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約翰
(中鴻億博集團有限公司,廣東 揭陽 522000)
建筑屋面防水是保證房建工程質量的關鍵,在現代化建筑中應用過程中防水技術不斷發展,其技術水平更加成熟。高效的屋面防水可以有效延長了建筑房屋使用壽命。針對房屋滲漏的病害現象,需要合理應用防水技術,從而保障工程屋面防水質量。在充分掌握防水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施工,為房屋內部環境舒適性提供保障,減少屋面滲漏現象發生,夯實防水工程質量。
建筑施工質量的保證需要明確屋面防水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把控好防水技術,保障用戶居住質量。防水技術能夠有效防止屋面滲水現象發生,從而改善建筑品質。房建工程中防水技術是衡量建筑質量的重要標準。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要優選防水材料,既能滿足人們對房屋高品質的要求,同時也能維護好建筑功能,減少滲漏現象發生,提高防水技術的可靠性,保證建筑結構完整。由于屋面是建筑最上層的結構,長期處于外部環境中,難免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而降低質量。施工時做好屋面防水技術才能更有效地增強屋面結構穩定性,提升建筑抵御外界環境侵蝕能力[1]。需要結合建筑實際需求確定房建工程中屋面防水技術方案和選材。首先需要明確建筑防水等級,如表1 所示。根據規定要求做好對應的防水工作,為建筑提供防水保護。

表1 房屋建筑防水等級
房建工程屋面防水技術施工過程中,應合理設計方案,確保建筑排水性能,避免屋面積水現象。在建筑工程開工前做好前期調研工作,合理制定方案,確保防水作業質量。防水工程設計采用完善的防水工藝保證管道暢通,提高施工效率。對系統設計時,將分格縫設計考慮在內。這有助于減小混凝土干燥收縮,保障防水施工效果。屋面受到氣溫、氣候等外界因素影響,施工處于雨季會降低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優化排水系統,根據屋面長度分成若干個排水帶,科學設置管道,保證建筑順利排水。施工前收集當地氣候等資料,綜合信息進行防水施工設計,將外部因素充分考慮在內,保證系統設計質量。嚴格控制分格縫節距以確保屋面防水性能。
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基礎技術。需要根據工程需求控制好混凝土級配,考慮混凝土的收縮性能,合理選擇骨料。澆筑時嚴格控制材料配比,做好澆筑養護工作。保證混凝土拌和和振搗的均勻性以確保質量。房屋建筑施工中,屋面落水口是整個項目施工的關鍵點,其發揮著迅速排水的作用。如果不及時處理排水會導致屋面大面積積水,影響水流排水速度。在處理落水口時,需要把控止水環焊接質量,保證防水體系有效發揮其作用。鋪設卷材時將收口插入落水口中。按照比例填充落水口周邊孔隙,保證填充緊密度。對地上的地漏設置溝槽,保證規格與地漏適宜。加強對凹槽的密封性處理,將網片鋪設在下水位置,確保其密封性達標。
屋面排水坡度需要通過合理設置管道實現,水管水平垂直組合構成了排水管系統。排水管布置不局限于將水管與隔離縫置于相同位置,而是在符合規定的空間內隨意布置。在通風孔處增設管道,將管道與屋面通風管連接,有效避免異物堵塞管道[2]。防水排水管設置如圖1 所示。

圖1 防水排水管設置
將管道嵌入墻體中,溝槽深度與寬度應大于30mm。預留補槽位置,使用砂漿填充,在補槽位置粘貼網格板,提升局部支撐力,避免出現開裂現象。而排水坡度的設計對建筑排水效果產生直接影響。需要結合屋面實際情況設置排水坡度,如表2 所示。確定好坡度值后使用水泥砂漿對平面進行處理,找準平層嚴格依照施工規范要求操作。雨水口設計要計算出雨水匯集面積,根據掌握的指標數據對管口口徑進行設計,確保排水坡達到建筑建設排水要求。

表2 房屋屋面排水坡設計舉例
房建工程施工中分格縫設計將分格縫設計在平層上,避免后續發生沉降現象影響施工質量。分格縫合理設計能夠避免混凝土變形,提升防水層質量。在設計設計時需要嚴格控制好分格縫間距,根據具體大小加強結構強度。通常分格縫間隔控制在6m 內,超出范圍后需要設置V 型分格縫,保證結構完整性。由于混凝土形變會影響防水層質量,所以需要統一放置分格縫位置,避免產生裂縫現象。施工項目中,為了確保分格縫施工質量要加強對防水材料的控制,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合理選用設備,施工后對項目進行蓄水測試,24h 后無漏水現象則表明防水質量合格。屋面防水分格縫處理如圖2 所示。

