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時代背景、實踐路徑與重點環節

2023-11-30 01:37:39傅小強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23年20期

傅小強

【摘要】黨中央作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是應對國家安全形勢新變化新趨勢的迫切需要,是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必然回應,也是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舉措。國家安全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構建新安全格局必須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導下,將安全工作貫穿于國家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堅持全體系推進、全領域謀劃、全方位布局、全手段運用、全社會動員,打好維護政治安全、應對大國博弈、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塑造良好外部環境、完善社會治理這場總體戰,匯聚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強大合力。

【關鍵詞】新安全格局? 國家安全? 風險挑戰

【中圖分類號】D63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20.002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對國家安全問題予以專章闡述和部署,提出“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既著眼于解決大國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共性問題,又突出處理我國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偉大復興過程中面臨的特殊安全問題,是廣泛吸收歷史和現代、國內和國外等一系列治國安邦智慧的最新理論成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開創了在發展中鞏固和維護安全的嶄新局面,將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步伐更穩、基礎更牢、質量更優。

構建新安全格局的時代背景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是我們黨基于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國家安全面臨的復雜嚴峻形勢所作出的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分析了當前的國家安全形勢,強調“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的復雜程度、艱巨程度明顯加大”,要求“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1]。這一判斷體現了黨中央對全球安全形勢和國家安全本質的精準把握和深遠考量。

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取得歷史性成就,我國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與此同時,國家安全形勢并不是孤立封閉、靜止不變的。隨著時移世易,我國的國家安全形勢在國家由大變強的關鍵階段亦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新變化,整體呈現新舊問題復雜交織、內外聯動頻繁緊密、明暗風險持續累積的異常嚴峻態勢。展望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的國家安全形勢既不太平,也不安穩,一系列重大風險隱患亟待解決。面對持續涌現的全新挑戰和安全威脅、輪番上演的公開較量和隱蔽斗爭、接踵而至的風險傳導和矛盾升級,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前所未有。

從國際環境看,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影響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一系列變革調整轉折,國際安全形勢正處于冷戰結束以來的最低潮,大國博弈再度回歸引發的連鎖反應正將世界推向更為危險的境地,中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變得更趨復雜。

第一,陣營對抗態勢增強。冷戰時期的全球格局呈現高度陣營化的趨勢,以美國為首組成了世界資本主義陣營,以蘇聯為核心組成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兩大陣營壁壘分明、空前對立。烏克蘭危機是冷戰后俄羅斯與北約矛盾的集中爆發,在美西方深度介入下,沖突日益呈現長期化、擴大化的趨勢,事實上形成了俄羅斯與北約的軍事對抗,大國間沖突對抗的風險達到冷戰結束以來的最高點。美國以共同反俄為借口,以“復活”北約為目的,以聯盟和伙伴關系為抓手,再度將西方世界“團結”在自身周圍。在挺烏反俄同時,美國不斷加大對中國施壓。美國政客到處渲染“中國威脅”,販賣地區安全焦慮,挑撥有關國家同中國關系,并利用盟友對其的傳統依賴,使用“胡蘿卜加大棒”的手段,威逼利誘盟友和其他國家選邊站隊。美國以意識形態劃線,將中俄等與西方制度有差異的國家列為所謂“國際穩定的挑戰”,炮制所謂“民主對抗威權”敘事,試圖拼湊所謂“價值觀聯盟”,強化甚至擴張軍事集團,公開擺出對抗到底的強硬姿態。

2023年以來,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主席凱文·羅伯茨和知名戰略學者查理斯·庫普乾等接連撰文,鼓吹中美“新冷戰”不可避免。盡管拜登政府執政以來一再聲稱美國“不與中國打冷戰”,但其所謂對華競爭戰略卻是在冷戰思維指導下制定的,目的就是希望美國及其盟友能夠像當年遏制蘇聯那樣,將政治、軍事和經濟力量凝聚起來“全方位”地遏制中國。展望未來,美國發動“新冷戰”的鼓點將越來越密集、硝煙味將越來越嗆鼻,這將不可避免地給大國關系和全球安全注入更多破壞性因素,將世界推向更加危險的境地。

