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婷
(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福州 350002)
陶瓷坐便器是指使用者采取坐式姿勢如廁并能沖走排泄物的衛生陶瓷潔具。相較于需要長時間蹲著如廁使人下肢承受較大壓力而不適的蹲便器,陶瓷坐便器的出現使使用者如廁時解放了下肢,使人體血液循環順暢,是衛生間文化進步的產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種多樣的消費需求促使坐便器產品不斷演變升級,結構與功能多變,具體分類如下:
按結構分為:分體式、連體式、掛墻式;
按沖水方式分為:沖落式、虹吸式(細分有旋渦式虹吸、噴射式虹吸);
按用水量分為:普通型、節水型;
按排污方向分為:下排式、后排式。
1.2.1 國內產業分布情況
我國陶瓷坐便器行業中大型企業數量約15家,中型企業數量約55家,小型企業數量約530家,年產量大中型企業約占40%,小型企業約占60%。
我國自生產第一件衛生陶瓷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20世紀80年代以前一直沒有太多發展,但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至今,發展十分迅速,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坐便器生產國,企業規模及產品質量也有較大的提升。
我國陶瓷坐便器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福建、江蘇、四川、湖南、湖北、江西、重慶、上海等,產業集中區主要分布在廣東、河南、河北及福建等地。
1.2.2 國外發展情況
19世紀中期,德國、美國等相繼出現了作坊式的現代衛生陶瓷制造工業雛形。經過一百多年的積累,歐美已成為全球衛生陶瓷行業發展最成熟、管理水平最先進、技術含量最高的地區。目前,全球已經形成了四大知名衛生陶瓷品牌群:以杜拉維特(Duravit)、高儀(Grohe)、樂家(Roca)為代表的歐洲品牌;以東陶(TOTO)、伊奈(Inax)為代表的日本品牌;以美標(AmericanStandard)、科勒(Kohler)為代表的美國品牌;以箭牌、法恩莎、恒潔、九牧、惠達、東鵬、鷹衛浴等為代表的中國品牌。
1.2.3 產業現狀
(1)整體衛生陶瓷市場呈現高檔化、多元化、個性化等特點。衛生陶瓷市場上低檔產品供過于求,市場需求疲軟,但是特、優、新、精的高檔產品仍然受到消費者青睞。目前,隨著發展中國家衛生陶瓷市場快速發展,全球衛生陶瓷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主要衛生陶瓷生產企業逐漸把生產重心向有高附加值和市場競爭潛力的高檔化產品轉移。
另外,由于消費者在生活水平、文化背景、藝術修養等方面存在差異,國際市場需求呈現多元化特點,主要表現在對產品質量、功能、花色、造型、安全、智能技術等方面。市場需求在呈現多元化的同時,也在向個性化方面發展,因此各個國家產品正在由大眾化向個性化轉變,如美式產品以直角、棱角的突出顯示產品力感和氣勢,歐式產品以線條流暢體現浪漫,日式產品則以精巧展現細致之美。
(2)衛生陶瓷生產技術、工藝以及國際標準不斷提高。衛生陶瓷生產企業非常重視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研究開發,在原材料加工、先進設備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了生產效率,推動了高技術含量的新產品開發與創新,比如各種新穎釉色與器型、高科技智能衛生陶瓷等不斷地出現。
與此同時,衛生陶瓷國際標準在不斷提高。比如,美國在過去20年內不斷修訂完善標準,產品標準修訂了三次(03版、13版、18版)。歐洲在EN 標準中規定坐便器沖洗水量是6~9 L,節水型坐便器沖洗用水量不大于6 L,同時要求后續水不少于2.80 L,以保證污水置換率和污物排放。
1.2.4 產業現狀
衛生陶瓷作為耐用消費品已使用近百年的歷史,其材料經受了時間的檢驗,在耐久性、耐污性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近年來,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落實,全球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民心,衛生陶瓷坐便器產業將呈現以下應用前景和發展趨勢。
(1)國家政策為新型產品提供發展機會。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趨勢為新型衛生陶瓷產品提供了市場機遇,同時也加速了行業洗牌,為行業領先企業提供了機會。為了順應全球化經濟發展趨勢,我國不斷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將更加青睞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產方式,國家對于衛生陶瓷行業環保政策將日趨嚴格。
(2)產品應用呈現節能化、環保化、健康化發展趨勢。世界上許多衛生陶瓷生產國家將衛生陶瓷的生產與節能、節水、綠色、環保等綜合起來。以陶瓷坐便器為例,節水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與此同時,能耗高、污染大的生產方式正在日益受到限制。在市場需求方面,消費者評價品牌的優劣,已由過去看款式、功能、質量和價格,逐漸發展到注重產品的綠色、環保、健康等方面。世界各國出臺的一系列節能、綠色、環保政策也在引導衛生陶瓷行業改進生產方式,利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改善產品以適應新的發展趨勢。
(3)產業轉移促使生產逐漸向新興發展中國家轉移。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制造業國際分工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歐美發達國家為加快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鞏固并維持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采取兩種方式降低生產成本:一種方式是在次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投資設廠,利用當地相對低廉的勞動力;另一種方式則是通過ODM 或OEM 方式外包生產模式,實現產業鏈整體價值最大化。
同樣,在衛生陶瓷行業,歐美跨國公司為提升自身競爭力,不斷向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轉移生產制造環節,并努力強化自身對高端產品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控制。亞太地區的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地因承接產業轉移而逐漸成為國際衛生陶瓷生產制造中心。
近5次坐便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見表1。

