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澤強
(廣東至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韶關分公司,廣東 韶關 516500)
造價預結算和施工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中不同階段的管理工作,但它們是相互關聯的。造價預結算提供了項目投資決策的依據和預算控制的參考,為后期的施工成本管理奠定基礎。施工成本管理則根據預算和造價預結算的基礎,對實際施工過程中的成本進行控制和管理,確保項目的經濟效益和質量目標得到實現。
造價預結算作為前期階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全面的成本估算和預算編制,以便在項目開始前制定合理的經濟計劃。它涉及對工程材料、人工、設備、施工方法等各個方面的成本進行估算,以及對風險因素和不確定性進行評估,預結算的主要內容如圖1 所示。
計取費用的審查是指對施工項目中的各項費用進行審查和核算,從而確保費用的準確性和合理性。計取費用審查內容如表1 所示。首先,對施工項目所使用的各種材料的采購價格進行審查,確保價格合理且符合市場行情,對材料的使用量進行核對,避免浪費和過度使用。其次,對施工人員的工資和福利費用進行審查,確保符合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的要求,核對施工人員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確保按照合同約定進行計量和支付。再次,對施工項目中使用的各種設備的租賃費用或購買費用進行審查,確保費用的合理性和合同約定的一致性。核對設備的使用時間和使用量,避免過度使用和費用浪費。最后,對施工項目中的直接費用(如材料、人工、設備等)和間接費用(如管理費用、監理費用、稅費等)進行審查和核算,確保費用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同時核對費用的計算公式和計算依據,確保計算方法的正確性和合規性。此外,對施工項目中的變更費用進行審查,確保變更費用的合理性和合同約定的一致性,要核對變更事項的變更原因和變更影響,確保變更費用的合理計算和支付。通過對計取費用的審查可以確保施工項目中各項費用的準確性和合理性,避免費用的浪費和過度支付,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和成本控制能力[1]。

表1 計取費用審查
定額套項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根據工程量清單和相應的定額進行計算的費用項目。
(1)要對工程量清單中的各項工程量進行核對,確保數量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具體審查內容是對定額表中的費用計算公式和計算依據進行審查,確保定額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2)對定額表中的費率和費用標準進行審查,確保費用的合理性和市場行情的一致性。在具體審查中要對定額中的費用項目進行比對和分析,確保費用的合理分攤和不重復計算。
(3)根據具體的建筑工程項目特點和設計要求對定額表中的費用項目進行適用性審查。例如,對于特殊材料或工藝的使用需要核實定額中是否包含相關費用項目。
(4)對定額表中的各項費用進行合并和調整,確保與實際施工情況相符。例如,對于多個相似的工程量項目可以合并計算費用;對于特殊工程量項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費用調整。通過對定額套項的審查可以確保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中的費用計算的準確性和合理性,避免費用的重復計算和漏項,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和成本控制能力[2]。
項目工程量的審查主要涉及對工程量清單中的各項工程量進行核對和審核,確保工程量的準確性和合理性。首先,對工程量清單中的各項工程量進行核對,確保數量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審查過程包括對清單中的項目名稱、單位、工程量計算公式等進行檢查,以確保工程量的計算方法和依據的正確性。其次,對工程量清單中的單位進行審查,確保單位選擇合理和符合規范要求。同時對單位換算關系進行核對,避免單位之間的重復計算或遺漏。再次,對工程量清單中的計算公式進行審查,確保公式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審查過程包括對公式中的參數、系數和運算方法進行核對,以確保公式的計算結果正確且符合實際情況。最后,根據具體的建筑工程項目特點和設計要求對工程量清單中的工程量項目進行適用性審查。例如,對于特殊工程量項目需要核實清單中是否包含相關工程量項目。建筑工程量審查內容如表2 所示。