第二,中美博弈競爭加劇。自2017年底特朗普政府發布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宣稱“大國競爭回歸”以來,美方日益傾向于將“大國競爭”聚焦于對華戰略競爭。特朗普政府把中國和俄羅斯定性為挑戰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修正主義國家”,拜登政府則在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將中國視為“最嚴峻的競爭對手”,鼓吹未來十年是決定競爭勝負的關鍵十年。目前看,烏克蘭危機難以改變大國競爭的主線和基本面,中美戰略相持將長期持續。展望2024年美國大選,若民主黨繼續執政,美國“集團政治”的對抗性將進一步加強,一個更趨集團化的西方將在規則、意識形態等領域強化對華遏制圍堵;共和黨若上臺,右翼民粹力量或改頭換面卷土重來,鷹派勢力可能重啟對華極限施壓甚至奉行戰爭邊緣政策。

2023年初的“氣球事件”深刻表明了中美博弈進入單邊敵意加劇、對抗激化、風險躍升的新階段。未來,美國對中國打壓將更加“歇斯底里”,可能全面升級插手涉臺、涉港、涉疆、涉藏等事關中國主權議題,在軍事、地緣、科技、金融、意識形態等所謂“優勢領域”下狠手;中美干預與反干涉斗爭可能愈發激烈,軍事對抗風險上升,科技金融“脫鉤”范圍擴大,政治戰輿論戰攻防加劇。整體來看,在美國戰略焦慮上升、政策冒險沖動增強的大背景下,中美摩擦沖突頻密化的趨勢將持續,運籌和管控中美博弈的難度不斷加大。

第三,地區形勢亂局叢生。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2021年9月21日,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表重要講話時明確提出,“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題。”[2]2022年5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時強調:“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從動蕩變革期到新的動蕩變革期,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國內重大場合對當下世界局勢演進的重要研判。

對于這個動蕩變革期的最主要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世界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一個‘亂字,而這個趨勢看來會延續下去。”[3]美國也對當前世界局勢給出了負面定性。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2023年9月發表公開講話時宣稱,冷戰后形成的世界秩序已經終結,數十年相對穩定的地緣政治已經讓位于大國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在全球地緣博弈回潮背景下,地區沖突“高燒不退”,類似俄烏之間一度被“凍結”的地緣爭端被重新激活,一些國家國內沖突和內戰風險升高。同時,恐怖威脅、氣候變暖、生物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轉化日趨提速,融合日趨激烈,給全球的穩定、安全與和平帶來更大挑戰。

第四,經濟風險噴發積聚。受到新冠疫情起伏反復、氣候變化不斷加重的負面效應以及宏觀經濟的結構性挑戰(如投資疲軟和債務脆弱性增加)等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的中長期前景黯淡。世界銀行2023年6月發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從2022年的3.1%下降至2.1%。這略高于其1月預測的1.7%,預計2024年將升至2.4%,低于世界銀行先前預測的2.7%。世界銀行集團副首席經濟學家艾漢·科斯表示:“我們在今年早些時候看到的全球經濟的縷縷陽光正在消退,前方的日子可能會很灰暗。”科斯表示,世界經濟正在經歷“急劇而同步的全球放緩”[4]。

當前,全球通貨膨脹蔓延,金融市場動蕩,債務壓力上升,經濟復蘇乏力,各國經濟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展望未來,經濟全球化進程將遭受重挫,國際經貿金融規則面臨重塑。圍繞烏克蘭危機的制裁與反制裁斗爭加劇全球市場割裂,打亂國際分工和產業布局。國際政治陣營化、冷戰化勢頭將向經濟領域蔓延擴散,世界經濟朝向兩個“平行市場”邁進,商品、服務及資本、科技等要素的跨國流動將出現大幅轉向和收縮。全球治理的分裂與失效、失能加劇,現有國際經濟金融規則體系面臨裂解,可能蛻化為多體系并存格局。

