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1931-1952),四川銅梁人。1949 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 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著名的戰斗英雄。1952 年10 月11 日,在執行一次任務時,他和戰友奉命于夜間潛伏在距敵60 米的山腳,待次日傍晚配合大部隊發動進攻,以便突然襲擊敵人。12 日中午,邱少云被敵方燃燒彈所引起的烈火燒身。為了不暴露部隊埋伏的地點,他忍受著劇痛,堅持不動,直到壯烈犧牲,保證了整個戰斗的勝利和戰友們的安全。邱少云犧牲后,部隊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給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
1 9 3 1年,邱少云出生在四川省銅梁縣的一個佃農家里。他從小生活很苦,18歲那年,他的家鄉解放了,邱少云報名參了軍。到了部隊,邱少云有了學文化的機會,他學得十分認真、刻苦。午休時間,他的床鋪總是空的;晚飯后,大家都在游戲,他也不參加,抓緊一切時間學習。
1 9 5 1 年的春天, 邱少云懷著保衛祖國、保衛家鄉、保衛和平的迫切心情奔赴朝鮮戰場,參加了抗美援朝的斗爭。在朝鮮,他目睹美國侵略者用飛機、大炮把大片的工廠、樓房炸成殘垣斷壁,使無辜的朝鮮人民遭受了災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事實使他明白了一個道理:美國侵略者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想卷土重來,使中朝兩國人民再次受剝削和壓迫。邱少云恨不得馬上上戰場,狠狠地消滅敵人。可是,沒有本領不行,所以,他全身心投入了軍事訓練,一有空就跑到操場上去,練習瞄準、打靶,一練就是幾十分鐘,衣服常常被汗水浸透。他克服了重重困難,苦練軍事本領,決心把自己鍛煉成最堅強的革命戰士。
1952年秋,上級命令邱少云所在的部隊開赴平康前線,進入陣地。這是一項非常艱巨而光榮的任務:部隊開始準備參加攻擊敵人的“391”高地的戰斗。
“391”高地地勢險要,敵人又設置了重重障礙,師指揮部決定利用“391”高地前的大片蒿草作為隱蔽,在發起攻擊的前一天晚上,將數倍于敵人的兵力潛伏到敵人的前沿。攻擊時刻一到,出其不意地發起進攻,這樣既可減少傷亡,又能提高成功率。但是,這樣做,也就意味著要在敵人的眼皮底下隱蔽幾百個戰士,困難可想而知。幾百人在敵人眼皮底下隱蔽二十多個小時,不管是風吹雨打,還是日曬蟲咬都不能挪動,不能發出任何響聲,非常不容易,一旦暴露目標,就有可能全軍覆沒。
邱少云接受了任務,與戰士們一起秘密地潛伏在草叢里。他們班埋伏在整個部隊的最前頭,距離敵人的鐵絲網只有20米,不能互相說話,不能站起來或坐起來,要一直伏在草叢中,屏聲息氣,注視著高地上敵人的動靜。到第二天早晨,他們已埋伏了一個夜晚,大家都覺得十分疲乏,腰腿酸痛得厲害,露水打濕了衣服,但還是頑強地堅持下去,一動也不動。
大約中午時分,狡猾的敵人對陣地的情況有所警覺,幾架敵機呼嘯著飛到草叢上空,不斷盤旋,接著扔下一排燃燒彈,落在潛伏區附近,一時間黑煙滾滾,大火熊熊。
“不能動!一定要嚴守潛伏紀律!”戰士們暗暗下定決心,用目光互相鼓勵。500名英勇無畏的戰士紋絲不動,潛伏區依然像沒有一個人那樣平靜。
敵機又一陣瘋狂掃射,臨走時又扔下一排燃燒彈。一顆燃燒彈在邱少云身后爆炸了,燃燒著的汽油濺到邱少云身上,身上的偽裝、衣服立刻燒著了。邱少云頓時被火團包圍,一股強烈的灼熱使他本能地抽動了一下:“怎么辦?”在他的身后就是一條流水小溝,只要后退幾步,在泥水中打個滾,就可以把火壓滅,保住自己的生命。可是在這一刻,邱少云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身邊的500名戰友,還有總攻的任務。他心里很清楚,此刻,山上山下正有幾十架望遠鏡向著燃燒的地方瞭望,只要出現一絲動靜,敵人的炮火就會頃刻之間把潛伏地區炸成焦土,自己的戰友就會全部犧牲,進攻的計劃就會被打亂。
為了500名戰友的生命安全,為了整個戰斗的勝利,邱少云不驚慌、不呼救,堅定地趴在地上,咬緊牙關,巍然不動。眼看著邱少云被大火吞噬,戰友們心如刀絞。可是,邱少云安靜地臥在那里,任憑火舌爬上自己的脊背,爬上自己的雙肩,任憑火舌燃燒著他的眉毛、頭發……他把身子死死貼在地面,把頭深深埋進面前的土坑,十個手指插進了泥土中,盡力抑制住咳嗽和疼痛。他咬緊牙關克制著、忍耐著。
就這樣,邱少云在大火里像雕像一樣紋絲不動。在烈火持續的燃燒中,他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下午5 時3 0 分, 攻打“ 3 9 1 ”高地的戰斗開始了,在我軍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埋伏的戰士們勇猛地發起沖鋒,打得敵人亂成一團,終于全殲守敵,奪下了高地。戰士們懷著對邱少云的深深敬意,把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高地的崖石上。志愿軍領導機關為邱少云同志記特等功,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員,并授予他“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的稱號。
(選自《英雄書》,魏楚豫編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