圖2 屋面防水分格縫處理
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對于防水問題合理選擇防水材料是保障施工效果的關鍵。傳統施工中防水技術多采用瀝青做防水材料,盡管能夠發揮一定防水效果,但是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情況比較嚴重。隨著節能環保理念深入建筑領域,防水材料應選擇綠色建材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市場上可選擇的防水材料類型多樣,不同材料之間對比性能存在差異,需要根據建筑需求合理選擇。綜合各項要素分析,選擇適宜的建材能夠提升防水質量和降低滲漏現象發生。在施工環節中通常選擇PVC 材質的卷材,此類卷材可塑性強以及對環境污染小。實際操作時可以采用熱熔工藝對材料進行處理,具體流程是對基層進行處理,除去材料上的雜物后再進行攤鋪,便于基層與卷材有效貼合,保證攤鋪的完整性。在基層均勻涂抹膠粘劑,控制好卷材厚度。保證噴涂工作盡量在一次完成,等待膠劑干透后再確定卷布位置。卷材鋪設要從上至下,確保溫度適度,保證邊緣對齊。采用全貼工藝搭接實現上下卷材搭接縫結合[3]。
本次工程位于廣東省某商業區建筑,建筑為大型工程,整體結構長,總面積為36588m2。由于建筑主體結構長,地區降水天氣較多,屋面防水施工面積大。需要綜合對屋面防水方案進行設計,按照Ⅰ級進行設計,建立排水體系確保排水無滲漏,提升建筑的年限長度。施工方案主要采用坡屋面與平屋面。屋面形式如表3 所示。根據屋面類型確定表面坡度后,將屋面分成11 個排防水系統,對防水材料厚度進行計算,為了保證防水效果,防水卷材使用復合防水材料,采用改性瀝青卷材,厚度為3mm。

表3 屋面形式
防水層施工流程如圖3 所示。首先對基層進行處理,確定無雜物后,在基層涂抹適量的黏合劑。嚴格對卷材粘合質量進行控制,避免出現氣泡、翹邊現象。等待24h,此時涂層干燥固化,可以進行二次涂刷。反復操作直到符合設計要求,對成品加以保護。在基層涂抹涂膜,形成涂膜層,驗收完畢后,在落水口、泛水位置加鋪一層卷材。根據屋面坡度合理設置,本次工程屋面坡度大于3%,需要沿著屋脊方向垂直鋪設。卷材鋪設不宜過緊、過松,需要在鋪設過程中使用工具壓實避免空氣殘留。搭接位置使用加熱工具黏合,卷材加強層鋪貼需要與卷材鋪貼一致,保證規格尺寸搭接準確[4]。

圖3 防水層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前調整好噴涂設備,做好測試后進行噴涂,噴涂時明確施工環境要求(表4)。使用噴槍在基面勻速移動,確保每個作業面都能均勻被噴涂,噴涂后加設保護層。在平層噴涂保溫層,使用網格布壓入,做好網格布搭接。對陰陽角、落雨口等位置進行細節處理,加熱卷材后觀察卷材表面狀況,在其將要融化時及時粘貼在基層。房建工程中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十分重要,結合本次工程環境因素,增強隔離層的性能優勢。針對屋面雨水腐蝕較強的部分,采用涂膜防水的處理方式,以涂刷底油加強對基層的保護,進一步強化屋面防水性能。涂膜選用高分子涂料,涂膜厚度在1.0~2.1mm,涂抹后能夠在屋面形成耐久性良好的保護層,滿足后期防水需求[5]。基層施工階段,處理干凈屋面表面后等待涂膜干燥,將卷材鋪設在上面。卷材鋪設完畢后進行壓實操作,之后在卷材結合位置涂膜黏合劑,對卷材進一步壓實,保障隔離層質量,提高屋面防水性能。

表4 噴涂材料施工環境要求
防水施工完畢后需要對屋面工程進行驗收。針對屋面防水系統質量進行檢查,嚴格按照一級防水標準要求,對屋面滲漏點進行查找。在屋面蓄水,等待24h后,觀察有無漏點。然后將水流排出,檢查排水的通暢性。防排水全部檢驗無問題后可以將建筑投入使用。本次建筑處于多雨地區,投入使用以來質量經得起雨季考驗,未曾出現過滲水現象,防水工作有保障[6]。
綜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防水性能與防水技術有密切聯系。一旦防水技術施工不到位,將會影響屋面施工質量,導致后期房屋屋面滲水,縮短房屋使用壽命。對此,需要施工人員重視防水施工作業,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用施工技術。另外,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政策,保障防水技術質量,有效增強房屋防水性能。還要合理選擇防水材料,提高工程規范性,為住戶提供良好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