第五,科技遏壓蔓延深化。從國際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世界。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技術業已成為經濟社會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組成部分,科學技術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科技領域的新變革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并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產生深刻影響。各國爭先恐后謀求占據創新制高點,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

縱觀人類發展史,錯失科技革命機遇,將造成科技安全上的短板,導致發展動力衰減和國力衰弱。科技安全已經成為影響國際格局重塑的“關鍵變量”,深刻影響國際力量對比,是決定國家未來和競爭優勢的關鍵。近年來,美國政府打著維護國家安全的幌子,接連出臺對華限制措施,在科技領域打壓中國。美方多次聲稱,“小院高墻”不是為了實現更廣泛的“脫鉤”,“小院”之外的領域會對華開放,但管制措施的范圍卻在不斷擴大,程度在不斷收緊。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推出所謂《芯片與科學法案》,拼湊所謂“半導體產業聯盟”“芯片四方聯盟”,發布對外投資審查行政令,迄今已將1300多個中國企業、機構和個人列入各類制裁清單。[5]不論是特朗普執政時期推出的激進的“全面科技脫鉤戰略”,亦或是拜登政府推出的“小院高墻”式科技競爭戰略,美國在關鍵技術領域對華脫鉤的決心是持久的。未來,在以競爭為名動用國家機器對華打壓、圍堵、遏制的背景下,美國不會停止給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設絆子”“卡脖子”,對華打壓遏制和技術封鎖的強度、廣度和深度將持續深化。

從國內看,我國內部發展環境經歷著深刻變化。當前我國社會政治大局持續穩定,綜合國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總體保持國泰民安的良好局面。但我們也要看到,在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過程中,我國依然面臨一系列艱巨繁重任務。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科技創新能力有待加強、人口老齡化加劇、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一系列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隨著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更高質量的發展需要有更高水平的安全作保障。

作為從一窮二白發展而來的大國,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必然面對諸多“暗礁淺灘”“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各類風險挑戰可能“人無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艱”。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從國際國內兩方面分析了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強調“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是危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6]。總體而言,我國發展已經進入了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大白鯊”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就是要在更為廣泛的領域、更為深層的架構、更為穩固的環境中,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安全保障和安全基礎,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新安全格局的構建路徑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國家安全戰略(2021-2025年)》,提出“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這是在新時代國家安全話語體系中首次出現“新安全格局”的表述,取代了之前“大安全格局”的一貫表述。國家安全包羅萬象、系統集成、多維一體,是一項需要前瞻謀劃、整體推進、協同聯動的龐大工程。以小見大,某種程度上中醫理論與國家安全異曲同工。毛澤東同志曾就中醫的特殊性指出:“中國古書上這樣說:‘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這意思就是強調人的整體性,和巴甫洛夫學說是一致的。”[7]其中觀念就是中醫是醫人之醫,是不走極端,重視陰陽平衡,從整體上為人服務之醫。做好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亦需重視前瞻、系統與平衡。

構建新安全格局是新時代國家安全的系統性變革、整體性重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善于運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思維與方法,一體化解決發展與安全之中錯綜復雜的矛盾問題。發現問題需要全域視野以抓住要害所在,分析問題需要全維考量以把握主要矛盾,解決問題需要全面考慮以作出綜合決策,唯此才能防止小問題演化成大問題,一般問題演變成突出問題,局部問題變成全局性問題。

第一,以全體系推進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必須堅持標本兼治,要及時防范化解一系列重大安全風險挑戰,打好遭遇戰、阻擊戰,更要從長遠出發,健全包括領導體制、協調體制、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等在內的國家安全體系,固本強基,保源護流。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四個方面就“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作出具體部署,包括“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這四大方面也是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主要任務。其中,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居于首要位置,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治本之策”。

國家安全體系涵蓋了國家安全組織、國家安全領域、國家安全制度、國家安全法治等方方面面,需要不斷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新安全格局,就要完善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充分發揮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面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筑牢新時代國家安全的法治保障;不斷完善國家安全戰略體系,提升黨統籌謀劃、通盤布局國家安全的能力;建立健全國家安全政策體系,發揮國家安全因時而變、因勢而動的導向作用;打造國家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助力風險防控精準靶向發力;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建立健全國家安全體系還需要強化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健全反制裁、反干涉等機制,完善海外利益保護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努力構建更為完備、更加科學、更趨高效的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體系。