表1 坐便器近年國家監督抽查情況表
圖1為2018~2021年我國監督抽查產品不合格率趨勢圖。

圖1 坐便器歷年國家監督抽查產品不合格率趨勢

圖3 按生產企業規模統計質量情況
由圖1可知,2022年產品合格率比2021年提升了3.2%,產品合格率從2018年開始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主要是坐便器水效標識的實施,企業也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節水性能。
2.2.1 集中產區情況
本次抽查工作涉及13個省(區、市)243家企業的326批次產品,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地區,抽查廣東地區150家企業的190批次產品,占抽查產品總數的58.3%,廣東企業不合格率為14%,產品不合格率為11.6%。
從產地來看,廣東省是我國衛生陶瓷的主要產區,潮州產區不合格產品發現率比佛山產區要高。本次抽查廣東省潮州市107批次產品,發現13批次產品不合格,該產地產品不合格率為12.1%;本次抽查廣東省佛山市60批次產品,發現4批次產品不合格,該產地產品不合格率為6.7%;本次抽查廣東省江門市13批次,未發現不合格;本次抽查廣東省深圳市7批次產品,發現5批次產品不合格,該產地產品不合格率為71.4%;本次抽查廣東省廣州市3批次均未發現不合格如表2所示。

表2 廣東省各地區產品不合格率統計表
2.2.2 不同規模企業情況
從近3次國家監督抽查結果看,小微型企業發現不合格率比大中型企業高,以2022年抽查為例,中小、微型企業基本覆蓋,本次抽查的大部分為小、微型,不合格產品均來自微型企業。
不同規模企業情況如表3和圖2所示。

表3 按生產企業規模質量統計表
2.2.3 統計分析不合格項目
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項目主要包括:便器用水量、水封深度、水封回復功能、安全水位、坐便器水效等級、坐便器水效限定值、不合格項目涉及批次數見表4,不合格原因及其危害分析見表5。

表4 不合格項目統計分析

表5 不合格項目原因分析及危害
我國衛生陶瓷企業以中小規模企業為主,由普遍家庭作坊發展而來。由于產品設計制造的技術含量不高,導致生產企業的規模、技術實力、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小型企業仍以手工方式生產,產品質量不穩定。從歷次抽查結果顯示,抽查不合格的產品出自小型生產企業占比最高。
3.2.1 用水量超標
用水量超標主要原因是水箱配件調整不當造成的。水箱配件是坐便器重要配套產品,是調控坐便器用水量和沖洗效果的核心部件,通常稱其是坐便器的“心臟”,也是考核坐便器是否漏水的決定性因素。導致用水量不合格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①企業沒有按照標準要求對沖洗裝置的水量控制裝置進行調整或調整不到位,有些企業購買了沖洗裝置后只是簡單地安裝在坐便器上或沒有認真地按明示的沖水量進行調整。②坐便器本身具有設計缺陷,用水量過小難以滿足沖洗功能的要求而故意提高用水量。③節水型坐便器的生產工藝、技術含量要高于普通型坐便器,要達到節水型的要求,生產廠家就必須改進產品設計和工藝設備,這樣會增加產品成本,企業做不到或不愿做。便器用水量不合格會導致在使用過程中造成水資源的大量浪費,與我國當前大力推進的節能減排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馳,在一定程度上欺騙了消費者。
3.2.2 安全水位不合格
安全水位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這些生產企業在管理上未認真按照標準要求對坐便器的安全水位進行質量控制和檢驗,或者是為降低成本,企業購買了沖洗裝置后只是簡單地安裝在坐便器上或沒有認真地按標準要求進行調整。這個項目不合格會導致坐便器在使用時水箱中的水與供水管道的水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產生交叉污染或者進水閥的密封出現故障時水會從坐便器水箱流出到衛生間。
3.2.3 水封及水封回復不夠
水封深度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模具使用時間久了出現了磨損,導致成品水封不達標;模具開發時就有設計缺陷。水封回復功能不合格主要是:①本身水封深度就不夠,回復回來的深度必定不合格;②水箱進水閥補水效率不夠,水箱達到工作水位后,水封還沒補滿就停止進水。不合格可能會降低坐便器防臭能力,排污管中的有機廢物發酵產生的廢氣也可能通過不合格的水封冒出來,危害人體健康。
陶瓷坐便器屬于國家水效標識目錄產品,2022年在流通領域依然發現有產品未粘貼水效標識。建議相關產區舉辦國家水效標識政策培訓,加強水效標識政策宣貫。