿12周歲后,爸爸跟我說,根據民航的相關規定,12-16周歲的旅客可以直接購買全價票獨自飛行了,當然,也可以付費享受航空公司提供的無成人陪伴服務。爸爸建議我嘗試獨立完成各種登機手續,在旅途過程中自己照顧好自己。
滿12周歲,意味著小學生涯馬上就要結束了,通過嘗試真正的單飛來見證自己的成長,其實也具有記錄美好生活的儀式感。
準備行李時,哪些物品是不允許攜帶的,或者是準許攜帶但不能超過100毫升或者100克?帶皮箱還是背包?如何挑選必備衣物?這一系列問題,我都在爸爸的提醒中一一查詢、確認。我突然意識到,想要做到獨立、單飛,要注意的地方真多。爸爸笑著說,其實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呢。選航班時,爸爸媽媽會陪我一起查看不同航班段的飛機型號,了解機上設施,他們會建議我挑選較為舒適的大飛機。
到了登機那天,媽媽陪我來到機場,旁觀我使用身份證在自助設備上換取登機牌、機選座位。然后,就由我自己找安檢入口和登機口。我有點兒忐忑,但是想到爸爸媽媽在身后,就踏實了不少,而且,之前不是跟著爸爸媽媽坐過那么多次飛機了嘛!加油!我在心里給自己打氣。
比較有趣的小插曲是,當飛機到達目的地后,我正打算隨著人流出艙,卻被一位空乘人員叫住了,她讓我最后出機艙。我只好乖乖地待在原地不動,有點擔心自己是不是不小心犯了錯誤。但過了一會兒,空乘回來跟我說,她以為我是特殊服務類型的乘客,需要專人帶領陪同出艙,所以才把我叫住了。雖然因此耽誤了點兒時間,但我還是很開心的,我猜這意味著我這個年齡選擇獨自飛行的還是比較少見的。
因為有去程時媽媽的指導和旁觀,返程時,我輕車熟路,獨立完成了取票、安檢、登機等各種手續。
單飛的出行方式,一旦出現差錯,又不懂如何解決,就有可能誤了航班,或者影響他人,這種擔憂讓我格外專注地觀察機場、航空公司的各種指示、指令。例如,安檢時,需要脫了鞋檢查,這讓我非常詫異,但我還是快速配合完成。
空中旅行過程一般很短暫,像北京飛廣州,一個航段就是3個小時左右。5周歲那年,我首次享用航空公司的特殊陪伴服務,媽媽會很焦慮,各種擔憂都寫在臉上。如今,滿12周歲的我嘗試完全獨立單飛,媽媽就不再擔憂了。表面上看,能完全獨立,挑戰單飛,不過是正常微小的進步,算不得什么值得夸耀的大事,但這種“小”進步其實花了我和身邊人不少時間和精力。例如,5周歲至11周歲,我至少體驗了20次免費無成人陪伴服務,空乘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愛護,讓我感受到安全,也讓我對之后的旅程充滿期待。爸爸媽媽的夸贊也讓我更有信心去面對每次的獨自飛行。
12歲的我,在經歷了父母陪伴、空乘人員陪伴后,到了厚積薄發的時候了。我需要把多年來積累的課內外的知識都整合應用起來,才能較為深刻而準確地理解空中旅行的各種規定、要求,并做好準備。
完全獨立的單飛讓我感受到成長與進步的喜悅。回望過去,我由衷感嘆進步不易,能夠順利單飛,我得感謝空乘人員的貼心照顧,更要感謝父母的耐心與幫助,他們一直都在我身后,悄悄地等待、見證我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