第二,以全領域謀劃實現國家安全全域治理。當前,我國的國家安全領域隨著國際國內環境深刻變化而不斷延伸拓展,網絡、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被納入國家安全領域范疇之中。在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體系中,各領域安全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其中政治安全是根本,經濟安全是基礎,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是保障,促進國際安全是依托,國土、科技、信息、生態、資源、核安全等具體安全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領域。此外,網絡、海洋、太空、極地等也逐漸成為各國關注的新型安全領域。所有這些領域的安全最終都服務于人民安全和政權安全,并且統一于國家利益至上。

新安全格局涵蓋但又不限于國家安全機關的工作格局,還涉及近20個不同領域安全的布局分工,是一項納入了不同層級、不同要素、不同領域的系統性工程。國家安全不是多個領域安全的簡單疊加,而是一張布滿節點的大網,環環相扣,不論哪一個環節和領域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國家安全戰略全局。構建新安全格局就是要統籌促進各領域安全,實現重點領域、基礎領域、新興領域和未知領域安全的統籌治理和共同鞏固。

第三,以全方位布局統籌國家安全內外兩個大局。國家安全既是一個外部問題,也是一個內部問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是國家安全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處理好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的關系,對于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具有基礎意義。傳統安全理論在處理上述問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表現為重視外部安全、忽視內部安全,重視輸入傳導、忽視本土滋生,重視顯性威脅、忽視隱性挑戰等。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安全問題的聯動性、跨國性、多樣性更加突出。許多安全問題超越國界限制,呈現國際國內聯動的特點,風險外溢和風險傳導并存疊加。一國的國內安全問題如處理不及時可能外溢為區域性甚至全球性安全問題;一國面對跨國性安全問題無動于衷則可能無法獨善其身。

構建新安全格局要具備全局視野,將外部安全與內部安全納入一個共同的國家安全戰略框架,既努力解決好自身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安全問題,又持續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內,我國要始終抓牢政治安全這個根本,維護政權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對外,在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這“三大倡議”引領下,我國應積極向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產品,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同時妥善應對外部對我打壓遏制,增強抵御外部沖擊風險的能力。

第四,以全手段運用應對國家安全風險挑戰。傳統而言,維護國家安全主要指運用軍隊、警察、情報等強力手段維持和保護國家的國土、主權、安全等方面不受內外威脅和危害。但是,強力維護并非保持和促進國家安全的唯一手段,也并非一勞永逸的最終手段。當前,軍事手段已從幾千年來維護國家安全的“首選手段”逐漸退居為保障國家安全的“保底手段”。基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維護國家安全的手段和選擇已今非昔比。除政治、軍事、外交等硬實力硬手段外,文化、司法、教育、科技、輿論等其他軟措施軟手段亦可以發揮持久且堅實維護國家安全的功效。

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既需要事后處置式的維護,更需要戰略預置式的塑造。2018年4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堅持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塑造是更高層次更具前瞻性的維護。”[8]習近平總書記對塑造國家安全作出了精辟定義。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門提出,要“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反映出塑造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前所未有。塑造國家安全具有更強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重視超越“事后諸葛”的思維模式而“向前看”“重預判”。構建新安全格局就要在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的同時,重視塑造國家安全態勢,在國家安全斗爭中爭取主動、趨利避害。

第五,以全社會動員建立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國家安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的認同和支持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動員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夯實國家安全的社會基礎。”[9]從這個角度而言,國家安全并非只是國家安全專門機關的“獨角戲”。在國家安全諸要素中,“人”是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沒有全民安全意識和能力的提高,國家安全就基礎不牢,事倍而功半。國家與人民在國家安全問題上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關系。國家越安全,人民就越有安全感;人民越有安全意識,國家安全也就越有依靠。所以,維護國家安全不僅是所有國家機關的任務與職責,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也應自覺把維護國家安全當作應盡的義務和應負的責任。構建新安全格局,就是要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支持、協助國家安全工作的熱情,廣泛凝聚民心、士氣、智慧和力量,夯實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打好維護國家安全的人民戰爭,建立強大的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著力方向

