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翠
(大同市園林綠化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0)
市政道路橋梁的建設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如果在施工過程中質量方面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就會給人帶來安全風險[1-2]。特別是在道路和橋梁施工中,如果施工過程中操作不當,導致施工效果不佳,會影響道路橋梁的質量,縮短使用壽命,對行人和過往車輛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3-4]。因此,在市政道路橋梁施工中保證施工質量至關重要。為保證施工質量,需要有現場有效達成施工技術的應用。
某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樁號范圍K1+100—K5+934,工程項目包括匝道、跨線橋,橋梁所在位置施工樁號為K3+260,屬于2×100m 鋼結構斜拉橋,轉體施工,其余為簡支預應力小箱梁結構;匝道里程范圍為K1+400.000—K1+593.300,全部為簡支預應力小箱梁結構。
本研究進入工程現場實地踏查,并結合當地施工的氣候溫差變化,明確了施工中產生的問題。
通過調查的防水路面施工的市政道路和橋梁,可以看到,有許多原因的施工問題,其中主要是防水路基設計不合理,材料選擇不科學,路面損壞。
總結歸納問題產生的原因,具體如下。
(1)設計不合理問題。在市政道路和橋梁施工期間,存在設計不合理,在市政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往往存在施工方案不適合環境和原因的情況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施工前沒有進行現場調查和環境分析。其結果在施工設計中過于盲目,后期施工不能有效地進行,施工設計不一致。結合實際施工,這將導致防水結構施工中的安全隱患。特別是在東北城市,夏季施工期間溫差較大,容易導致路面開裂,造成路面水分滲入,造成路面腐蝕,影響道路橋梁質量。因此,防水路基施工技術有效應用,非常重要。
(2)材料不科學。市政道路橋梁施工中,材料是工程采購中的必須品,也是成本花費最大的支出。然而,一些建筑單位為了節約成本,以提高經濟利益,并以此為目標。成本降低不可避免地會對材料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在材料應用中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不能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和標準。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會增加路基施工的風險,影響道路和橋梁的質量。例如,在道路和橋梁的防水設計過程中,所需的材料主要是防滲材料,但部分企業在防水設計過程中,防滲材料的選擇不合理,很多材料不合格,導致防水設計。防水效果不能有效發揮,與實際防水要求不一致,不可能在路面上達到防水、防滲的效果。如果材料質量問題較大,整個路面將被嚴重損壞,無法實現道路橋梁的保護。
(3)其他原因。在市政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特別是在受到不可抗力的影響,路面易受到破壞。在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或施工技術較低,不符合防水層設計的要求,路面不夠堅固,很容易造成路面不平整。另外,在施工過程中,結構拉力沒有按照相應的規定和標準進行,對路基的防水結構也會造成嚴重影響。
根據上述實地現場調查,總結歸納的影響施工質量的問題,本研究在分析原因后,提出有針對性的施工技術應用措施。防水路基施工技術在本工程中的應用如圖1 所示。

圖1 防水路基施工技術在本工程中的應用
由圖1 可見,防水路基現場施工技術在本工程中的應用示意,具體操作概述如下。
(1)在市政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合理的施工技術和設計方案是保證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的關鍵防水路面施工技術直接影響到防水施工的效果和質量。這也要求設計人員科學合理地設計市政道路橋梁的建設,有效保證道路橋梁的質量,使道路更加順暢。在市政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早期設計對道路的使用壽命有重要影響,是市政道路橋梁施工的指導作用,是道路竣工驗收的依據。
(2)合理選擇防水路基材料。在防水工程施工中,需要重點考慮的是建筑材料的質量,若材料質量不合格,則會直接影響施工部位的質量;尤其是防水路基材的選擇,若不能保證合理性,則有可能影響整體工程質量。為了保證防水路基發揮自身防水的作用,需要進行防水路基材料的實驗,明確選材的防水效果,從而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首先要把好采購關,所有進場材料需要提供質檢報告與出廠合格證;其次是實驗,做好二次實驗;最后是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與施工配合比,以及施工標準規范執行。
(3)市政道路、橋梁的防水路基的施工,需要嚴格按照具體的施工標準及相關的內容和要求進行實施法規,提高市政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首先要做好混凝土的初始結構,穩定防水路基的結構。
市政道路橋梁是當前重要的基礎工程,本研究在實地踏查中,了解到存在路基和路面施工的沉降段。通過分析,明確了在市政道路和橋梁工程中造成沉降條件的原因,進場板設置不合理在道路、橋梁沉降段的進場板設置不合理。路基進場板的設置可以控制沉降差,因此,采用適當的設置,對提高路面平整度和路堤強度非常重要。另外,如果橋臺的沉降與橋頭的填充量有差異,則很容易導致橋頭處的進近板與梁的伸縮縫之間的連接不足。此外,使用道路和橋梁的車輛通常會產生峰值應力,特別是在接近板的位置,這可能會導致道路和橋梁的變形。因此,在路基和路面施工的沉降段,重要的是確保使用標準化技術,確保位置合理處理,避免施工后期的不利條件,降低道路和橋梁的整體維護成本。此外,在施工過程中應合理應用施工技術,充分控制沉降,提高市政道路和橋梁的整體施工水平。除此之外,由于施工設計不良,導致橋頭駕駛時車輛跳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基沉降。例如,在施工過程中,未能確定土基礎類型、深度、軟土基礎的范圍、相關要求的鉆孔數量、深度等關鍵點,可能導致基礎違約。在進行軟土地基處理工作時,計算過程中應用的參數不準確,可能導致結果不一致,可能與實際情況不同,導致難以有效控制沉降。
為了解決上述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提出了現場施工技術應用。沉降控制施工技術在本工程中的應用如圖2 所示。