表2 建筑工程量審查內容
建立健全的審查制度,明確審查程序、責任和要求,制定相關的工作規范和標準,明確審查的內容、要點和方法,確保審查工作的規范性和一致性。同時也要建立與設計、施工等相關方的溝通與協調機制,及時獲取設計變更、施工變更等信息。與相關方保持密切的溝通了解變更的原因、范圍和影響,確保審查工作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在大數據時代下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電子化的預結算審查系統,提高審查效率和準確性。通過建立數據庫、使用專業軟件等手段實現工程量計算、費用核算等自動化處理,減少人為錯誤和漏項,提高審查的準確性和效率。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確保審查工作的質量和可靠性,制定質量控制標準和檢查流程進行質量把關和評估,及時發現和糾正審查過程中的不足和問題,具體預結算審核流程如圖2 所示。通過不斷改進和創新審查方法和手段,提高審查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進而增強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水平[3]。

圖2 預結算審計流程
根據圖2 流程可以發現,建筑工程造價在20 萬元以內的只需要后勤處進行預結算審核就可以,而超過20 萬元則在后勤處審核完成后再經由審計處進行預結算審核,保證審核更加詳細、標準,避免出現遺漏而影響了結算管理的效率。
(1)建立一套全面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和規范,明確各項管理要求和流程。這包括編制預算、控制成本、審核支付、變更管理、成本分析等方面的規定,確保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和一致性。
(2)建立一個完善的成本數據庫,記錄和管理歷史項目的成本數據,主要包括各類工程量清單、材料價格、工程工時、機械設備使用費用等信息,通過積累和分析歷史數據,提供參考和依據支持成本控制和決策。
(3)在項目啟動階段制定詳細的工程預算,并進行嚴格的控制。預算編制應考慮工程量、材料價格、人工成本、機械設備費用、管理費用等因素進行合理的成本估算。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成本控制,及時調整和調整預算,避免超支和浪費[4]。
(4)要定期進行成本分析和評估,了解項目的成本結構和成本偏差。通過對比實際成本和預算成本的差異分析其原因,及時采取措施糾正和改進不合理的成本管理做法,具體造價管理流程如圖3 所示。

圖3 工程造價管理流程
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購策略包括集中采購、長期合作供應商、招標采購等,通過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爭取較優惠的價格和服務條件。同時對重要材料進行提前儲備,避免臨時采購導致價格偏高。定期跟蹤、監控材料市場價格的變化,及時了解價格波動的原因和趨勢,通過建立材料價格庫記錄和分析歷史價格數據,對比不同供應商的價格,進行價格談判和優化。加強對材料質量的管控,確保材料的合格和符合工程要求。建立材料驗收制度對進場材料進行檢驗和抽樣檢測,嚴格控制不合格材料的使用,定期對供應商進行評估,建立合格供應商名錄[5]。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材料管理,防止材料的丟失和損壞,建立材料臺賬記錄材料進出場情況,實施定期盤點和核對,確保材料的安全和準確性,具體的材料成本管控流程如圖4 所示。

圖4 材料成本管控流程
提供相關培訓和學習機會,使預結算人員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包括建筑工程預算編制、成本控制、材料管理、費用核算等方面的培訓,鼓勵預結算人員參加行業研討會、培訓課程和相關證書考試,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要求預結算人員具備多領域的知識儲備,包括工程技術、材料學、財務管理、法律法規等方面,這樣能夠全面了解工程施工流程和各個環節的成本管理要求,做出準確的預算和成本控制。使用先進的技術和工具,如建筑信息模型(BIM)(圖5)、電子計量等,提高預結算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準確性,這些技術和工具能夠幫助預結算人員進行工程量清單的自動生成、成本核算的自動化處理等,減少人為錯誤和提高工作效率,準確預測和控制施工成本,實現項目的經濟效益最大化[6]。

圖5 建筑信息模型(BIM)
綜上所述,對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以及施工成本管理進行分析可以保證項目在可控的預算范圍內,降低建筑成本,增強項目的效益。在施工成本管理過程中主要從預結算審查、管理體系、材料成本、人員素養等方面入手,保證成本管理更加高效,預結算也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