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是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澤東同志要求廣大領導干部學會“彈鋼琴”,強調“十個指頭都動作,不能有的動,有的不動”,同時,“要抓緊中心工作”,“圍繞中心工作而同時開展其他方面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的重要意義,并對二者關系作出深刻論述:“在整體推進的基礎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實現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10]在構建新安全格局中,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是有機統一的辯證關系。整體推進是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構建安全格局的內在需要,重點突破是集中精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基本要求;整體推進是重點突破的最終目的,重點突破是整體推進的必然路徑。只有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辯證關系,才能使新安全格局的構建真正落地見效。

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引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需要統籌兼顧國家安全各類要素、各個領域、各方資源、各種手段,以“總體戰”思維統籌應對各種復合型挑戰。同時,在堅持整體推進構建新安全格局過程中雖然要兼顧各個方面,但卻不能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顛倒輕重主次,“丟了西瓜撿芝麻”,而是要在統籌全局的同時,始終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對全局來說最具決定意義的領域。為此,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這場“總體戰”下要打好打贏五大關鍵戰役。

打贏國家政治安全保衛戰。政治安全是攸關黨和國家安危的頭等大事,只有從維護政治安全的高度謀劃和推進其他領域安全工作,才能實現黨的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11]在國家安全這個整體系統中,政治安全起著核心和根本作用,決定和影響著其他領域的國家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安全涉及國家主權、政權、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穩固,是一個國家最根本的需求,是一切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12]深刻認識政治安全的極端重要性,主動抓好政治安全,是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政治安全是新時代國家安全的“生命線”,對其他領域國家安全具有決定性影響,直接關系著國家長治久安和民族興衰存亡。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反復證明了一個道理:政治上的主動是最有利的主動,政治上的被動是最危險的被動。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必須善于從政治高度謀劃和推進各領域國家安全工作,把維護政治安全作為應對各領域安全風險挑戰的首要任務,充分發揮其在協調各領域安全中的抓手作用。當前,我國面臨的政治安全挑戰異常嚴峻,敵對分子從來沒有停止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策略,從來沒有停止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進行顛覆破壞活動,始終企圖在我國策劃“顏色革命”。我們必須未雨綢繆、防微杜漸,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不斷提高防范和抵御政治風險的能力,牢牢掌握維護政治安全的主動權。

打贏中美戰略博弈持久戰。中美博弈是一場“持久戰”,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重大考驗之一。這場“世紀博弈”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耐力比賽,雙方都難以速勝。目前來看,美西方經濟、社會與媒體仍有較強的實力,其相較于非西方世界的優勢在可預見的將來依然存在,對長達數百年的西方霸權的護持也還會長期存在。但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東升西降”“非西方世界的群體性崛起”“去西方化”“民主去神話化”的長期總趨勢不會變,只是這一進程并不總是線性的。大國興衰的“持久戰”將會出現拉鋸狀態,美國在該過程中將保持相對強大的力量,中國在該過程中將面臨各種嚴峻風險挑戰,這一基本態勢將成為貫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主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持續演進進程中體現的激烈政治軍事博弈、殘酷經濟金融競爭、膠著思想觀念爭辯會愈發明顯。

目前看,美國轉向對華全面戰略圍堵的步伐在加快。2022年,拜登政府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提出,未來10年是中美較量的“決定性十年”。面對美國的打壓遏制,我們既要避免“急躁病”,幻想“中美必有一戰”,“要立足于早打、大打”;也要避免“幼稚病”,期待美國能夠“回心轉意”。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中美之間將是對話、接觸與交鋒、博弈交相進行,也就是維持一種既互相斗爭而又不會破裂、分裂的狀態。我們切不能低估中美博弈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而應加緊做好迎接中美博弈全面展開的準備。