圖2 沉降控制施工技術在本工程中的應用
解決沉降問題的施工技術的應用操作如下。
(1)做好施工準備工作。在道路、橋梁施工中,沉降段是發生率高的主要問題。為保證整體施工質量,施工人員必須及時有效處理問題,因此,必須改進相關準備工作,確定道路橋梁施工現場,進行自然環境分析、路面趨勢、水文地質等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等方面;最后,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盡可能防止或減少沉降問題,同時,保證施工質量。例如,在國道建設項目中,主干道應作為主要建設部分,因此,在符合管理規范[5]的同時,確保施工工作符合實際情況,達到項目的總體要求。
(2)夯實地基,土壤本身的牢固度對路基和路面的沉降有直接影響。土壤中的含水量大會增加塑性和孔隙度,容易引起道路變形,因此,必須進行壓實處理,通過除水,加強土壤的密實度,開始施工,但在施工條件下應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6]。此外,在地基處理時,應采用密實樁和動樁的形式,按特定順序排列,先安裝密實樁,然后安裝動樁,最后實施基礎樁。同時,對于填筑路基工程,如果軟土基礎厚度較厚,填料可能會向軟基一側移動,導致基礎樁壓力增加,路基水平位移,影響市政道路和橋梁施工工作的整體質量。因此,在選擇填料時,應選擇較輕的填料,并充分落實地面排水工作。最后,在處理松散、膨脹、軟土和軟土基礎路段時,應確保該路段的降水和地表徑流不會影響施工質量。
(3)路堤施工在路堤施工過程中,必須有效地提高路堤的整體沉降穩定性和強度,改進檢測工作,并進一步確認施工工作符合相關要求。特別是在市政道路橋梁建設中,道路中心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必須合理控制公路的整體強度和穩定性。另外,填料的選擇應基于水的穩定性、強度、壓實度和開挖情況。此外,應根據土壤取樣試驗合理選擇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國家公路建設工程應選擇和采用石型土。該材料由礫石組成,粒徑大于2mm,具有孔隙大,可壓縮性低。它是一種質量優良的路堤材料。
本研究項目的市政道路橋梁施工中,橋梁工程的樁基施工技術非常重要。根據現在實際情況,本研究提出了重要施工技術應用措施。本工程均為鉆孔灌注樁基礎,分為?1200mm、?1500mm 兩種樁徑,共430 根,其中工程樁325 根、支護樁89 根、臨時樁16 根。工程樁采用旋挖鉆、鄰近鐵路工程樁采用正循環鉆機、支護樁采用人工挖孔。現場制作鋼筋籠,汽車吊配合人工分節吊裝安放,攪拌運輸車運送商品混凝土,導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如圖3 所示。

圖3 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
除上述施工工藝確定后,還需要注重施工細節。如本研究中,鉆機的類型,根據實際需要,可以有旋轉鉆機和磨盤鉆機,兩種。鉆機數量:旋挖鉆機5 臺,磨盤鉆機6 臺,?1.5m 鉆頭1 個,?1.2m 鉆頭5 個。樁基施工前,清除樁基位置的雜物,平整場地,確認地下管線已處理完畢,確保機械順利進入,鉆機在施工過程中保持穩定。用全站儀和經緯儀測量樁孔位置,埋設孔位保護樁。泥漿系統由泥漿池、沉淀池、循環池、泥漿泵等設施設備組成。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使用容器制作了移動式泥漿罐,選擇優質膨潤土進行泥漿生產,并添加一定量的Na2CO3,以減少地下水酸性腐蝕的影響。泥漿重量控制在1.1~1.3g/cm3。測試泥漿的各項性能指標,在鉆井過程中定期檢查泥漿的比重、黏度、含砂量、膠體含量等,并填寫泥漿測試記錄表,泥漿回收利用,廢棄泥漿經處理后運至業主指定地點進行處理。
綜合來看,市政道路橋梁施工中現場施工技術的應用,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施工技術。施工技術在現場應用時,需要先前進行調研,對工程的氣候、設計的合理性與否,以及可能出現的偷工減料和工程面對的實際問題,進行綜合性的分析,最終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提出有針對性、適用性較強的施工技術應用措施,為施工質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