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安全是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安全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地位逐步上升。黨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科技安全成為國家安全的戰略保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科技創新擺在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安全成為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核心要求。隨著黨的二十大開啟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黨中央多次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戰略方針,提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安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安全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成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當務之急。

當前,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相比,我國發展還面臨重大科技瓶頸,一些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部分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舊大量依賴進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13]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必須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才能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的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打贏塑造良好外部環境主動戰。在國家安全領域,弱者強調維護,強者追求塑造。美國歷來重視“塑造”在美國國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奧巴馬政府時期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宣稱,“縱觀美國歷史,只有美國及其國家安全政策采取主動塑造而非被動適應的戰略時,美國才會繁榮昌盛”[14]。特朗普上任后,美國不斷翻新針對中國的戰略遏制和圍堵的理念、方式和措施,不斷有美國政客鼓吹“塑造中國所處的戰略環境”。在此背景下,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強調:“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主動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環境。”目前看,我國在塑造國家安全方面仍可在“總攬國家發展與安全大局,掌握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15]上有更多作為。中國需要統籌兼顧內部安全與外部安全,更加重視外部風險挑戰,加大塑造外部安全環境,主動運籌中美競合博弈“新持久戰”,善于利用矛盾,有效精準反制,努力建立既符合國際安全和全球治理新要求,又不違背我國外交傳統和大國負責任形象的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塑造模式。

打贏社會治安防控整體戰。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國家安全戰略(2021-2025年)》時強調,“要積極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提高食品藥品等關系人民健康產品和服務的安全保障水平”。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提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的戰略定位,把對兩者關系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新境界。

平安是民之所盼,發展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平安是老百姓解決溫飽后的第一需求,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16]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平安中國建設邁向更高水平”作為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重要方面,把“平安中國建設扎實推進”確定為未來五年主要目標任務的重要內容,并在“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專章提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充分體現了平安中國建設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就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由以事后處置為主向事前預防轉型,不斷提升社會安全韌性水平,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結語

總體而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充分體現了黨中央統籌發展和安全、協調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動態平衡的重大戰略考量。要把構建新安全格局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家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務,堅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實現兩個新格局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注釋

[1][15]《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人民日報》,2023年5月31日,第1版。

[2]《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人民日報》,2022年4月26日,第1版。

[3]習近平:《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求是》,2021年第9期。

[4]A. Rappeport, "World Bank Projects Weak Global Growth Amid Rising Interest Rates," 6 June 2023,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2023/06/06/business/economy/world-bank-projections.html?_ga=2.125536522.1829929419.1694658603-196191301.1686644387.

[5]鐘聲:《構筑“小院高墻”終將反噬自身》,《人民日報》,2023年9月12日,第17版。

[6]習近平:《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0年8月25日,第2版。

[7]曹應旺:《“這不是懂不懂醫的問題,而是思想問題”》,《北京日報》,2020年4月13日,第11版。

[8]《習近平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2018年4月17日,https://www.gov.cn/xinwen/2018-04/17/content_5283445.htm?eqid=b013750b0018548c0000000264950154。

[9]《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強大力量 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人民日報》,2016年4月15日,第1版。

[10]徐作輝:《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中國紀檢監察報》,2018年11月27日,第5版。

[11]陳文清:《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在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中的指導地位》,《求是》,2019年第8期。

[12]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堅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解放軍報》,2022年6月29日,第7版。

[13]《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8年5月28日,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019215。

[14]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May 2020,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sites/default/files/rss_viewer/national_security_strategy.pdf.

[16]李麗華:《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新知新覺)》,《人民日報》,2023年6月2日,第 9 版。

責 編∕桂 琰

主站蜘蛛池模板: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91丝袜| 亚洲天堂.com|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1久久精品国产|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青青视频|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国产主播喷水|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国产91成人|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色哟哟精品无码网站在线播放视频|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91亚洲精选|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性视频久久|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熟女日韩精品2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色噜噜综合网|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第一区|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日韩午夜片|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国产96在线 |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免费亚洲成人|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激情综合网址| 福利国产在线|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色综合久久88|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亚洲综合在线网|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久久青草视频|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aaa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91丝袜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